教师教育心得体会汇编10篇.docx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4670894 上传时间:2022-11-1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8.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教育心得体会汇编10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教师教育心得体会汇编10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教师教育心得体会汇编10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教师教育心得体会汇编10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教师教育心得体会汇编10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教育心得体会汇编1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教育心得体会汇编10篇.docx(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精选教师教育心得体会汇编10篇_心得体会教师训练心得体会 篇1 参与了xx省中小学心理安康训练骨干教师培训,使我有幸与4位心理博士零距离接触。通过为期6天的培训学习,对我来说,这不仅是业务理论的学习,也是一次思想熟悉的提升,更是一次心灵的洗涤,4位博士分别就中小学心理安康训练这一问题做出精彩的阐述,典型案例的剖析让我震动。这些见解和珍贵阅历使我明白,作为一名教师,讨论心理安康训练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 当前,中小学生由于受个体进展,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程度上发生一些心理特别现象。诸如懒散、好动、打架骂人、偷摸说谎、沉迷嬉戏机,或因某些心理因素造成傲慢、自卑、倔强、厌学、无礼、散漫、孤

2、僻等非正常现象。假如这些心理特别行为长时间得不到引导、矫正和训练,而个体主观上又难以自我调解,将会积习难改,影响正常的心理活动,阻碍学生身心安康的进展;另一方面,面对社会的变化,我们已渐渐意识到学生的有些问题并不全是思想品德问题,不能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当作思想问题来处理,即便是思想品德问题,其解决也有赖于学生乐观的心理活动的协作。班主任只有把握有关怀理诊断,心理询问,心理治疗,心理训练的理论,并持之以恒的对学生进展心理疏导,才能卓有成效地解决自己工作中消失的新问题。 因此我认为了解心理安康训练的意义,心理安康训练的目标任务、内容以及实施心理安康训练的途径、方法和要求,对于我们有目的、有打算、有组

3、织地开展训练教学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这次培训虽然完毕了,但思索没有完毕,行动更是没有完毕,它对于我的影响将会长远而绵长,如陈年老酒,将越酿越香。专家教授们用他们的才智为我点燃了一盏明灯,鼓励我乐观向上、乐观进取,指引我将所学所感用于今后的训练教学实践之中,我将带着收获、带着感悟上路,与同事、与学生、与家长的心相约,助学生自助! 教师训练心得体会 篇2 开展三爱师德的学习,使我更加深刻地熟悉到作为教师无尚荣耀,看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光芒形象和崇高的思想境地,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重大社会反响,赢得了高度的赞誉。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喜爱训练、有敬业爱岗的精神、正确熟悉和对待教师责任。通过向学生供应优质

4、的效劳使学生承受良好的训练,最终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对此,我们的责任在于训练和引导,重在树立让学生满足的思想观念,努力实现学生合理的要求。为了把训练寓于效劳之中,使我们的训练得到学生的认可,成为社会满足的训练。 其次,要爱学生。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可能是学校中最不简单满意的群体。他们思想活泼,对四周的人和事简单抱负化,而我们又习惯把学生当成“不懂事者”,对他们的声音往往听不见或者不想听,对他们所做的事情往往是不屑一顾,做错了事情不去深入了解就一味的批判。事实上,学生是一个活的“生命体”,他们有属于自己的感受和要求,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闪光点。要正确对待学生的意见,师生之间应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公平

5、。师生之间的教与学实际上是一种冲突,处理得好就会像父与子、母与子的关系,但处理不好就会产生对立态度。彻底转换观念,建立民主、公平、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师生共同进展,培育和造就一代新人。作为一名教师在训练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的学识,努力提高自身力量、业务水平、思想素养、业务素养。教师专业进展是实现教师人生价值,让学生满足的客观需要。愿“爱训练,爱学生,爱自己”成为我们的师表之基,师风之根,师德之魂。 教师训练心得体会 篇3 植而不修则歪,教而不育则差,育而无方则罔。在我们的训练教学工作中,总会听见同行们说:“太差了,名副其实的后进生,没治了。”。我的一位教师有着四十年教龄,他曾叹息地说:“后进生

6、是我心中永久的痛”。那么,什么是后进生?后进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培育后进生并使其进步?我们思索的并不多,或者至少不很系统。本文就个人所带的班级后进学生的实例,谈一谈后进学生的心理及关爱对策 一、后进生的界定 在实施素养训练的今日,很多从事训练理论讨论的工,提出让后进生从我们的笔下消逝,这个愿望是良好的,但并不现实。在实际教学中,后进生总是存在的。不提“差生”,就意味着遗弃,意味着不关注。从这个角度讲,假如“优生”是我们缔造的话,那么“后进生”的缔造者也不无与我们相关。固然,不同的人,对“后进生”一词的理解不同。我认为“后进生”是指:在生理心理、习惯行为、意识意志、品德抱负,等方面不能协调进展或

7、不能局部协调进展的学生,它不是智力低下的专出名词。 二、“后进生”的表现特征 1、身心进展不健全。 2、行为习惯不良,缺乏自尊。 3、缺乏自信念,畏缩不前。 4、意识盲目,意志不坚决,缺乏毅力。 5、缺乏良好的品德修养和远大抱负。 固然,每一位后进生都有他不同的特征,也正是这不同特征的不协调,导致他整个素养的不协调,因而他成了我们所谓的“后进生”。诚然,并非全部的优生就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学生综合素养的协调进展,就成了我们训练的神圣职责。 三、关爱“后进生”的策略 1、教师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xx同志说过:“教师要志存高远,爱国敬业;要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要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正如上述

8、学生那样,假如我们教师不闻不问,听之任之;或者语言挖苦、挖苦、讽刺、辱骂,行为上体罚,那么这些学生会何去何存呢?可想而知。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教师关怀人的尊严,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训练,人们将永久赖以独立的是他的才智、良心和尊严。” 2、深入了解学生,辩证施教 不是一次谈话、一次考试,或者学生的一个错误,就能全面了解学生的,它是一个边了解边训练的过程。我认为一般要做到以下几点: (1)、从入学组班开头,细心观看、具体记录,了解归类。 (2)、屡次与学生及其家长沟通,了解其生理心理、行为习惯、意识意志、品德抱负的形成和变化。 (3)、屡次公平的参加学生活动,不把教师凌驾于学生之上,幽默慈爱

9、。 (4)、要能自我掌握心情,有怜悯心,公正公正,实事求是。 (5)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提高人格魅力吸引学生,做学生的楷模。 (6)要勤字当头、严字把关,工作细、观念新。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学生,辨证施教。 3、从疏导培育学生健全的心理、行为习惯着手 上述学生之所以能形成“差生”行为特征,不同程度都有其习惯和心理因素,为此,我首先从疏导培育其健全的心理、行为习惯着手。如陈文娇同学,当我们第一次谈话没能进展下去后,我并没有生气、焦急,而是想尽一切方法去接触她、了解她。通过心理询问,静静话传递等全面了解了该同学,用世界名人的心理变化过程赐予她以鼓励和劝导。平常有意识的给她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10、,以增加她胜利的阅历和与同学友好相处的时机。通过不懈的努力,到了高二时,她渐渐地开朗起来了,学习成绩也有进步。因此,理解、宽容、劝导、鼓励是治疗心理疾病的良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是学习行为习惯的准则。通过近三年的努力,上述同学在心理和行为习惯上都有了较大的改观。 4、端正态度,培育学生自主、自尊、自重、自信的意识 一个人赞成什么,喜爱或厌恶什么,做什么或不做什么都是由其态度打算的。而自主、自尊、自重、自信又是建立在一个端正的态度之上的意识行为。努力端正学生的态度,是训练胜利的关键。如何彬彬同学,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教以后,在按时到校、课堂纪律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观,但自尊自

11、重意识的培育,则是一个漫长的工作。我首先从反面着手,和他谈天、做嬉戏,有意刺激他的自尊心,叫他尴尬。然后再将心比心,正面疏导提出要求,安排演讲赛、辩论会让他参加,这样既发挥了他的特长,又集中了他的留意力,培育了他的自尊自重意识,也受到了同学敬重。他的学习成绩也有较大进步。 5、培育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远大抱负 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不是与生俱来的,它与这个人的四周环境和他人的影响及其思想品德是分不开的。而学生思想品德的好坏,则是打算其具有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所以要培育学生的远大抱负,必需从他的思想品德抓起。魏书生曾说国:“训练要五育并举,德育先行。”思想品德即就是自身素养,

12、就是其生理心理、行为习惯、意识意志、抱负的总合。它不是某一个方面的说教就能见效的,要寓于整个训练全过程,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 对于后进生的训练探究还很遥远,很困难。但只要教师心中有个信念,就会让“后进生是我们心中永久的痛”的为难局面得到改观。我将连续努力。 教师训练心得体会 篇4 职业道德是标准教师的育人行为,是社会责任感的详细表现,它要求教师的职业抱负-忠诚训练事业,教书育人;职业情感-喜爱学生,诲人不倦;职业标准-团结协作、为人师表。因此,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面对跨世纪的人才培育所提出的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应全面贯彻国家的训练方针,时刻对自己提出严格要求,乐观参与职业道德学习,培育高尚

13、道德情操。 首先,当我们选择教师这一职业时,意味着我们的工作时间是无限的。 (1)要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喜爱训练,喜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 (2)要仔细上课,仔细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能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安康的.思想。 (3)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注意身教,所以,教学工作中,我门要保证学生既有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又能乐观参加课堂的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 其次,作为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在训练教学中,要妥当处理师生关系: (1)要赐予学生特别的关怀和爱惜。 (2)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由于体罚学生往往给学生的心灵留下伤痕,造成性格残暴,不听从训练,因此,教师必需充分熟悉教师法,敬重学

14、生的人格和尊严,不得对学生进展体罚或者污辱人格的行为。 (3)不得卑视学生,对于班级个别淘气、成绩差的学生,教师要乐观进展帮教,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而不是有意进展卑视,造成学生退学。 再次,教师在育人的同时,不要忘了自身的连续学习,要知道,“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需有一桶水“,所以,在教学之余,教师应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学问,探究新的教学规律,改良训练教学方法,提高自己训练、教学和科研的水平。 总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应在团结协作的根底上,共同努力,将自己的“光线“照向每一位学生,发扬奉献精神,同时,应对学生布满盼望,要做到“敬重与信任,有急躁和爱心“。 教师训练心得体会 篇5 一、通

15、过连续训练的学习,我更进一步熟悉到,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守护人。他将教师角色定位于学习者、讨论者、实践者。教师首先是学习者,不仅要擅长向实践学习,向理论学习,而且要向学生学习。教师是讨论者,带着学生主动乐观参加科研课题的讨论。教师是实践者,实践的内涵是变革。 二、训练无小事。学生是具有极大可塑性的个体,是具有独立进展力量布满制造力的生命体。概括地说,训练的真谛在于启发自觉,在于给心灵以向真、善、美方向进展的引力和空间。 三、师生之间是自然公平的。教师和学生不但在人格上、感情上是公平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学问的道路上共同探究前进的公平的志同道合者。 在训练中,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学生,要用自己的言语去打动学生,把自己对人或事的真情实感流露出来,以此使师生间产生心灵的共鸣。 经过这一段的学习,让我更加明白:教师必需对学生做到教会做人、教会求知、教会办事、教会健体、教会审美、教会制造,要把德、智、体、美全面进展,使知、情、意、行和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