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好课的首要要素.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4656998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好课的首要要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备好课的首要要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备好课的首要要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备好课的首要要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备好课的首要要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备好课的首要要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好课的首要要素.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备好课的首要要素如何才能恰到好处的评价“一节好课”呢?这个问题在教育理论界争论了近半个世纪,一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到目前为止,尚未能形成尽善尽美的评价标准。传统的评价方法一般侧重于知识点及其目标的达成,比较重视教师的“教学艺术”以及学生书面成绩的终端显示;新的评价理念则大都推崇过程性评价,比较看中师生间的“互动生成”,强调学生多种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就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现况而言,传统的评价方法即将成为历史;但是,就置身讲坛的教师群体来说,有的新理念又似乎略显超前、不易落实。具体到每一节课,无论是执教者还是评价者往往都缺少一个便于把握的“度”。究竟怎样才能科学的

2、把握住这个“度”,从而有效的衡量教师的诱导水平、考察师生间的和谐互动,肯定学生个体的自主探究、综合评价“一节好课”的教学效果呢?笔者认为这 已是基础教育所急待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由于受到某些传统或时髦的“模式”影响,我国教育,特别是在文科教学领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思维浅表化”的现象。课堂教学热衷“追风”、崇尚模仿,追求的往往是零散而时髦的外在形式;重在形似、忽略神似,一些不切实际的分组讨论、投影、多媒体动画等都曾风靡一时,而真正把握教与学真谛的并不太多。以至人们不无讽刺地说:“现在的研究课似乎是越乱越好,越花越好。”另一方面,不少执教者还固执己见,满足于“单一角度”,“单一方向”,以自己的思

3、路去“驾驭”课堂,忽略了受教育者的自身探究及融会贯通能力的培养。我们曾对南京市1612名在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超过1/3的教师平均每节课讲授时间在半节以上,教师与学生的交流面过窄,从整体水平上看尚未建立“互动生成”的综合性教学模式。针对课堂教学以及现行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南京的教育科研部门结合国家“九五”和“十五”规划课题,着力于“评价”及“教学个案”的研究。我们先后组织了“创新型课堂教学流程设计”、“关键性教学细节的设计与反思”和“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等大型特色评比。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的论证和分类的实验,初步概括和提炼出一节好课应该具备的动态生成结构:一、经互动后生成清晰流

4、畅的主题或专题线索(教与学的思路);二、紧扣能够体现教与学之间本质联系的关键性教学细节;三、形成融会贯通、和谐自然、科学而又艺术的信息同构。因为该结构主要由主题线索、关键细节和“信息同构”等三方面的要素组成,本文便简要称之为“三大要素”。一、经互动后生成清晰流畅的主题或专题线索主题线索是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本质性联系。在综合性教学活动中,主题线索既涵盖综合性教学活动的核心内容;也概括综合性教学*本研究为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预设并生成主题线索的实践研究的主要成果之一进程的主要环节;还包括了师生互动基础上深化主题、生成新线索的全过程。课内外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前预设和课内生成主

5、题线索的成功与否。线索一词在现代汉语中的本义是指“事物发展的脉络或探求问题的途径”,对译成英语是“thread”和 “outline”。而“outline”的汉语译文则为“大纲”和“轮廓”。主题或专题是对教学内容的高度概括。在教与学活动中的主题线索则是探求或解决某一主要问题的思路和脉络,它能比较清晰地概括各类教学细节之间的本质联系,具有本质性、连续性和有序性。在引导学生群体从形象感知到理性抽象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主题线索起着不可忽视的纲领性作用。主题线索的预设是优化教学活动的必要前提。预设是课前的通盘考虑,设计者必须遵循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顺应教学活动各因素间相互关系,把握各知识点间的本质

6、联系,有机地整合各方面的教学内容,尽最大的可能,为未来的教学活动设计最佳的教与学的流程(以便学生融会贯通并求得和谐发展)。主题线索的生成则是师生在特定的主题情景中互动并深化主题的自然进程,它是学生的探索发现和教师的教学灵感相得益彰的超水平发挥,常常是“一节好课”的精华所在。就一般的课堂教学而言,每一节至少包含三条思路:即教师教的思路,学生学的思路和教学内容中各知识点之间的本质联系。“一节好课”的执教者就应该能成功地将这三条思路融合为一,形成特定的主题线索。对于动态的综合性教学活动而言,融合的最大难点在于师生之间的互动生成以及教学内容的和谐统一。在动态的教学活动中,若能科学地把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

7、联系,准确地概括出综合课的主题,并在此基础上巧妙地设计出师生互动的综合性教学流程,那就有可能生成形散神聚的教学效果。一节题为“对称创造美”的综合实践课。设计者以李叔同的名曲“长亭外,古道边”为音乐背景,引导师生共同实现了从感受美到创造美的全过程,其教学流程大致如下。品析:音乐旋律中的对应美 介绍: 数学图形中的对称美 自主联想:大自然中的对称美树叶蝴蝶 诱导联想:建筑艺术中的对称美 创作 :用彩笔设计对称 鼓励创作:给名曲填写新词 师生集体赏析:在5351-615 的旋律中用新词歌唱 这一节课以“对称创造美”为主题线索,在师生情感和谐相融的互动情境中,巧妙地将数学、语文、自然、建筑艺术、音乐、

8、美术等学科的相关内容维系为一体,真正实现了不同学科间的融会贯通。其成功的秘诀就在于设计者紧扣主题线索并巧妙地实现了不同知识之间的“信息同构”。二、紧扣能够体现教与学之间本质联系的关键性教学细节细节是构成事件及其流程的最小单位,在由若干细节组成的事件或流程中,总有少数重点细节起着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这类细节即为“关键性细节”。在教与学的流程中便称之为“关键性教学细节”。关键性细节是人们认识事物、创造事物的关键环节。关键性教学细节则是指在教与学的活动中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落实、影响教学流程的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科学化的举足轻重的关键环节。关键性课堂教学细节设计的一般范围和内容既包括教师的课堂行为

9、,也包括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还包括师生互动、生生合作、以及不同知识点之间的综合性学习、多种信息媒体与各学科间的整合等等不同的方面。流程的形成至少要借助于两个关键性细节,因为“两点才能决定一条直线”。但是实际上在一节课内关键性细节所结构的应当是一个统一的体系。在指导学生综合所学内容的过程中,关键性细节是聚合性思维的某个结点;在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联想乃至创造的过程中,关键性细节则应是发散性思维的某个特定的起点。关键性教学细节的设计不仅有助于把握主要矛盾、突现关键性的教学要点,有助于揭示本质,形成关键性的内在联系,而且还有助于重新组合,建构综合性的知识体系。建构综合性的知识体系是现代教学培养融合贯通

10、能力的有效策略之一。教材该如何驾驭,体系该如何综合,知识点之间该如何重组,学生的分析、探究、综合运用的融合贯通能力该如何培养,这一切都离不开关键性教学细节的科学把握。江苏省海安中学曾经有一位优秀的高中数学教师,在每年高考系统复习之后的考试前夕,他都会精心预设五、六道综合复习题与学生一起研究解题思路,让学生心领神会,也就是所谓“猜题押题”。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那几年高考最后几道综合题的基本类型和解题思路一般都能命中,以致有一年学生走出考场时竟情不自禁地高呼“老师万岁!”有人说这位老师“神”了。其实道理很简单:他科学而又智慧地把握住了包括代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和微积分初步等在内的各个分支学科间的内

11、在联系。也就是说他真正把握住了整个中学阶段数学教学的关键细节。三、形成融会贯通、和谐自然、科学而又艺术的信息同构爱因斯坦曾经形象地说过:我们面临的这个世界“可以由音乐符号组成,也可以由数学公式组成” 。自然界本身就体现着和谐。当外界各种信息通过形状、色彩、时空运动等形式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信息意识流便通过视、听、触、嗅、味等不同的子系统反映成各类感知意象,思维中枢便自然界地将这些意象匹配融合,在“信息同构”的基础上实现对某一事物的初步认识。就像抒情散文的形散神聚那样,共同的基调是体现和谐耦合性的必要前提,这种和谐,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情景交融或相互感应,而是多种意象在同一基调上的信息同构,包括感

12、知意象、符号意象和线索轮廓意象。在人类的思维活动中,小至音乐电视的创作,大到对天体演变的认识都反映出意象思维的这种和谐偶合性。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格局中,面对书本,有的同学是“视而不见”;面对教师,有的同学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除了唯一的听觉或视觉系统外,大脑的其它系统都处于抑制状态。成功的学习应该是多种信息的和谐组合。96年夏季我国辽宁师范大学招收了一聋一瞎两名残疾学生,让她们在学习活动中组成“视听联合舰队”、后来这两名学生的学习成绩说明“视听同构”是取得良好成绩的必要前提。传统的教学思想却常常将视、听油水分离,现在多媒体动画等现代教学手段已很普及,但有些课堂设计仍像是给古典诗词重新配乐一样

13、,和谐匹配方面很成问题。关键是没有把握好基调。就具体的课堂教学而言,不管是在师生的心灵之间,还是在教学媒体之间都存在着某种基调。教师们只有准确地把握住这些基调,才有可能获得像优秀散文那样形散神聚的艺术效果。音乐的旋律、美术的色块、诗歌的节奏、小说的情节;代数的符号、物理的势能、化学元素的周期分布、立体图形的空间组合,所有这些都可能在各自相近的范围内实现巧妙的意象耦合。问题在于,是否能真正准确把握住某一特定基调(包括情感色彩、意义线索或逻辑关系),从而巧妙地创设出和谐的情境或学科氛围。就像是给影视画面配上主题曲或画外音,或是给国画配上诗词、书法、篆刻一样,综合性课堂教学活动追求同样是一种或科学或

14、艺术的情与境的和谐以上三点分别从“点”、“线”、“多维时空”等不同层面对“一节好课”进行了说明,其中,“紧扣能够体现教与学本质联系的关键性教学细节”是“点”;“经互动后生成清晰流畅的教与学的思路”是“线”;“形成融会贯通、和谐自然、科学而又艺术的信息同构”则属于“多维时空”。在实际评析一节好课时,可参照下列的“课堂教学三要素评估表”,从主题线索、关键细节和“信息同构”等三个维度分别进行评估或反思。南京市鼓楼区课堂教学“三要素”评估表主 题 线 索(28分)关 键 细 节(32分)信 息 同 构(40分)精心预设主题线索(教师)(6分)画龙点睛突现关键(师生)(6分)多维信息和谐匹配(师生)(6

15、分)围绕主线自主探索(学生)(6分)紧扣关键发散聚合(学生)(6分)综合理解临场发挥(学生)(10分)循循善诱思路清晰(教师)(6分)因材施教共同发展(教师)(6分)互动情境真实自然(师生)(8分)曲折跌宕有所生成(师生)(6分)一线串珠科学建构(师生)(8分)融会贯通有所创新(师生)(8分)其他优缺点(4分)其他优缺点(6分)其他优缺点(8分)在该评估表中,评学生占22分,评教师占18分,评师生占42分,其它优缺点占18分。无论是从“三大要素”还是从各单项指标的分类来看,“信息同构”和师生互动的整体指标所占比分最大,都在40%以上。主题线索、关键细节和信息同构 从表面上看它们分属三个不同的维度,但从“一节好课”来看,它们既是“一线串珠式”的相互关联,又是“融会贯通”而互为表里的。从学生的角度看,他们是在教师的引领下,实现认识和“探究”的全过程;从教师角度看,他是与学生一起共同设计并创造了一个科学或艺术的教学时空。因为教的思路和学生学的思路是有差异的,所以在教和学的不同流程中,主题线索、关键细节和信息同构的排列顺序是有差异的。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识和发现过程一般可以用以下图式来表示:具体的形象(教学时空)朦胧的轮廓(信息同构)关键性教学细节清晰的线索(探索与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