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通州区“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docx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4648415 上传时间:2024-03-08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58.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通市通州区“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南通市通州区“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南通市通州区“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南通市通州区“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南通市通州区“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通市通州区“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通市通州区“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docx(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通市通州区“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序 言“十三五”时期,将是通州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大有可为期,也是通州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克难期。依据国家、省“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总体思路,按照省市区党委、政府生态文明建设具体要求,南通市通州区“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下称规划)立足自身实际,在分析评估通州区“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实施成效及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充分衔接南通市通州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有关内容,提出“十三五”时期通州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总体目标、指标体系、重点领域、对策措施及重点工程,用以具体指导下一个五年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本

2、规划是通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体系中重要的专项规划,是未来五年统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基本依据之一,是推动环境质量改善、响应公众对良好生态环境诉求的根本纲领,是加快推进产业创新升级、实现绿色现代化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是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生态环境指标达成的核心抓手,是推动通州区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重要支撑。一、环境保护工作回顾与形势分析(一) “十二五”环境保护工作回顾。“十二五”期间,通州区立足国家生态区优势基础,深入落实“五位一体”战略总布局,坚持生态立区、环保优先理念,实现了生态空间的合理优化、环境质量的稳步改善、污染防治的扎实推进、监管能力的全面

3、提升,全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谱写建设“美丽通州”新篇章。1. 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水环境质量逐步改善。“十二五”期间,通州区区外狼山水厂、洪港水厂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全区类和类断面占比逐步上升,类和劣类水质断面逐步消除,九圩港、通启运河、十总竖河水质有所好转,其他主要河流水环境质量较为稳定,农村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呈好转趋势。2015年,全区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75.0%。地下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环境空气质量保持良好。2015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73.1%,优于省市平均水平;PM2.5年均浓度为50微克/立

4、方米,酸雨发生率、降尘量年均值总体均呈下降趋势。声环境质量总体较好。“十二五”期间,区域环境噪声总体水平从“较好”(二级水平)下降至“一般”(三级水平),各类功能区声环境昼间、夜间达标率均为100%,道路交通噪声总体水平均为“好”(一级水平)。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十二五”期间,通州区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重点区域土壤环境质量各项监测指标均优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二级标准,14家涉重企业周边土壤环境质量达标率100%。2. 污染综合防治扎实推进。总量减排目标完成。“十二五”期间,通州区突出结构减排重点、拓宽工程减排领域、强化管理减排措施,化学需氧量、氨氮、

5、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均圆满完成“十二五”减排目标。专项整治有力有序。“十二五”期间,通州区针对钢丝绳、印染、化工、电镀、铅酸蓄电池等多个行业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全区钢丝绳企业均已实现雨污分流、清污分流和明管建设,40台铅浴炉落实了酸雾达标排放污染防治措施;印染企业已完成44家污水处理提标工程,7家企业建成中水回用工程;化工企业已关闭3家,同时排查了156家危化品经营单位;电镀企业、铅酸蓄电池企业分别关闭了10家、14家。清水行动稳步推进。积极维护区域饮水安全,配合建设了九圩港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站,推进实施了区域供水一体化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完成了通州益民水处理有限公司迁扩建工程和溯天污水处理厂建设

6、工程,并完成欣源水处理有限公司提标改造工程;截至2015年底,全区实现镇(区、园、街道)污水处理厂全覆盖,21座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合计处理能力达14.65万吨/日,27座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规模达948吨/日,五年累计新增污水管网309.7公里,完成雨污分流截污改造工程12.91公里。针对通扬运河、九圩港、通启运河、团结河、金沙横河、运盐河、新江海河、小天生港、通甲河等重点河流,排查污染隐患,全面封堵工业企业非法排污口;实施了通吕运河“一河两岸”整治工程,开展了沿线16家企业综合整治,保障城区主要景观河道水流畅通,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目标。蓝天工程落实到位。出台了南通市通州区

7、“蓝天工程”实施方案和南通市通州区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4-2017年)等文件,建立大气联防联控机制。在全省率先实施天然气热电联产整合替代燃煤热电和锅炉方案发展计划,启动了华电通州4200 MW级燃机热电联产项目。淘汰10蒸吨/小时及以下的锅炉139台、改造7台,建成3台10蒸吨/小时以上锅炉的脱硫或除尘设施。针对船舶修造、家具制造、印刷包装、塑料加工、电子元器件制造等重点行业开展了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整治,率先完成9家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任务。全区各类施工工地扬尘污染控制达标率达到90%以上,60家内河港口企业扬尘污染基本得到遏制。淘汰黄标车3801辆,完成78家加油站油气回收

8、改造并通过验收,搬迁和关闭小餐饮22家,并督促28家餐饮企业安装了油烟净化装置或简易净化装置、34家小餐饮单位完善了油水分离装置,秸秆禁烧实现“零火点”。3. 生态环境建设成效突出。生态红线区域保护增强。在现有的省、市级生态红线区域基础上,新增东社特殊物种保护区生态红线区域1块,全区生态红线面积占国土面积比例达到20.03%。推进生态红线保护措施落地,健全生态红线管理考核和生态补偿制度,下发了通州区2015年度生态红线区域保护工作方案。生态示范创建取得新进展。通州区通过国家级生态区考核验收,并积极开展南通市通州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南通高新区已建成省级生态工业园区,15个镇(区、园、街道

9、)中已有14个获得国家级生态镇命名,1个获得省级生态镇命名。农村环境整治成效显著。协同推进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成功创建省三星级康居乡村10个,二星级康居乡村82个,开展实施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行政村达61个。4. 环保监督管理全面强化。环境监测体系逐步完善。区环境监测站达到全国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东部地区三级站”标准;完成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沿海农村背景点和省控站的建设和改造,建成1个噪声自动监测站;完善例行监测与自动监测机制建设,监测能力大幅提升。监管执法力度持续加大。在南通地区率先成立水上环境监察所,形成水陆两栖执法能力;加大涉重金属、化工、电镀、印染等

10、行业以及环境敏感区域的监管力度,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开展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体系建设,建立“一厂一档”档案,加强重点污染源企业管理。环境管理制度与风险应急不断强化。规划环评、建设项目环评、“三同时”验收、排污许可证发放工作稳步推进,滨江新区横港沙(泓北沙)规划环评、锡通科技产业园规划环评、南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跟踪评价及涉重企业生产片区规划环评均通过审查。2011-2014年,全区累计完成171家工业企业排污许可证发放。开展企业环境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出台了南通市通州区预防和处置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南通市通州区环境保护局突发环境污染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指导、督促企业完善环境应急

11、预案的编制、修订及风险评估,积极落实应急演练。环保领域公众参与力度加大。健全完善信息公开机制,严格落实费用征收公开、督查检查公开、考核结果公开等。出台了通州区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办法(试行),利用“智慧环保云平台”阳光信访系统,实现环境信访工作的效率和办结率双提升。推进实施企业环境责任保险,涉重钢丝绳企业全部参保,企业环境信用体系建设成效显著。(二) “十三五”面临的机遇。“十三五”时期,是通州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是积极探索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重要时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区、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时期。生态文明制度改革日益深入,环境保护面临诸多机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契机。今后一个

12、时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项重要任务是“三去一降一补”,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随着去产能的深入推进,一批装备落后、污染严重的企业将得到淘汰;伴随去库存任务的推进,将控制住房新开工面积,并提高宜居型住宅比重;去杠杆、降成本的深化推进将有力减轻企业负担,有利于企业投资改造技术和设备;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是民生事业,属于补短板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协同推进。通州区“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与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两个规划接踵编制、并肩落实,能够起到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的作用,形成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合力,发挥出生态改善的叠加效应。重点工业行业整治奠定基础。钢丝绳行业、印染行业

13、以及化工、电镀、铅酸蓄电池等行业多个轮次的专项整治,促进全区产业结构变得“更高、更轻、更绿”,推动重点行业工业企业污染防治设施更加健全,工业企业空间布局得到一定的优化。环保设施建设取得积极进展。15个镇(区、园、街道)实现污水处理厂全覆盖,城镇生活垃圾基本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农村环境整治加快推动,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垃圾收集处理体系日趋完善,南通高新区集中供热体系初具规模,全区燃煤锅炉淘汰和清洁化改造逐步推进。生态环保监管执法力度加大。出台南通市通州区环境保护“线人”管理办法、通州区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办法(试行)等重要规定,2015年全年环保立案数在南通市和苏中地区居第一位。“十二五”期间,共

14、否决不符合环保政策相关项目200多项,环保监管执法铁腕有效。“多规合一”提供生态空间保护落地新路径。“多规合一”将在更高层面确保生态用地空间格局以及环境保护空间约束的落地和持续有效。(三) “十三五”面临的挑战。“十三五”时期,通州区仍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发展过渡阶段,快速城市化过程仍将继续,但是经济增速放缓,资源环境瓶颈约束不断加大,“大气十条”、“水十条”和“土十条”等提出的环境污染防治行动目标紧迫,环保工作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产业转型升级负重大。全区第二产业比重仍然较高,纺织、印染等传统高污染行业尚未全面实现清洁化、绿色化和循环化改造。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经济发展对传统优势产业的

15、依赖度加大,不利于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环境质量改善任务艰巨。通州区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距离营造良好生态环境的要求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十三五”期间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推动环境质量改善所面临的压力较大。环境风险防控任务重。全区内分散式布局的工业企业有待进一步集中,钢丝绳、纺织等企业数量多,入园率不高,难以统一进行监管和实施污染治理,部分地区引发社会不稳定的环境隐患增多。水与土地资源约束增强。区域主要河流九圩港、通吕运河工业企业沿河分布情况较为突出,且通吕运河还兼具通航作用,区域水质达标保障面临压力增大。建设用地资源日益紧缺、利用效率依然偏低,未来开发建设存在占用生态涵养用地的风险,而环境功能区划尚未划定、城市空间增长边界不明确。体制机制创新挑战大。中共中央、国务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了八项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我区在水环境区域生态补偿、生态红线划定等方面走在全市前列,但其他方向的制度可供参考借鉴的经验较少,建设创新难度大。生态人居品质依然不高。城镇化建设“外延式”发展趋势明显,“工居混杂”情况仍然存在,“美丽新通州”建设短板不容忽视。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刻认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牢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