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母亲说课稿.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4645046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怀念母亲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怀念母亲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怀念母亲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怀念母亲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怀念母亲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怀念母亲说课稿.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怀念母亲第一课时说课稿黄甫学校 苏婷一、说教材怀念母亲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组第六课的内容,是季羡林所写,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 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课文结构分明,层次清晰。作者开门见山,指出两位母亲在作者生命中同等重要的地位,为全文奠定了情感的基调,同时引出下文对两位母亲的描述。接着,作者描述了自己与亲生母亲的关系:虽然相处时间不多,但母子感情却丝毫未减,相反因为母亲的离世,更加深了自己对母亲的歉疚,并为此不断怀念母亲,这为阐述自己对祖国母亲的爱铺垫了感情基调;然后,作者借

2、助日记、散文摘抄的语段,描述了在漫长的留学生涯中,对母亲和祖国的怀念,将对两位母亲同样的敬意、相同的爱慕表达得酣畅淋漓,这是文章的重点所在。最后,作者呼应文章开头,说明为什么会有对两位母亲不变的情怀,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 教学目标 1.准确认读课文中生字,正确读写“真挚、避免、朦胧、凄凉、思潮起伏、寝不安席、可见一斑”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品读语句,理清课文主线,提高认知能力,明白“母亲”指的是什么。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课文朴实的语言中所含的复杂的思母之情与思国之情,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记“

3、真挚、朦胧、思潮起伏、寝不安席、可见一斑”等词语。 难点:品读语句,理清课文主线,了解母亲指的是什么,初步感受作者的思母与思国之情。二、 说教法 1.以读代讲法:叶圣陶老先生认为语文教学最基本最好的方法就是读;朱熹也说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如:默读、指名读、自由读、齐读等,达到“读中感悟”,以读代讲的效果。三、说学法 教与学是相长的,为了老师更好地教,学生更好地学,根据我班学生的情况,在学法方面我主要采用朗读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指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读悟结合,以读为主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

4、程,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质疑探究的能力。引导学生注意紧绕所设计的问题,扣住文中关键性语句,联系自身的生活,来体会理解文中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将个别学习,班级学习有机结合起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四、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一)设置疑问,直接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的新课题目是什么?(怀念母亲,板书)看了这个题目之后你会想到些什么? 生:自由畅谈 1. 课件出示:简介“国学大师”季羡林。 2.过渡:然而这位极不平凡的大师却有着常人一样的情怀,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怀念的仅仅是生他养他的母亲吗?让我们从文中去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把握大意 1

5、.自学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感悟,划出印象深刻的句子。2.初读课文之后读懂了什么?3.分段读文,交流字词。 4.全班交流,读印象最深的内容,读懂什么。 5.提问:文中哪句话点名了作者所怀念的母亲?对母亲有怎样的情感? (三)品读语句,抓住主线 1.启发思路:季老对两位母亲的思念之情在文中描绘的非常深刻,请大家找出来好好读读。 2.出示语句:课文第三段 (1)启发思考:这段文字中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来作者非常思念“母亲”? (2)朗读句子,质疑 对“频来入梦”的理解?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用文中相关的语句来说明该词,认识到作者时常思念着母亲。 (四)课堂小结,设置悬念 这节课我们主要是通过对字、词的把握以及对句子的初步感悟,体会到作者对两位母亲怀着同样的敬意和爱慕这样的情感,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深厚的情感?他又是怎样淋漓尽致的表达出这样的情感呢?我们下节课具体地来探讨这些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