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参考题目及论著.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4631933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参考题目及论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毕业参考题目及论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毕业参考题目及论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毕业参考题目及论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毕业参考题目及论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参考题目及论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参考题目及论著.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汉语言文字学重要论文和著作现代汉语部分:著作类:理论语言学: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德威廉冯洪堡特,商务印书馆,1997年。普通语言学教程,瑞士费尔德南德索绪尔,商务印书馆,2001。语言论,美布龙菲尔德 ,1933/1980 ,商务印书馆 Semantics,An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Meaning , Ullman,S , Oxford Oxford:Blackwell, 1962. Principles of semantics, Ullman,S., Oxford Oxford:Blackwell ,1951. Words

2、 and their Use, Ullman,S., N.Y Oxford Oxford:Blackwell, 1951,历史语言学中的比较方法,A梅耶(法),岑麒祥译,科学出版社,1957。语言学概论,L.R.帕尔默,李荣等译,商务印书馆,1983。Language and Mind, Chomsky,N., New york :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972 . Essays on Form and Interpretation, Chomsky,N. , London Fontana ,1977 .Rules and Representation, Ch

3、omsky,N,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0.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 Halliday,M.A.K , London: Edward Arnold ,1978. Women,Fire,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 Lakoff,G.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Historical Linguistics, R.L.Trask, 周流溪导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北京,爱德华阿诺

4、德出版社,2000。历史语言学,徐通锵,商务印书馆 北京,1990。语言论,徐通锵,东北师大出版社,1997 。不对称和标记论,沈家煊,江西教育出版社 南昌,1999。语言问题,赵元任,商务印书馆,1980。语言哲学,陈嘉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认知语言学概论,赵艳芳,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上海,2001。周祖谟语言文字论集,周祖谟,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语言学方法论,桂诗春、宁春岩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语音学:汉语非线性音系学,王洪君,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汉语方言语音的演变和层次,王福堂,语文出版社,1999。修辞学:修辞学发凡,陈望道,上海大江书铺,1932。

5、 中国修辞学,杨树达,世界书局,1933。 辞格汇编,黄民裕,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社会、文化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教程,戴庆厦,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语言与文化,罗常培,语文出版社 北京,1989年。词汇语义学:Semantics, 语义学,Leech,G.N, 李瑞华等译,London:Penguin Books Ltd,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董秀芳,四川民族出版社 四川,2002。词汇语义学,张志毅、张庆云,商务印书馆 北京,2006 汉语描写词汇学,刘叔新,商务印书馆 北京,1990。 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马西尼,黄河清译,汉语大词典

6、出版社,1997。汉语词义演变发展类型研究,董为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词义的分析与描写,符淮青,语文出版社 北京,1996。词典学词汇学语义学文集,符淮青,商务印书馆,2004。词典和词典编纂的学问,符淮青,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汉语变调构词研究,孙玉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汉语复合词语义构词法研究,朱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近代汉语词汇研究,蒋冀骋,湖南 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近代汉语研究概况,蒋绍愚,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1994年,2001年第3次印刷。汉语词汇语法史论文集,蒋绍愚,商务印书馆 北京,2001。蒋绍愚自选集,蒋绍愚,河南教育出版社,1994

7、。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李宗江,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9。汉语词汇史概要,潘允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汉语词汇史纲要,史存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1,汪维辉,南京大学出版社 南京,2000年5月第1版。汉语词汇史,王力,商务印书馆,1993。词汇训诂论稿,王云路,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北京,2002年7月。上古汉语词汇史,徐朝华,商务印书馆,2003。语义学,烈炯,语文出版社,900 古白话词汇研究论稿,时仪,上海教育出版社 上海,2000。词汇研究,张双棣,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佛典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朱庆之,台湾文津出版社 台湾,1992。汉语词

8、汇研究史纲,周荐,语文出版社,1995。方言学:语言地理类型学(余志鸿译),桥本万太郎,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汉语方言概要,袁家骅等,文字改革出版社,1983。 方言与中国文化,周振鹤、游汝杰,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汉语概说(张惠英译),罗杰瑞,语文出版社,1995。 山西方言调查报告,侯精一、温端政等,山西高教出版社,1993。汉语方言大词典,许宝华、宫田一郎主编,中华书局,1999。 汉语方言学,李如龙,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2001年4月。汉语方言的比较研究,李如龙,商务印书馆 北京,2000。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40卷),李荣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现代晋语的研究,侯精一,商务印

9、书馆,1999。语法学:语法答问,朱德熙,北京大学出版社。黎锦熙选集(20世纪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黎锦熙,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长春,2001。 汉语语义语法范畴问题,马庆株,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 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马庆株,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语法修辞讲话,吕叔湘、朱德熙著,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汉语口语语法,赵元任,商务印书馆,1979。近代汉语语法问题研究,冯春田,山东教育出版社 济南,1991。马氏文通,马建忠,商务印书馆,1998。 近代汉语虚词研究,刘坚、江蓝生、白维国、曹广顺,语文出版社,1992。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刘坚、蒋绍愚主编,商务印书馆,19

10、92。现代汉语八百词,吕叔湘,商务印书馆,1980。近代汉语介词,马贝加,中华书局,2002。汉语史通考,太田辰夫(日)著,江蓝生 白维国译,重庆出版社 重庆,1991。中国语历史文法,太田辰夫著,蒋绍愚、徐昌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1987。汉语史稿,王力,中华书局 北京,1980年6月第1版。中国语言学史,王力,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敦煌变文12种语法研究,吴福祥,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简明汉语史,向熹,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现代汉语语法的功能、语用、认知研究,沈家煊,商务印书馆,2005。汉语的词库与词法,董秀芳,北京大学出版社,2204。汉语语法论文集,吕叔湘,商务印书

11、馆,1999。现代汉语词类研究,郭锐,商务印书馆,2002。汉语语法化的历程,石毓智、李讷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语用学:语用学概论,何自然、冉永平编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论文类:Traugott, Elizabeth Closs. 1982 From propositional to textual and expressive meaning: some semantical-pragmatic aspects of grammaticalization. In Winfred P. Lehmann and Yakov Malkiel (eds.) Perspective

12、s on Historical Linguistics.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4-71Traugott, Elizabeth Closs. 1989 On the rise of epistemic meanings in English: an example of subjectification in semantic change, Language 65:31-55Li,C.NS.Thompson 1974 Historical change of word order:A case study in Chinese and its implica

13、tions.In Anderson,John M.Jones eds,Historical Linguistics Amsterdam:North-Holland,199-217Frazier L, Carlson K, Clifton C. Prosodic phrasing is central to language comprehension.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 2006, 10(6): 244249lyons,J 1987 语言学的新天地,第二集,企鹅图书出版社 汪榕培等译第一、五、七、八、九、十三章,见八十年代国外语言学的新天地辽宁教育出版社

14、,1992年近代文献与方言研究,曹正文,文史哲,1984(3)。词义和词的分布,符淮青,汉语学习,1999(1)。动词虚化与对外汉语教学,高顺全,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2)。从看上古几组同义词的发展演变,管锡华,汉语史研究集刊第1辑,巴蜀书社,1998汉语视觉动词的语义投射及语法化构拟,韩玉国,外国语言文学,2003(4)。词义发展研究的一些问题-兼及的义项处理2,洪成玉古汉语同义词及其辨析方法,洪成玉,中国语文,1983(8)。通过对比研究语法,吕叔湘,语言教学与研究,1977年第2期。关于方言研究的几点意见,李荣,语文论衡,商务印书馆,1985。汉语方言分区的几个问题,李荣,方言,1985年第2期。官话方言的分区,李荣,方言,1985年第1期。语法化研究的若干问题,胡壮麟,现代外语,2003(1)。关于汉语词汇系统及其发展变化的几点想法,蒋绍愚,中国语文,1989年第 期。近代汉语研究概述,蒋绍愚,蒋绍愚自选集,河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白居易诗中与“口”有关的词,蒋绍愚,语言研究,1993(2)。两次分类再谈词汇系统及其变化,蒋绍愚,中国语文,1999(5)。“大辞典编纂处之成立”,黎锦熙,国语运动史纲卷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