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疾病科相关制度样本(三篇).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4630293 上传时间:2023-10-23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感染性疾病科相关制度样本(三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感染性疾病科相关制度样本(三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感染性疾病科相关制度样本(三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感染性疾病科相关制度样本(三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感染性疾病科相关制度样本(三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感染性疾病科相关制度样本(三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染性疾病科相关制度样本(三篇).doc(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感染性疾病科相关制度样本1、布局流程合理,做到有效分区(三区、两道),三区为:污染区、潜在污染区、清洁区;两道为:医务人员通道、病人通道。2、门诊接诊病人预防控制措施(1)按标准预防措施执行;(2)接诊呼吸道疾病病人时应戴防护口罩;(3)疑似传染病,按下列途径管理。发现甲类传染病患者,在第一时间内通知上级领导及有关部门(医务处、医院感染管理科等);根据传染源的性质,立即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收住感染性疾病科,按传染病要求住院或转院治疗。3、留观病人预防控制(1)普通病人按标准预防措施执行;(2)病人诊断不明确或怀疑有传染性疾病但需要抢救或病情危重,暂无法转传染病院的:1)病人安置单人房间,就地隔

2、离一一除特护、医生必要检查、处置外,其他人包括医务人员不得进入。2)避免转科,并且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检查,以防在转送过程中造成感染的播散。3)病房尽量配备一次性物品,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及其它用品相对固定,各种器械、抢救监护设备、隔离衣等,不得与他人共用。4)医疗器械消毒处理。严格按消毒技术规范进行操作。5)病房每日一次紫外线消毒,房间内设施用1000-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消毒液每日擦拭一次。6)病人出院、转院、死亡后,病人用过的被单、床单、枕套等必须全部更换,经消毒后再清洗;病人污染的环境必须作终末消毒处理。4、医务人员的防护(1)医务人员应穿戴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手套、口罩等),

3、每诊治一位病人均应洗手、手消毒或更换手套。个人防护用品应定期更换消毒,严重污染时随时更换消毒。必要时穿隔离衣、戴鞋套。(2)医生检查、换药时必须戴手套,离开病房后,严格洗手,并使用手消毒剂。(3)严格探视制度。探视者应做好防护措施,有条件者根据病种隔离的需要提供隔离服。(4)非该病区工作人员需进入时,应经该病区医务人员许可,并接受消毒隔离要求的指导,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5、医疗废物处理:(1)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如瓜壳、纸张、一次性饭盒等)应作为感染性废物管理;所有感染性废物和病理性废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物包装。(2)病人房间的台面、门把手、地面、诊疗用品、废弃物、便器等必须由专人负责严格消毒

4、。(3)排泄物、呕吐物及分泌物的处理:用1000-2000mg/l的有效氯消毒液静置_分钟后,倒入病房卫生间便池冲水。院感科_年_月_日感染性疾病科相关制度样本(二)条一、感染性疾病科工作制度(一)目的。对感染疾病科布局、流程、设施、防护制定标准并进行培训指导并督导检查。(二)依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全国医院工作条例。(三)适用范围:本院(四)职责:1、感染管理科对感染疾病科布局、流程、设施、防护标准进行培训指导并督导检查;2、感染性疾病科主任、护士长组织学习、培训、检查、落实;3、感染性疾病科医师、护士按标准实

5、施。(五)内容:1、实行24h值班制。医务人员均按出诊表准时上岗,中途不得擅自离岗,不得以任何理由延误出诊。2、定期对科室工作人员进行有关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及专业知识,如流行动态、诊断、治疗、预防、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等。3、对科室工作人员定期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4、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对待患者要热情、耐心、细致,进行传染病甄别,并采取及时、正确的救治措施。5、出诊医生要认真做好日志登记,规范书写门诊病历,严格做好患者转运交接记录。6、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科室布局、分区合理,人流、物流合理,所有物品、区域的标识与标志明确、清楚。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洁

6、、污物品分开放置。7、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消毒技术规范对感染性疾病科的设施设备、医用物品等进行消毒。工作人员在感染性疾病科工作区采取标准预防措施;医护人员每诊疗、护理一个病人和接触污染物品后,应严格按照手卫生规范及时进行手的清洗和或消毒,必要时戴手套;为就诊的呼吸道发热病人提供口罩。8、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认真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登记、转运、处理等工作。9、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指定专人负责传染病报告工作。感染性疾病科医务人员必须了解、掌握传染病病种及分类、不同传染病的报告时限和内容要求,及时、准确报告传染病。要及时将传染病报告卡和传

7、染病信息报预防保健科或医院总值班室,并与医院感染管理科沟通。必要时,可直接向所在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对排除传染病的,要及时修正报告。10、医务人员规范使用个人防护物品,尽量防止和避免职业暴露,一旦发生职业暴露,能立即采取补救措施。11、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密切配合,开展有关传染病的宣传教育工作。二、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一)目的。规范传染病上报流程、途径、时间,预防传染病传播流行。(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三)适用范围:医院(四)职责:1、疾控科负责疫情统计、上报管理。2、疫情管理员,每天收集疫情,分

8、类登记,报告至国家疾病控制信息系统,并注意保密。3、各科门诊医生确诊或疑似传染病的,应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五)内容:1、建立健全疫情报告系统,疾控科,各科室均设疫情报告员,由疾控科疫情报告员组织疫情报告工作。2、各科疫情报告员均应按法定传染病报告时限,及时报告疫情,即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和监测区域内的丙类传染病_小时内报息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各科门诊医生,一旦确诊或疑似传染病的,应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报疾控科,科室疫情报告员负责住院病人传染病的疫情报告工作。4、疾控科疫情管理员,每天收集疫情,分类登记,报告至国家疾病控制信息系统,按期上报旬报表,每月_日至_日与科室核对疫情,

9、检查漏报、迟报情况并更正误报,然后汇总、统计、上报、存档备查,并注意保密。5、为鼓励有关人员做好疫情报告工作,临床科室医师,凡及时准确填报疫情卡片的,均从业务收入中提成奖励,由疾控科统计,报财务科发放。如漏报、迟报、谎报疫情,甲类传染病按医疗事故处理,乙类传染病按医疗缺陷处理,计入季度工作质量检查,与科室奖金挂钩。三、传染病疫情信息的登记、报告(一)目的。规范传染病上报流程、途径、时间,预防传染病传播流行。(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三)适用范围:医院(四)职责:1、医务人员在执行职务中发现的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病原

10、携带者,应立即通过电子病历内网填写“传染病报告卡”,上报疾控科疫情报告管理人员,同时登记到科内传染病登记本上,以备核查。2、检验科、放射科所有工作人员发现甲、乙、丙类传染病病例,都有责任和义务进行报告。3、疫情管理员进行网络报告。4、疾控科检查、核实、督导。(五)内容:1、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2、建立健全相关登记。临床科室建立门诊日志,病房设立出入院登记本,检验科、放射科建立检验、放射登记本(主要是肺结核_线登记),对所有就诊、住院、检验、检查的病人进行详细的登记;门诊、病房建

11、立传染病登记本;疾控科建立全院总传染病登记本。3、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医务人员在执行职务中发现的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病原携带者,应立即通过电子病历内网填写“传染病报告卡”,上报疾控科疫情报告管理人员,同时登记到科内传染病登记本上,以备核查。4、各种登记本、报告填写要求做到内容完整、准确,无漏项、错项。具体要求如下:(1)门诊日志应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病名、发病(诊断)日期、就诊日期、初诊或复诊等基本项目,要求登记齐全,分科、分月装订成册。有关科室的门诊曰志登记数与该科挂号数符合率要求_以上。(2)住院登记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入院日期、入院诊断、出院日期、出院诊

12、断九个基本项目。病人住院或出院时,如果与入院诊断病名不符,需订正的传染病要及时填写订正传染病报告卡,并上报疾控科。(3)传染病报告登记本、传染病报告卡使用国家统一的格式。传染病报告登记本包括。病名、登记日期、患者姓名(_岁以下儿童(含_岁)填家长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工作单位(学校或托幼机构名称)、发病时间、诊断时间(填到小时、分)、报告时间、订正时间、填卡类型、实验室检测结果、报卡医师、联系电话等。临床医生或检验医生在诊断传染病后,须按照传染病报告卡的要求填报。报告卡填写必须完整、规范,无错项、漏项和逻辑错误,诊断时间填写到小时分钟,填报人应签名。应尽可能填写电话、工作单位(学校

13、或托幼机构名称),以便于及早发现同一单位(学校或托幼机构)的疫情。对传染病疑似或确诊病人,门诊医生要询问病人流行病学史,并进行记录。检验科、放射科所有工作人员均为传染病疫情责任报告人,发现甲、乙、丙类传染病病例,都有责任和义务进行报告。检验标本的检测结果为阳性或超过国家标准或超过正常值范围等,能够确定为传染病者,检测结果必须有专人保管,将异常检验结果报疾控科。对传染病阳性检测结果要用传染病登记本专门登记。对肺部_线检查怀疑或确诊为肺结核的,检测结果直接送开具放射单的医生,阳性检测结果要用传染病登记本专门登记。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

14、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_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应立即报告医务科;对其他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应于当天内进行网络报告。各科室疫情管理员于每月_日至月底与疾控科核对疫情的登记,同时做好传染病资料存档工作,以备上级检查。奖惩措施。如迟报、漏报l例传染病报告卡将扣除科室医疗质量分和责任人l个月绩效工资,造成重大影响的按有关法规处理。对及时准确上报l例传染病报告卡的个人,院奖励l元。四、感染性疾病科预检分诊制度(一)目的。做好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

15、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三)适用范围:本院(四)职责:1、从事预检、分诊的医务人员,结合流行病学史、职业史,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对患者进行预检。2、经预检为传染患者和疑似患者的,应将患者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五)内容:1、分诊具有消毒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消毒和处理医疗废物。2、从事预检、分诊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以及有关工作制度。3、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流行趋势和上级部门的要求,在接诊过程中,注意询问有关流行病学史、职业史,结合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对患者进行预检。做好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初步排除特定传染病后,再到相应的普通科室就诊。4、经预检为传染患者和疑似患者的,应当将患者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5、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患者或疑似患者,应当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患者的陪同人员和其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