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考试要点(明清).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学考试要点(明清).doc(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名词解释1、格调说:沈德潜的诗论一般称为“格调说”,论诗歌体格尊唐抑宋。论诗根本的前提,是要求诗有益于统治秩序,提倡“温柔敦厚”的“诗教”,有益于封建社会安定。艺术表现上主张中正平和,委婉,含蓄而反对发露。沈氏本人的诗作大抵平庸无奇。2、台阁体:出现于明朝永乐至成化年间,主要人物有“三杨”:杨士奇、杨荣、杨博,官至大学士,同时期大多数高级官僚的创作都可以归属这一流派。其形式以诗歌为主,散文也可以包容在内。他们要求文起到“施政教、适性情”的功能,内容上多为应制、题赠、酬应而作。要“颂圣德,歌太平”,在表达一己的感情时,要“适性情之正”,抒写“爱亲忠君之念,咎己自悼之怀。”表现了洪武朝以后一段
2、长时期里上层官僚的精神面貌和审美意趣,并作为典范而广泛地影响文坛。缺乏对自我内在感情的切入,也缺乏对社会生活的关怀,并且缺乏艺术创造的热情。3、桐城派:清代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因为倡导者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而得名,以程朱理学为内核,以前秦两汉散文及唐宋八大家古文为正统,以服务于当代政教为宗旨,在文章体格和作法上又有系统化的散文理论,并有具体作品与之结合。4、谴责小说:甲午战争失利,戊戌变法失败,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苟延残喘,对社会的控制能力也越来越弱,小说界出现了大量抨击时政,揭露官场黑暗与丑陋的作品,其中较为突出的有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
3、曾朴的孽海花,被称为“清末四大谴责小说”。这些小说尖锐的揭示了广泛揭露批判社会的黑暗,特别是官场的腐败,但批判不够彻底,并寄幻想与封建最高统治者;艺术上用讽刺笔法,笔无藏锋,极度夸张,大概括和典型化不够。6、唐宋派:明代嘉靖年间的文学复古流派,代表人物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和归有光等人。该文派将李梦阳、何景明等前七子师法秦汉作为自己反拨的对象,提倡唐宋文风,在当时一定的影响。在创作主张上强调文以明道,但其真正推崇的是宋代理学而非文学。但他们较为成功的作品是富有文学意味的篇章。7、前七子:代表着弘治、正德年间一股文学潮流,以李梦阳、何景明为中心、包括康海、王九思、边贡、王廷相、徐祯卿的文学群体
4、。前七子皆为弘治间进士,属少年新进,以才气自负。其文学主张为对宋代诗文及理学痛打抨击倡导文学应表达真情实感,称赞民间歌谣主张遵循古人诗文法度格调,追求所谓“高格”。在诗歌方面,主张古体以汉魏为楷模;近体则以诗歌为榜样;在散文方面推崇秦汉。8、性灵说:性灵说”,这里的“性”即性情、情感,“灵”即灵机、灵趣。具体而言:第一,从诗歌的本质来看,“诗者,由情生者也”,人的性情乃是诗歌的本源,所以“提笔先须问性情”;而“情所最先,莫如男女”第二,性情又总是具体个人的性情,所以作诗须讲求自我个性,不可因袭他人,宗唐、宗宋的争执,在他看来是全无意义的事。第三,从具体创作来说,他强调要有“才”、有“灵机”。追
5、求凭藉天才发露而造成的“忽正忽奇,忽庄忽俳,忽沉鸷忽纵逸”等超越陈规的变化多端的风格。第四,在以性情、灵机为前提的情况下,也重视学习古人、精心磨炼,主张“不学古人,法无一可”。 10、公安派:在晚明文学领域,公安派是一个具有相当影响的文学派别,主要人物有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其中袁宏道的影响尤为突出,是公安派的首要人物。因他们是湖北公安人,所以人称公安派。推崇“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就是从诗歌创作的角度,强调真实表现作者个性化思想情感的重要性,反对各种人为的约束以及拟古蹈袭。公安派以“性灵说”作为文学主张的内核,他们不太喜欢在作品中铺陈道理、刻意雕琢,往往依据生活体验与个人知趣爱好,抒
6、情写景,赋事状物,追求一种清新洒脱,轻逸自如,逸趣横生的创作效果。12、竟陵派:继公安派后,以锺惺、谭元春为代表的竟陵派崛起于文坛,产生较大影响,因锺、谭均为湖北竟陵人,因名竟陵派。在文学观念上,竟陵派收到公安派的影响下,提出重“真诗”,重“性灵”。看重向古人学习,达到一种所谓“灵”而“厚”的创作境界。总体上追求一种幽深奇僻,孤往独来的文学审美情趣,同公安派浅率轻直的风格相对立。二、简答题1、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讽刺手法婉转含蓄,寄情于客观描绘,冷静超然,不动声色。运用对比手法,通过人物不同环境的表现来揭示其内心的灵魂,达到针砭时弊的意图。儒林外史具有悲喜交融的美学风格,将讽刺对象的喜剧性与悲剧
7、性结合起来。真实地展现出讽刺对象中戚谐组合、悲喜交织的二重结构,显示出滑稽的现实背后隐藏着的悲剧性的内蕴。针对不同的人物做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讽刺。例如对贪官污吏无情的揭露与严厉的鞭挞,对迂腐儒生是既同情又讽刺,对正面人物是在肯定中略显微词,做到了“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10、聊斋志异描写人物的手法描写人物的手法多种多样,人物塑造力求做到个性化的描写。如同是狐化的女性,婴宁、小翠和青凤各有千秋。把人的性格同花妖狐魅等原型的特征完美的结合起来,既写出它们原有的悟性,又赋予它们人的面貌和性格。如白秋练是鱼精,便写她每食必加少许湖水的习惯,这些铺叙和点染既写出了狐魅花妖原有的物性,又赋予它们以人
8、的面貌和性格。还善于通过心理描写,常常运用环境气氛的渲染,以烘托人物的性格,传达人的情绪。对各类人物形象都描写出其存在的环境,暗示其原本的属性,烘托其被赋予的性格,在写生物活动时具体生动,映带出人物的情态,心理,也是以往文言小说所少有的艺术境界。11、红楼梦的人物形象塑造特点人物外部描写的真实性,众多人物处在贾府内外的偌大的关系网中,也自然形成了不同性质的系列。人物性格复杂性,改变了以往小说人物类型化、性格简单化的写法,一些主要人物性格特点有着多个侧面,乃至是美丑互渗的表现,成为小说中的“圆型人物”。例如薛宝钗美丽、才情、持家、宽容、富有同情的同时也具有城府深,冷漠等缺点。人物形象人性的写实性
9、,所谓“真的人物”虽然不是实有,但却是现实世界中某种人物的真实的写照,反映那种人物的真实面貌;才人各一面,有各自的性情,行事中表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和人生态度。人物之间相相互映照,互为补充,生发出丰富、深刻的意思三、论述题3、与前此白话通俗小说相比,金瓶梅的艺术成就我国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白话长篇小说,艺术上虽有粗疏,但很多方面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具有里程碑意义。金瓶梅是我国第一部以家庭日常生活为素材的长篇小说,并非之前的白话小说描绘历史上的显赫人物、英雄好汉、神话人物。在心理上拉近与广大读者拉近了距离,标志着我国的小说艺术进入了一个更加贴近现实、面对人生的新阶段。用冷静、客观的笔触描写了人间的
10、假、丑、恶。金瓶梅与以前的小说相比,在塑造人物形象上有了新的迈进A把重心从故事情节转移到人物形象上来,传奇趋向平凡,节奏也放慢了。如在李瓶儿死到出葬用了2回半近3万字。B另一大进步是注意多色调、立体化的刻画人物的性格,书中很多形象就像生活中的人物一样有恶有善,色彩斑驳。例如李瓶儿的性格泼辣、凶狠,懦弱却富于同情心;宋惠莲俏丽、轻浮、浅薄。从说话体小说向阅读小说过渡,情节线索由线性结构向网状结构改变。就是并不以单线发展,而是每一故事在直线推进时又常将时间顺序打破,做横向穿插以拓展空间,这样纵横交错,形成网状结构。金瓶梅的语言多用市井之谈,闺房碎语,是文言向白话的一大转折。其富有地方色彩的家常口头
11、语上提炼的文学语言,不但是刻画人物面目各异的形象的有力的工具,也给整部作品带来了浓郁的世俗情味和鲜明的时代特征。细节刻画超过前书之处,如王婆挨淋6影响红楼梦对李瓶儿的形象刻画,影响红楼梦中对尤二姐的描写和薛宝钗扑蝶4、水浒传人物形象的塑造处理好英雄人物超常性与平凡性的关系。作者将英雄理想化时,往往将他们渲染、放大到超越常态的地步,如鲁智深倒拔杨柳,武松徒手打虎;与此同时,又将超凡的人物放于现实生活的背景上,让他们在武大郎、潘金莲、牛二等市井小民中周旋。如此在用浓墨重彩描绘高度夸张、惊心动魄的故事时,细节真实上精雕细刻,逼近生活,将传奇性与现实性结合起来,增加作品的生活气息和真实感。人物性格是多
12、侧面的。比如写李逵的莽撞,有时也写他真率,写他的蛮横;写鲁智深的粗豪,有时又写他的机智,写他的精细。人物性格是发展的、动态的,呈现变化。最明显的是林冲,在高衙内开始调戏她的娘子时,内心虽然气愤,但还是怕得罪上司,息事宁人,最后恶势力不断相逼,忍无可忍,手刃仇人,奔上梁山,完成了性格由软弱向刚烈的转变。人物众多而人物各自的身份、经历又各异,表现出不同的个性,如写武松打虎与李逵杀虎,潘金莲偷汉后又写潘巧云偷汉,同中求异,描写冲突相似的情节以犯中求避,相互映衬,突出个性也不乏共同话语。5、西游记的艺术表现特色西游记在艺术表现上的最大特色,就是也诡异的想象、极度的夸张,突破时空,突破生死,突破神、人、
13、物的界限,创造一个光怪陆离、神意奇幻的境界,开创了我国古代长篇神话小说创作新领域。例如龙宫冥府,仙地佛境等的构造,上天入地、翻江倒海的故事。在小说整体上“幻”与“真”相结合的精神一致,西游记塑造人物形象也自有其他特色,即能做到真实动物的特性、超自然的神性和社会的人性的统一。其神魔形象之所以给人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是因为把人物置于日常的平民生活中,多色调的刻画其复杂性格。如孙悟空虽然法力高强但是言谈中也见市井粗语,千变万化中也会露出“有尾巴”“红屁股”的真相。全书穿插了大量的游戏笔墨,充满戏剧色彩,具有幽默、诙谐的艺术风格。有时是为了增加小说趣味性,调节气氛;有的为刻画性格、褒贬人物起到画龙点
14、睛的作用;另外还能作为讽刺事态的利器,鲜明的表达作者的爱与憎。描写的幻想世界和神话人物,大都有现实生活作为基础,同时在神奇的形态下体现作家与人民的某些美好愿望,构成了浪漫主义的基本艺术特征。6、三国演义的人物形象塑造特点极具特征性的外貌描写。张飞“豹头环眼”,关羽“面如重栆”等都在另一方面体现了人物的性格。出具个性化的语言。三国演义所用的语言“问不甚深,言不甚俗”,如张飞有一节道:“此等害民贼,不打死等甚”体现其快人快语,嫉恶如仇。关羽则说:“非栖凤凰之所”“弃官回乡,别图远大之计”显得心高气傲,思虑周全。出场定型法。写曹操少时诈“中风”以诬叔父,诸葛亮隐居隆中的非凡抱负,都可以说是一种性格的
15、亮相。善用对比、烘托等手法。寄托着作者理想的刘备之仁,就在与曹操之奸的对比中刻画;刘、关、张去请孔明时,刘备的宽厚、关羽的沉着、张飞的莽撞在对比中显得惟妙惟肖。多用传奇的故事很生动的细节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从史书或传说中借鉴而来,具有一定的夸张性与理想化的色彩,不符生活经验,但整体艺术效果较为符合。如张飞在长板桥上连吼三声,使夏侯杰肝胆碎裂,其勇猛、气势跃然纸上。衬托法,反复渲染。围绕着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多角度、多层次的加以强化、深化,使其性格在单一中呈现丰富性、复杂性。如写曹操之凶残,连续写他梦中杀人,杀粮官以欺全军;写他的雄豪,就写他支持关羽斩华雄,青梅煮酒论英雄。简答1.西游记艺术成就一、极幻与极真 西游记超凡想象和极度夸张,创造了一个光怪陆离、神奇瑰丽的神话世界,使全书从环境人物到情节都充溢着浓烈的浪漫注意色彩。 西游记看来“极幻”却又令人感到“极真”。因为那些变幻莫测,惊心动魄的故事,或如现实影子。二、物性、神性和人性的统一 “物性”指形象作为某一动植物的精灵,所保持的原有的形貌和习惯。 “神性”这里指动植物一旦成精变怪,就带有的神奇本领 “人性”这里指作者将人的七情六欲赋予神佛妖魔将其人化。三、多角度,多色调描绘的形象 西游记已开始打破人物性格单一,好人一切都好,坏人一切都坏的倾向,注意多角度、多角色调整塑造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