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数对表示具体事物1.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4582662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用数对表示具体事物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1、用数对表示具体事物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1、用数对表示具体事物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1、用数对表示具体事物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1、用数对表示具体事物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用数对表示具体事物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用数对表示具体事物1.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四下确定位置教学设计全椒县城东小学 王 建【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98100页例1、例2及“练一练”。【教材分析】本节课教学数对的初步认识,主要是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起来的用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所在位置的经验上升到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增强空间观念,初步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同时也为学生第三段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作一些铺垫和准备。【学情分析】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初步获得了用自然数表示位置的经验基础上学习的,通过学习进一步提升经验,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

2、高抽象思维能力,也是学生以后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重要基础。学生在已有学习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观察、体验、交流、合作一定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中认识列与行,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抽象成列、行表示的平面图的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3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数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列”“行”的规定和“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难点:理解抽象的“数对”,并能用数对准确地表示出方格图中某一物体的位置。【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

3、、 用数对确定具体情境中的位置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刚才老师给大家拍了张照片,想不想看看?瞧,大家笑的多开心啊,找到自己了吗? 谁能给老师介绍一下你们班班长在照片上的位置?师:同样是班长的位置,却有这么多描述位置的方式,是不是很容易让人混淆,而且麻烦,不简洁,那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呢?师:你们的建议提得太有价值了,怎样才能用统一的方式既准确又简明地描述班长的位置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确定位置(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呈现学生熟悉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描述班长的位置,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描述的方式也不一样,有的让人容易混淆,有的不简洁,交流后学生自

4、然地产生统一方式的需求,从而有机地导入了新课。】 认识列与行,学会用列与行表示位置说明:通常情况下,人们都用列与行来确定一个人或物体的位置。(板书:列 行)什么是列什么是行?谁上来指一指?师:确定第几列,一般要站在观察者的角度,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要从前往后数。确定好了列与行,我们来重新确定一下班长的位置,他在?对,班长在第3列与第2行的交叉点上,我们可以直接说他在第3列第2行。(板书:第3列第2行)师:能用这种方法说说你在照片上的位置吗?请2位同学,用第几列第几行描述位置或教师说第几列第几行,让学生说对应的同学名字。【设计意图:通过列与行的认识使学生体验到统一带来的方便,为学习“数对”奠定

5、了初步的基础】 抽象圆圈图、方格图。师:大家都记住自己的位置了吗?再看一眼。接下来,老师要变魔术了啊。看咱们同学都变成什么啦?(小圆圈)在这张圆圈图上,哪里是第1列?哪里是第1行呢?哪一个代表班长?谁来指一指?教师指2个,让学生分别说说是第几列第几行。进一步演示:将所有的用横线和竖线连起来,形成方格图,将第几列第几行变成单独的数字。指出:数学家为了更方便研究,进一步将圆圈图简化成方格图,用数字表示列和行。突出并介绍用“0”作为起始刻度,表示0刻度的点又叫原点。【设计意图:由座位图抽象为圆圈图,是初次建模,由圆圈图抽象为方格图,是二次建模,这样,让学生经历“直观半直观抽象”的“数学化”的过程,培

6、养了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为在方格图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渗透了坐标思想。】 认识数对,学会用数对确定具体情境中的位置。提出问题大家觉得用这种方法表示一个人的位置,怎么样?是不是比刚开始的方法简洁了,也更准确了。但老师感觉老是这么第几列第几行地说,还是太麻烦,能不能把这种方法再简化一下?比如说班长的位置,第3列第2行,怎么表示能更简洁明了呢?下面大家小组研究,试着创造一下。(教师巡视找出不同的方法,请小组代表写到黑板上。)创造、交流同学们真了不起,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创造出这么多不同的表示方法,一起来看看。预设学生创造的方法有:3列2行 3竖2横 列3 行2 3 2 3.2 32

7、 3/ 2 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师:大家有没有发现,咱们创造的这些方法,都有一个共同之处,是什么?(都有3和2)这两个数重要吗?你能说说这里的3和2各表示什么意思?你认为那种更好?想不想知道数学家最终采用了那种方法?板书:(3,2)【设计意图:放手让同学们创造的方法既是学生学习主题的体现,也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经历了知识的演变过程,深深地体会到数对的简洁性。】认识数对能看明白吗?谁来说说3表示?2呢?大家知道吗?像这样,用列数和行数组成的一对数,叫做数对。(板书)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用数对”确定位置(在“确定位置”前加“用数对”)你会读吗?谁来试试?(强调:数对要先写列后写行。

8、)回过头来,跟老师一起看一看,从刚开始用的方法,到第几列第几行,再到数对,表示班长的位置,咱们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板书:繁简)师:把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在数学上叫做转化,转化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想方法。你能用数对表示自己在图上的位置吗?试着写一写。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请数对(4,2)和(2,4)的两位同学指出自己在图上的位置。师:这两个数对看起来差不多,为什么表示的位置却不一样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不能随意颠倒位置。 在现实场景中应用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了吗?老师考考你们回到我们这个现场中来,你能用数对表示你现在的位置吗?谁来试试?提醒学生哪是第一列,学会从观察者的角度去思考。用数对介绍

9、一下你好朋友的位置。 游戏中概括提升我发现咱们班的同学学得特别快,下面咱们玩个游戏好吗? 老师出学生对老师说数对,请符合要求的同学快速地站起来,看谁反应最快。(3,1)(3,2)(3,3)(3,4)(3,5)学生出学生对如果让你来出数对,你能让一对的同学都站起来吗?谁来试试?有没有谁能说出不一样的?发现什么了?(数对中第一个数相同都在同一列,第二个数相同都在同一行。)师再出不过,老师还有个本领:只说一个数对,就能让一对同学都站起来,你们信不信?要不咱们试试?出示(4,x)小结:要想确定某一个人的位置,只知道列数或行数行不行?看来一个数对只能对应一个物体,它们是一一对应的。(板书) 生再出谁还能

10、像老师这样,只说一个数对,也能让很多同学站起来?换一个说点不一样的。觉得用数对确定位置好玩吗?难不难?想不想挑战更难的? 【设计意图:在游戏中学生不仅进一步加深了对数对的理解和认识,同时渗透符号意识,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不仅学到了知识,也感受了学习的乐趣。】二、用数对确定方格图上的位置。1先出示没有方格的、有方向标志的表示全椒县旅游景点的平面图。师:数对不仅可以表示某个人的位置,在抽象的平面图上也可以表示某个景点的位置。这是全椒县旅游景点的平面图(出示平面图,一些零散的景点,没有方格线),你能用数对表示这些景点的位置吗?2呈现列和行。引导学生用画方格的形式找出列与行。3用

11、数对表示景点的位置。方格画好后,问:现在可以确定位置了吗?(没有标出列与行数字)高铁站的位置用什么数对来表示?用(0,0)数对来表示。对,这是一个重要的点,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叫原点,到初中还要认识它。 【设计意图:结合全椒旅游景点的平面图,培养学生建立坐标才能确定点的位置这一应用意识,让学生用数对表示原点及横轴上某点的位置,有效地渗透了坐标思想。】三、联系生活,感受用途1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用数对表示位置?老师也收集了几个例子,让我们一起看一看课件依次出示:围棋盘上的棋子,国际象棋盘上的棋子、墙面上的瓷砖、中药柜上的抽屉。2地球仪其实,数学的美不光体现在棋盘上,还有呢,接着看:这是我们人类生活

12、的地球。大不大?为了确定地球上没一点的位置,地理学家创造了经线和纬线的概念。(课件出示)【设计意图:联系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学习数学服务生活的应用意识。】四、小结延伸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觉得确定一个点的位置,需要几个数?一个数行吗?比如说只给列数?只给行数呢?那么,有没有需要3个数的时候?如果有,有时什么时候才需要用到3个数呢?这些问题,就留给大家在以后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慢慢去探索和研究,好吗?【设计意图:回顾有关确定位置的知识,让学生对相关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引发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究。】【板书设计】 用数对确定位置列(从左向右数) 行(从前往后数)第3列 第2行(3,2) 简洁繁 简 准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