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区构造分析综合复习题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4579934 上传时间:2023-10-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6.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区构造分析综合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油区构造分析综合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油区构造分析综合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油区构造分析综合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油区构造分析综合复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油区构造分析综合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区构造分析综合复习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油区构造分析综合复习资料一、多项选择题1、伸展正断层可分为 ABC 。A、板式断层;B、铲式断层;C、坡坪式断层;D、叠瓦状断层2、冲断层系组合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ABC 。A、叠瓦冲断层系;B、双层冲断层系;C、反向冲断层系;D、铲式冲断层系3、根据主冲断层在冲断层系中的位置,可将叠瓦冲断层系分为 AC 。A、前缘冲断层系;B、前裂式冲断层系;C、后缘冲断层系;D、后裂式冲断层系4、前陆褶皱冲断层带从后缘造山带到前缘盆地具明显分带性,可划分 ABCEF 。A、叠瓦冲断带; B、异地推覆带; C、反向冲断带; D、断阶带;E、弯滑褶皱带; F、前缘向斜带5、由于走滑断层倾向分量不同可以分为 AB

2、 。A、正花构造;B、负花构造;C、正反转构造;D、负反转构造6、在裂谷盆地中,半地堑发育,一般有三套沉积层序,即:ABC 。A、前裂陷期层序;B、同裂陷期层序;C、后裂陷期层序;D、湖侵体系域7、含油气盆地内部一级构造单元包括 ACD 。A、隆起;B、凸起;C、坳陷;D、斜坡8、石油勘探中所提到的重点解剖,主要指解剖二级构造带,具体内容包括 ACD 。A、构造形态;B、形成条件;C、发展历史;D、形成机制;E、油气水的关系9、潜山的基本类型包括 ABC 。A、断块山;B、褶皱山;C、残山;D、地貌山10、坳陷型盆地中的二级构造带,通常比断陷型简单一些,大体上呈下面的顺序排例:由边缘至中央至边

3、缘: A B C B A 。A、斜坡带; B、断鼻带; C、背斜带; D、凸起潜山构造带; E、断阶带11、含油气盆地是油气 ABCD 的基本单位。A 、生成;B、运移;C、聚集;D、保存12、依据盆地基底卷入情况和局部构造的类型,通常将二级构造带归纳为: AB 。A、盖层构造带;B、基岩潜山构造带;C、底辟构造带;D、背斜带13、断层的封闭机理主要有 ABC 。A、涂抹作用;B、碎裂作用;C、成岩胶结作用;D、圈闭作用14、裂缝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 ABCD 。A、相似露头法;B、岩心研究法;C、测井识别法;D、分形法15、依据板块构造和地球动力学,可将含油气盆地分为: ABC 。A、伸展盆

4、地;B、压缩盆地;C、走滑盆地;D、克拉通盆地16、区域应力场从引张到同方向挤压体制的变化称为: ;区域应力场从挤压到同方向引张体制的变化称为: A 。A、负反转;B、正反转;C、同向反转17、R.C.Selley将盆地分为:ABC 。A、地貌盆地;B、沉积盆地;C、构造盆地;D、前陆盆地18、在冲断作用下发育的褶皱构造主要有 ABC 。A、断弯褶皱;B、断展褶皱;C、断滑褶皱;D、断阶带19、反转构造的力学机制包括 ABCD 。A、重力因素;B、重力滑动与块体旋转;C、深部岩浆活动;D、挤压和扭压作用20、大洋演化胚胎期典型代表 C ,幼年期的典型代表为 A ,成年期的典型代表为 D ,衰退

5、期的典型代表为 B ,终了期的典型代表为 E ,遗痕期的代表为 F 。A、红海;B、太平洋;C、东非裂谷;D、大西洋;E、地中海;F、雅鲁藏布江二、名词解释三、简答题1、伸展半地堑的演化及其特征2、拉分盆地形成的动力学背景。 3、逆牵引构造形成的必要条件。4、古潜山成因划分为几个阶段?四、试述断层封闭性的研究方法及其油气成藏意义。参考答案一、多项选择题12345678910ABCABCACABCEFABABCACDACDABCABCBA11121314151617181920ABCDABABCABCDABCAABCABCABCDCADBEF二、名词解释1、含油气盆地:具备成烃要素、有过成烃过程

6、并已发现有商业价值油气聚集的沉积盆地。2、裂谷:它是指具有陡而长的两壁平行的沉降谷。 3、压缩盆地:是指由挤压作用形成的盆地,或者受逆冲断层控制的断陷盆地。 4、油区构造样式:是指含油气地区具有相同或相近成因和形态特征的地质构造组合。5、双重构造:由顶板冲断层、底板冲断层、连接冲断层和夹于其间的冲断夹块组合而成6、正花构造:是在压扭性应力场情况下形成的,其主要特征是扭动带内断片向上散开,向深处收敛变窄变陡,主断层及分支断层多具逆滑距,撒开的断层间具地垒断片,地层表现为背形。7、生长断层:是指一边发生断裂运动,一边发生沉积作用的断层。8、底辟构造:又称为挤入构造,是指地下较深处的密度相对较小的高

7、塑性岩层或岩体在重力作用下向上或刺穿上覆岩层而形成的一种构造。9、断层封闭性:系指断层封闭流体性能的大小。10、断弯褶皱:是断层弯曲褶皱的简称,是冲断岩席在断坡上滑动而产生的褶皱。11、沉积盆地:是指沉积岩或沉积物分布的地区。12、裂陷盆地:是由岩石圈受拉张而伸展、减薄形成的裂陷或裂陷-坳陷盆地。13、二级构造带:由位置相邻的、有一定成因联系的正向局部构造所组成,属于盆地内部二级正向构造单元。14、断滑褶皱:是发育在顺层滑脱面上或冲断面上的褶皱。15、前裂式冲断作用:其顺序是腹陆向前陆扩展,较新的冲断层发育于较早冲断层的下盘,且其倒向与较老冲断层相同。 16、生长背斜:是在盆地普遍沉陷的背景上

8、,局部地区发生褶皱的背斜构造,它一面沉积,一面褶皱隆起。17、坳拉谷:是三叉裂谷系中面向大洋被遗弃的一臂裂谷。18、边缘海盆地:位于大陆与岛弧之间或岛弧与岛弧之间的盆地。三、简答题1、答:伸展半地堑按其结构可分为旋转半地堑、滚动半地堑和复式半地堑三种。在演化过程中,三者组成一个演化序列,即旋转半地堑-滚动半地堑-复式半地堑序列。旋转半地堑受板式正断层控制,内部沉积体呈楔形,沿断层倾向超覆尖灭,是伸展构造的初期样式,多个旋转半地堑可组合成多米诺式半地堑系。滚动半地堑受铲式正断层控制,地堑基底呈弧形弯曲,是伸展构造中期的样式。复式半地堑受坡坪式正断层控制,发育两个或多个洼陷,洼陷之间常隔以断坪隆起

9、或中央构造带,是伸展构造晚期的样式。2、答:(1)释压弯曲断层旁拉分作用;(2)雁列断层间拉分作用;(3)走滑断层终端拉分作用;(4)分支断层间拉分作用;(5)在挤压背景下,顺走滑断层发生块体逸脱,产生的拉分作用;(6)网(辫)状断层系内拉分作用;(7)扭动带或剪切走廊带内块体旋转,产生的拉分作用。3、答:(1)断层条件:区域性的引张应力场决定了断层的性质,即形成逆牵引构造的断层都是属于同生正断层。(2)岩性条件:在一条较长的断裂带内,如果这条断裂带穿过各种类型的岩系剖面,只有遇到以泥岩占优势的剖面时,才发育着逆牵引构造。(3)产状条件:在岩层接近水平时,断块在重力作用下向下塌落,最易形成逆牵

10、引构造。4、答:根据构造运动的发展过程,可将古潜山的成因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古潜山主要受外动力地质作用的影响。第二阶段,埋藏之后又被构造运动所改造。不整合是古潜山形成的基础,大断裂是控制古潜山构造带分布的主要因素。第三阶段,一般表现为古潜山被埋藏的深度加大。四、论述题答:断层封闭性研究可从定性与定量两方面入手:1、定性方法:(1)断层的力学性质与断层的封闭性研究(2)岩性和产状配置关系研究(3)断裂活动期与油气运移期匹配关系研究(4)韧性剪切带分布规律研究2、定量方法:(1)泥岩沾污因子分析(2)断层纵横向封堵系数研究(3)断面所受正应力分析3、研究意义(1)通道作用(2)封闭作用2012

11、-2013学年第一学期资勘09油区构造分析复习(基础版)一、名词解释2、构造样式:同一期构造变形或同一应力作用下所产生的构造总和。3、反转构造:由区域构造应力场改变而使先期构造力学性质(如正断层与逆断层)或构造类型(如隆起和拗陷)向相反方向转化的现象;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叠加构造 。4、超覆:地壳下降,沉积盆地的水体逐渐扩大,沉积范围也逐渐扩大。在盆地的内部,沉积物按正常的层序沉积。而在盆地的边缘地带,越来越新的沉积地层依次向陆地方向扩展,逐渐超越下面的较老地层,直接覆盖于周缘的剥蚀面上,形成不整合接触,称为超覆。5、退覆:特点在于其上超点逐步向深水方向的前下方转移,它代表了海水不断下降、盆地逐渐

12、萎缩的过程。6、长垣:实际上是背斜带的一种,属于同沉积构造,一群三级构造被一个统一的构造线所圈闭则形成长垣。7、生长构造:指在沉积过程中发育的构造,也称同沉积构造,即在沉积过程中边沉积边发育的构造。8、生长断层:一边发生断裂运动,一边发生沉积作用的断层,称为生长断层。9、龟背构造:两个或多个盐底辟核大致同步生长时,盐底辟核之间的盐上层可以发展成为一种下凹上凸的龟背构造。10、底辟构造:是一种特殊的褶皱,是地壳深部塑性岩层在构造力或浮力的作用下向上流动,以至刺穿或部分刺穿上覆岩层,使上覆岩层拱起形成的构造。11、叠瓦冲断构造样式:指冲断作用依次发育,形成叠瓦状断层组合。12、双重逆冲构造:是逆冲

13、推覆构造中具有普遍性的重要结构型式,由顶板逆冲断层与底板逆冲断层及夹于其中的一套叠瓦式逆冲断层和断层夹块组合而成。13、走滑构造样式是指岩石圈或地壳在剪应力作用下产生的各种构造变形样式。14、断层封闭性:指断裂封闭流体性能的大小。二、填空题1、拉张盆地:裂谷,断陷-坳陷盆地,原洋裂谷,坳拉谷,被动大陆边缘,边缘海盆地2、挤压盆地:弧前盆地;残留洋盆地;前陆盆地;3、板块俯冲是指一个岩石圈板块的全部或一部分向下潜入相邻的另一个岩石圈板块之下,包括A型俯冲、B型俯冲和C型俯冲三种类型。4、盆地内部构造单元划分按基底起伏分类 一级:盆地;二级:坳陷、隆起;三级:凸起、凹陷;四级:洼陷、突起;五级:断

14、裂带、背斜带。5、古潜山构造根据核部山体的构造特征可进一步分为:断块山;褶皱山;残山。根据控制古潜山形成的断层组合形态,可进一步细分为三类:单段式古潜山;断阶式古潜山;地垒式古潜山。6、断层生长指数:为下降盘的岩层厚度(H1)与上升盘同一岩层厚度(H2)之比。Q=H1/H2,Q越大,反应断层位移的速度也越大。7、底辟构造的基本结构要素一般包括三个部分:底辟核、核上构造和核下构造。8、底辟核物质组成的类型:盐底辟、泥底辟和岩浆底辟; 9、底辟核的形态类型:枕状、柱状、蘑菇状10、断层封闭理论及封闭机理:岩石断面两侧岩层和断面物质的排驱压力是决定断层是否封闭的主要因素。排驱压力的差值越大,则断层的封闭性将会越好。11、封闭介质所能支撑的烃柱高度取决于:1)储层与封闭介质间的排驱压力差;2)油水密度差;3)水动力或静水压力条件。12、断层封闭机理:1)泥岩涂抹作用;2)碎裂作用;3)成岩胶结作用13、裂缝的成因及类型划分岩石力学成因分类:(1)剪破裂裂缝;(2)扩张破裂裂缝;(3)拉张破裂裂缝14、裂缝的几何关系分类按裂缝与主构造(褶皱断层)的关系分类:1)横向缝;2)纵向缝;3)斜向缝。15、按裂缝与岩层产状的关系分类:1)走向缝;2)倾向缝;3)斜向缝;4)顺层缝。16、按裂缝与层面的夹角(裂缝倾角)分类:1)垂直缝( 75 90);2)高角度斜交缝(75 4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