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c的货物自动识别控制系统设计学士学位论文.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4579227 上传时间:2023-12-17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9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plc的货物自动识别控制系统设计学士学位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基于plc的货物自动识别控制系统设计学士学位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基于plc的货物自动识别控制系统设计学士学位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基于plc的货物自动识别控制系统设计学士学位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基于plc的货物自动识别控制系统设计学士学位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plc的货物自动识别控制系统设计学士学位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plc的货物自动识别控制系统设计学士学位论文.doc(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 文 摘 要山东理工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题 目:基于PLC的货物自动识别 控制系统设计 摘 要货物识别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日趋成熟,现已渗透到了商业、仓储、邮电通信、交通运输、图书管理、医疗卫生、工业生产过程控制以及军事装备、工程项目等国民经济各行各业和人民日常生活之中。自动识别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的一种多学科综合性科学技术。目前,条码技术是最成熟、应用领域最广泛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组态软件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发展起来的。随着个人计算机的普及和开放系统(Open system)概念的推广,基于个人监控系统呈现出智能化、小型化、网络化、PC化的发展趋势,并逐渐形

2、成了各种标准的网络结构、硬件规范。组态软件在自动化系统的“水平”和“垂直”集成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已成为自动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系统采用了基于组态王软件与PLC结合一般条码阅读器的货物自动识别系统,给出了系统的结构、软件设计和组态过程。采用PLC作为下位机提高了采集信号及控制信号的精度,并且可以现场修改程序,维修方便。使用组态软件,用户可以方便的构造适应自己需要的“数据采集系统”,实现实时数据监控管理,保证信息在全范围内的畅通,以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要。关键词:可编程控制器, 条形码阅读器 ,组态软件- 1 -AbstractAbstractGoods identification t

3、echnology after years of development have become more mature, has been infiltrated into the commercial, storage,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transportation, library management, medical and health, industrial production process control and military equipment, the project, such as the national econom

4、y and people of all walks of life day-to-day life.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is based on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a comprehensive multi-disciplina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t present, the bar-code technology is the most mature, most appl

5、ications of a wide range of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Configuration software is accompanied by the rapid advances in computer technology developed. With the popularity of personal computers and open systems (Open system) to promote the concept, based on personal monitoring system showing a

6、 smart, small, network-based, PC-based development trends, and gradually formed a variety of standard network architecture, hardware norms. Configuration software in the automation system of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integration plays a role of bridge and ti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automation system

7、 components.The system-based software and PLC Kingview general combination of bar code reader system of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of goods, given the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software design and configuration process. The use of PLC as the next-bit machine to improve the signal and control signal acq

8、uisition accuracy, and can modify the program site, to facilitate maintenance. The use of configuration software, users can easily adapt to their needs the structure of the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to achieve real-time data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to ensure that information flow within the scope o

9、f the whole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modern production.Key words:PLC, Bar-Code Reader, Configuration Software目 录目 录摘 要IABSTRACT(英文摘要)II目 录III第一章 绪 论11.1 论文背景及研究意义11.2相关技术发展概况21.2.1 自动识别技术发展概况21.2.2 PLC技术综述31.2.3 组态软件技术发展概况41.3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4第二章 系统设计62.1 货物识别系统简介62.1.1 系统简介62.1.2 系统技术要求62.2 系统的组成

10、与要求62.3 系统运行的选择82.3.1 运行方式82.3.2 故障报警8第三章 识别技术的选择与设计93.1 识别技术的选择93.1.1 条形码识别技术概述93.2 识别系统的设计93.2.1 条形码的选择及应用93.2.2 条形码阅读器的选择及应用123.3 通信设计12第四章 PLC的选型与设计164.1 PLC系统设计164.1.1 PLC系统设计原则164.1.2 PLC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174.1.2.1 PLC的选型174.1.2.2 输入/输出模块的选择184.1.2.3 开关量I/O点的节省和模拟量I/O模块的代用184.1.2.4抗干扰措施194.2 本项目的选型设计19

11、4.2.1 PLC本项目的选型194.2.2 本项目的硬件连接214.3 软件设计224.3.1 整体设计224.3.2 其他处理子程序24第五章 上位机软件实现265.1 监控系统的整体规划265.1.1 监控系统开发的目的265.1.2 监控系统开发手段265.1.3 组态王介绍275.2 监控系统的功能模块285.2.1 参数设置模块285.2.2 数据词典设置模块295.2.3 页面设置模块305.2.3.1 首页305.2.3.2 数据页面315.2.3.3 数据页面实时曲线图325.2.3.4 报警页面325.2.4 权限设置模块33结 论35参考文献37致谢及声明38附 录 1

12、系统硬件连接图39附 录 2 PLC控制程序40附 录 3 组态王脚本程序42 第一章 绪 论第一章 绪 论货物识别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日趋成熟,现已渗透到了商业、仓储、邮电通信、交通运输、图书管理、医疗卫生、工业生产过程控制以及军事装备、工程项目等国民经济各行各业和人民日常生活之中。自动识别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的一种多学科综合性科学技术。目前,条码技术是最成熟、应用领域最广泛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1.1 论文背景及研究意义随着计算机、信息及通信技术的发展,信息的处理能力、储存能力、传输通信能力日益强大。全面、有效的信息采集和输入几乎成为所有信息系统的关键。条码自动识别技术

13、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应运而生。它是在计算机、光电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技术,是信息采集、输入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乔.伍德兰德(Joe Wood Land)和贝尼.西尔弗(Beny Silver)两位工程师就开始研究用代码标识食品项目以及相应的自动识别设备,并于1949年获得美国专利。这种代码图案很像微型射箭靶,称作“公牛眼”代码。靶的同心环有圆条和空白组成。在原理上,“公牛眼”代码与后来的条码符号很接近,遗憾的是当时的商品经济还不十分发达,而且工艺上也没有达到印制这种代码的水平。20年后,乔.伍德兰德作为IBM公司的工程师成为北美地区的统一代码UPC

14、条码的奠基人。吉拉德.费伊塞尔(Girad Feissel)等人于1959年申请了一项专利,将数字09中的每个数字用七段平行条表示,但是对这种代码机器难以阅读,人读起来也不方便。不过,这一构想促进了条码码制的产生与发展。不久,EF布林克尔(E.F.Brinker)将条码表示应运在有轨电车上。60年代后期,西尔韦尼亚(Sylvania)发明了一种被北美铁路系统所采纳的条码系统。在有轨电车和铁路系统的条码应用可以说是条码技术最早期的应用了。在我国,条码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的主要工作是学习和跟踪世界先进技术。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普及,80年代末,条码技术在我国的邮电、仓储、图书管理及

15、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等领域开始得到初步应用。1991年4月,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代表我国加入国际物品编码协会(EAN),为全面开展我国条码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近年来,中国商品条码系统成员数量迅速增加,我国已有8万家企业申请注册了厂商代码,已有扫描商店上万家。据统计,我国已有67%的商店应用了POS系统。虽然物流信息系统作为一个宏观系统,条码应用只是较小的一块,但它却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块。它的应用为物流信息化管理带来革新性的变化,其在现代物流业中正确使用,让信息采集与跟踪变得如此简单。条码技术大大提升物流作业的自动化程度,减少运作数据录入差错,提高企业物流管理效率。目前在我国推广应用条码技术已具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条码技术的应用对开发我国物品标识系统,使其规范化、标准化,并实现与国际标准相容,以推进我国的计算机应用和现代化管理,促进国内商品经济的繁荣,增强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具有深远的意义。1.2 相关技术发展概况1.2.1 自动识别技术发展概况自动识别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集光、机、电、计算机等技术为一体的高新技术,是数据自动采集、自动输入的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