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平面镜成像5.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4574447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节 平面镜成像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二节 平面镜成像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二节 平面镜成像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二节 平面镜成像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二节 平面镜成像5.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节 平面镜成像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节 平面镜成像5.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 学 设 计一、教材分析: 平面镜成像是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第四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的重要应用,是光现象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在生活中经常见到,学生对此并不陌生,也很感兴趣,但对成像规律和特点往往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缺乏较理性的认识和科学的探究。二、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课前自主学习,已经掌握了本节课的基本内容,通过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发现学生在一些内容上,存在知道但是说不清的情况;虽然经历了初步的探究活动,但是缺乏的是对实验的深入了解,和对实验操作上也不规;学生的抽象思维水平较低,对问题的认识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对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光学现象解释不清。三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理解虚像的概念以及虚像是怎样形成的。3、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过程与方法】1、通过“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3、不断讨论观察,加深对于实验过程的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探究 “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让学生乐意去思考和讨论,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2、培养学生探究实验的兴趣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感受探究的各个环节。2、难点:平面镜成像的

3、原理、虚像的概念。五、教学准备:平面镜一面、完全相同(长短、粗细)的蜡烛两支、打火机一个、薄玻璃板两块、A4纸若干张、刻度尺若干把、平面镜成像学生器材20组、课件等。六、 技术支持录屏软件、狸窝视频编辑器、QQ、airdroid软件七、 课前任务学生课前任务清单1.平面镜成像原理2.轴对称3.用数学方法证明物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4.家庭小实验5.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6.学习任务清单八、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回顾课前学习的知识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课前通过微课视频的学习,你们都学到了哪些内容?知道了哪些知识?学生讲述遗漏的部分可以进行补充学生4-5人为一小组,组内讨论总结,小组

4、派代表回答问题,其他小组继续总结补充细节组内讨论的形式,让组员之间相互补充,同时巩固知识实、虚像判断教师进行演示学生回答实像与虚像的判断方法了解实像虚像的判断方法物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实验深入探讨一、物像 等大播放学生做的视频片段1,播放到看到镜中的像并重合的时候停止,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一)如何比较提问:1.视频中当物体b和像重合时,说明物和像的大小是什么关系?那么物体b在选择时有什么要求? (二) 有无变化学生做完分组实验后,提问:经过你们在家中的实验,不断改变物体的位置,在远离或者靠近镜面的过程中,像和物体b是否始终可以重合?则说明像和物体b大小上始终?进而说明像的大小有没有变化?学生观看视

5、频后,讨论回答教师相关提问,学生分组做物像等大的实验,并思考相关问题课堂思考问题1深入分析实验一;让学生对清晰的明白替代物的选择标准,并对结合生活中常见现象进行及时的应用练习,加深理解二、物像等距(一)如何测量观看视频2,提醒学生观察在测量过程中,提问:(1)物体和镜子移动了吗?这样测量准确吗? (2)直接测量实物之间的距离时,容易发生碰撞和移动,使得测量不准,那么该如何改进呢? (二)物体和像的位置提问:(1)物和像是立体的,并且有一定的大小和形状,测量时如何确定物体和像的位置?选择的标准是什么?教师一边演示,一边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三)镜面的选择和位置的确定1.观察实验器材中的玻璃板,思考玻

6、璃板也有一定的厚度,我们选择哪个表面进行划线来代表对称轴呢?2. 播放视频3,出现了多个像重叠的时,学生选择与前面较清晰的像重合,此时应该选择哪个表面作为对称轴?演示多层玻璃的成像实验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有多个像?怎么形成的? 让学生观察思考以下问题:(1) 后表面往前移动,观察哪个像移动了?往哪边移动?则可知前后两个像分别是由哪个表面形成的?(2) 后表面不断靠近过程中,相当于玻璃越来越薄,后面的像也会不断靠近前面的像,直到某个时候人眼分辨不出来,此时可以近似认为只有一个像,这个像由玻璃的哪个表面反射形成的?也就是此时物和像是关于哪个表面对称的?(3) 如果物体紧贴着这个成像的

7、前表面时,物到镜距离为0,那么像到镜的距离呢?则物像之间距离是多少?反之,当物体紧贴某一表面时,如果物像距离为零,说明此面是反射面。(4)观察玻璃板如何区分镀膜表面?学生观察思考,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学生观看回答让学生拿出实验器材中的玻璃板观察,把笔尖紧贴两侧镜面并与镜面垂直,观察物像之间的距离有什么不同?分析实验二让学生理解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学生边观看,边选择物和像的位置,加深体会应该选择到玻璃的哪一个表面;如何确定物体的位置三、垂直提问:测量物像到玻璃板的距离后,记录下来,关于对称的证明是否就可了?(提示:请用量角器测量出角度并记录)四、进行实验1.实验应该进行几次合适?理由是?2.多次

8、实验中,平面镜的位置是否发生改变?(提示:实验中先确定玻璃板的位置并画出,之后的实验中位置不再变化)学生分组实验,组内互相帮助,协同合作,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巡视指导,对典型错误,当场指正学生分组实验,组内合作,规范实验操作过程,培养动手能力实验结论展示总结平面镜成像特点师生一起总结板书:成虚像;展示错误的操作示范,让学生指出错误和不足归纳总结平面镜练习1. 猴子捞月2. 镜中看时间3. 残缺的镜子(当镜子不够大或者位置没有正对物体时,像还在不在?)4. 像相对于物体的速度巩固应用九、 板书设计十、教学反思课前练习1.请回忆课前的微课视频中,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2.小明在家中照镜子时,离镜子越远时

9、,觉得镜中的像越来越小,请你结合上述实验结论,帮助小明判断一下镜中的像大小上是否发生变化?如果没有,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觉?3.猴子捞月的故事中,猴子为什么捞不到月亮?已知地月距离约38万千米,地球直径约12万千米,请问月亮的像距离地球上的我们大约有多远?4.镜中的时间显示12:05时,实际上现在是几点?课堂实验数据请填在下表中实验数据:实验1实验2实验3物体到玻璃板距离/cm像到玻璃板距离/cm课前任务单姓名: 班级: 学生活动1:拍摄照片(1) 拍摄你在家中镜子中的像;(2) 拍摄除了平面镜以外,其他生活中你可以找到的可以充当镜子用的物体, 请在你“照镜子”过程中,拍摄下当时的照片例 :

10、学生活动2:找规律找一个稍微大一些的镜子,在照镜子的过程中,请观察镜子1)当你改变与平面镜间的距离时,像怎样变化? (2)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有怎样的关系? (3)在你远离和靠近镜子的时候,镜子中的像有什么变化? (4)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系吗? (5) 镜子至少多高时可以照到全身? 学生活动3:观看视频1(平面镜成像原理)目标要求:(1)了解虚像、实像概念乙AB甲(2) 画光路图,利用反射规律做出平面镜中成的像:学生活动4:观看视频2(平面镜中物象对称性)目标要求:(1) 理解轴对称(2)完成下列练习利用对称性,做出下图中的物体在镜子中形成的像分别作出下列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提示

11、:虚像虚线)例1:先作出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体AB的像,如图所示: 答案: 练习1:仿照上面的例子,利用对称性做出下图中的物体在镜子中形成的像,AB甲乙练习2: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学生活动4:观看视频3(家庭小实验)仿照视频中的过程,利用生活中的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并拍摄成视频上传到qq中。任务要求:完成实验并思考以下问题 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请试着尝试不同的材料,并记录相关过程,看看哪一种效果最好的一种:(1) 你选择_(填写你选择的让物体成像的工具,比如平面镜、厚玻璃、薄玻璃、塑料板)来进行实验,理由是_ _,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

12、(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下列问题中,以图片为例进行表述)(2)实验中选择的两个物体应满足的条件是理由你选择的物体是 观察物体B与物体A的像是否重合时,应是在物体(选填A/B)的一侧 (选填“透过”或“不透过”)玻璃板来观察物体的像;在物体A不断远离或者靠近玻璃的过程中,请观察像是否始终与物体B重合?如果重合,则说明物体A的大小 (选填“等于”或“大于”或“小于”)A的像大小,进而说明物体A远离或者靠近玻璃的过程中像 (变大/变小/不变)(3)选择 测量物体到玻璃的距离玻璃有厚度、物体有大小,如何确定测量的起点和终点? (4)进行实验并填写数据 实验1实验2实验3物体到玻璃距离像到玻璃距离(5)物、像到玻璃距离有什么关系经过三次,你发现物体和像之间的关系是 应怎样分析处理实验记录的信息,才能验证你的结论? (6)在玻璃的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