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史记》的写人艺术.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4557388 上传时间:2024-02-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史记》的写人艺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史记》的写人艺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论《史记》的写人艺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论《史记》的写人艺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史记》的写人艺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史记》的写人艺术.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论史记的写人艺术 史记是中国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一本历史著作。史记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描写了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的的历史。这其中涌现了许许多多的历史人物,在司马迁的笔下他们栩栩如生,性格鲜明,反映了社会各阶层的爱憎程度。鲁迅先生对之评价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具有史学和文学双重价值,尤其是其在写人艺术上的成就价值,主要体现在了以下几点:第一,通过许多精彩场面,把人物推到矛盾顶端,使人物展现各自形象,突出其主要的思想性格。例如,在项羽本纪中,作者为突出项羽的叱咤风云、英气盖世

2、的霸王气质,着力描写了巨鹿之战、鸿门宴和垓下之围等事件。写项羽最后失败自杀,竟用了一二千字,作为历史记载,可以说毫无必要;作为文学作品,却有一种淋漓酣畅的效果。项羽在可以逃脱的机会中,因无颜见江东父老,拔剑向颈。如在李将军列传中,作者在李广的多次战斗中,选取四个典型战例塑照出一个有传奇色彩的英雄,而在“李广自杀”一节则带有些许的悲剧意味。第二,司马迁首创“互见法”,来深刻表现人物性格。“互见法”,是指在本人的传记中表现这个人去主要经验和性格特征,以突出其主要特点,而其他的一些事件和性格特点则置入别人的传记中去描述。在高祖本纪中主要描写了刘邦带有神奇色彩的历程,以及他的雄才大略,知人善人,对他的

3、许多弱点并没有提及,就像如想全面了刘邦还应参照陈丞相世家、淮阴侯列传和鲸布列传等篇的补充描写,这些篇目中还加入了刘邦如何猜忌功臣,以及使阴谋诡计诛杀功臣的残忍手段。第三,通过许多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史记人物传记中对人物的描写,固然主要是描写他们的重大社会活动,是靠着对重大历史事件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的,但史记中也描写了一些似乎离主要事件较远的琐事,有些看似闲笔,但却在展示着人物思想性格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小事”的描写,有助于使人物形象丰满,个性更鲜明。有些“琐事”还往往使人见微知著,预示着人物日后发展,如 留侯世家写张良为圯上老人进履;李斯列传开头写李斯观厕鼠之别而叹; 陈丞相世

4、家 写陈平为里中社分社肉甚均;张汤传写张汤劾鼠掠治如老狱吏;淮阴侯列传写韩信得食于漂母及甘受胯下之辱,等等。这些细节实无关史事之大体,然而却富于代表性,具有典型意义,它们常准确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好尚、志趣、抱负,由此勾勒出人物性格的基调,或由此透露出人物性格的逻辑走向。章学诚说:“陈平佐汉,志见社肉;李斯亡秦,兆端厕鼠。推微知著,固相士之玄机;搜间传神,亦文家之妙用也。”这一点,的确见出司马迁巧运之匠心。第四,能够用符合人物身份的语言来突出人物性格。史记在许多地方都力求口语化,简练生动。在人物对话方面,感情丰富。如刘邦和项羽都见过秦始皇巡游的威仪,各说了一句不甘于自己地位的表白。刘邦说:“嗟

5、乎!大丈夫当如是也!”多有羡慕却得委婉曲折,垂涎于至尊之位的心思也揭示无遗。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也!”则更多仇恨与野心,显示出他的雄心勃勃,又看出他的无所顾忌、心口如一的坦率性格;可以看出他们当时不同的处境。在张丞相列传中以“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将周昌口吃的样子写得惟妙惟肖。刘韩安国下狱为狱卒所辱,他以“死灰岂不复然”威胁狱卒,狱卒大言不惭地说:“然即溺(尿)之!”活现出小人物在可以欺凌大人物时不顾一切的粗野和痛快。陈涉世家写陈胜称王后,旧日种田时的伙伴见了他的宫殿,惊叹说“夥颐!涉之为王沉沉者!”用了乡间的土语,表现说话人的质朴鲁莽,也是非常生动逼真的。司马迁描绘人物形象,主要是在具体的行动中,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在人物的命运变化中,在不同人物之间的对比中完成的;由于司马迁对各种人物都有深刻的观察,对人的天性及其在不同环境、地位上的变化有深刻的体验,这些人物形象才能如此活跃而富有生气地浮现在我们面前。 THANKS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可编辑修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