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庭教育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4547815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家庭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谈家庭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家庭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家庭教育(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家庭教育 大家都知道,对一个孩子的教育影响,全面地看是由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构成的,教育效果往往是三方面合力的结果。如果三方面教育协调一致,它们的合力就大,效果就更好;如果三方面教育不一致,就会产生分力,教育影响就被消弱,甚至抵消。而实际上,在这三方面教育中,学校教育难免有由于人多而顾此失彼的现象,社会教育又不以家庭和学校的意志而转移。俗话说:“知子莫假设父,“知女莫假设女,父母最了解自己的孩子,最能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所以对一个孩子最为至关重要的教育莫过于家庭。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首要条件,也是学校教育的根底,父母理所当然充当着教育孩子的角

2、色,因此,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那如何让孩子受到正确的家庭教育呢?在这里,我就自己的一些看法浅谈一下。一、不要过分爱护。过分爱护就是父母什么都代劳了,其实质是溺爱。过分爱护培养出的孩子是懦弱、依赖与无能。在每个家庭里,孩子都是长辈的掌上明珠,想要什么就买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遇到什么挫折,父母都会义不容辞地帮一把。假如我们相反去做,即当孩子求助于自己时,不要急于帮忙孩子解决。给孩子一次独立思考的时机,激励他积极动脑筋,想方法,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这样,当他用自己的智慧成功地解决问题时,他便会从中享受到一种成功的高兴。如果我们

3、总是不给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时机,在孩子一次一次的求助面前,越蛆代疱,久而久之,也就培养了孩子严重的依赖性,会显得孩子懦弱、无能。当我们抱怨孩子的独立性太差,依赖性太强时,请抠心自问,这是谁之过呢二、不要过分干预。家长总是限制孩子的言行,孩子要按父母的意愿去活动,使孩子不足思维的批判性,做事没注意,人云亦云。限制孩子的言行,孩子很少有发散性思维,影响力发明力的塑造。然而不少家长并未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对于孩子的“主观或横眉冷对,或粗犷干预斥之为“不听话,强迫孩子改过其“路线和行为,结果只会令孩子感到厌烦、恼火,觉得父母不理解他们,遂容易产生出逆反心里,使多少有“发明性和主观的火花掐灭在苗头之中。爱

4、护好孩子的想象力并予以激励,是发挥孩子发明力的根底。“发明力是人类珍贵的根本素质之一。而其植根的根底往往就在儿童时代的有“主见上。因此,对待有主见的孩子,要尽量减少指使、限制的做法,应更多的采用平等、劝导办法,提别是对那些心理好奇,有冒险精神,有坚持性,不怕困难,自信、自立,不喜欢受人约束的儿童,更要善于因利势导,将这一具有发明性人格的倾向导入健康开展的轨道。但这并不是主张对孩子事事顺从,如果按他的办法干下去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如果后果不严重,就不妨让他试一试,无论事成功还是失败,孩子都有益。因此,保护和蔼待有主见的孩子,支持他们的探索活动,赞赏他们发明成绩,在正确引导中爱护儿童的发明萌芽。三、

5、不用严厉惩办。家长教育孩子态度生硬,不足感情,言语粗鲁,办法简单,强迫子女接受自己的看法与认识,孩子压而不服,常讽刺责备,甚至打骂孩子,损伤孩子的自尊心。这种教育方式使孩子的性格压抑,心理自卑,同时也可能使孩子像父母一样粗鲁、冷酷,没有教养。孩子由于年龄小,思想不成熟。情绪不稳定,注意时效短,难免会犯下这样那样的错误,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家长应认真了解孩子犯错误的原因,对症下药,因势利导,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唤起孩子个体内部的自我强化和惩办机制,使孩子认清所犯错误的危害,切忌用简单粗犷的方式对孩子采取严厉惩办。有位教育家说过一句话“有时宽容所引起的道德震动要比惩办更强烈,即使万

6、不得已对顽固不化的孩子进行惩办,也要尊重其人格,重视其意愿需要,情感和价值观。四、和煦理解民主。可分为下列几种类型:家长对孩子在学习上要求不怎么多,但在做人上要求孩子做一个正直的人;不要求孩子考多少分,不施加压力,只要尽力即可;为孩子发明好的学习环境,为此有的家长不看电视甚少说话;从小到大,都没有挨过父母打骂。这一类型的孩子就像温室里的花儿,经受不了风吹雨打,一遇到挫折,就丢失斗志,心灰意懒,孰能想到,这都是家庭“和煦理解的结果。人的一生历经千重万难,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而此时就必须靠个人意志打消困难。意志刚强的人,其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强。所以时不时要给孩子接受“挫折教育,这才能让他变得刚强、自信、自立。我们应该教育激励孩子德智体美劳动各方面开展,才能为将来报效祖国打好根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