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4529087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谈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谈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人对他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使他不知不觉地心向神往,表现出注意的倾向。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兴趣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础。所以,低年级数学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年龄特点,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数学教师必须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下面就兴趣的培养和激发来谈谈我近几年在教学中的体会。 一、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的教学内容较抽象、枯燥、无味,它没有形象生动的语言及

2、生动的故事情节,不易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生认数和记数时,我采用具体形象的事物和一些有趣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为了让学生记住数字的字形,我教学生背诵顺口溜:“象粉笔,象鸭子,象耳朵,象小旗,象钩子,象口哨,象银锄,象葫芦,象蝌蚪。”以此来帮助学生记住字形。通过这样的教学,赋予数学内容以一定的感情色彩,将数学的知识渗透到童话的故事中去,从而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直观教具、操作学具来激发学习兴趣。 低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可是他们好动、好奇心强,对新奇动人的事物比较敏感。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直观教具、操作学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

3、多(少)几的应用题”时,让学生先摆个三角形,然后在下面摆个圆形,并向学生说明摆的时候要从左边起,把圆形和三角形一个对着一个地摆。教师问:“哪一行摆得多?看看第一行里的三角形哪一部分和圆同样多?请你们用手指画一画,同桌互相检查一下,看看画得对不对?再画出三角形比圆多的部分。”接着问:“同样多的有几个?三角形比圆多几个?”再启发学生想,三角形比圆多,三角形可以看成是哪部分组成的?多的部分是几个三角形?从而使学生直观地看出三角形多,圆少,三角形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和圆同样多的部分,一部分是比圆多的部分,从而体会到多的数能分成两部分,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三、让插图发挥功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图

4、文并茂是苏教版教材的一个明显特点。打开课本,映入眼帘的是色彩鲜艳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故事,深受欢迎的卡通这不仅丰富了课本内容,还给枯燥的数学融入了生活气息,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借用插图,激发学习兴趣 。如,一年级(上册)教材开篇安排的“数一数”教学,提供了一幅儿童游乐场的画面,景物很多,有滑滑梯、飞机转盘、木马、彩色气球这些都是儿童熟知和喜欢的。以这样的方式呈现数学知识,更能激发这些刚入学的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再如,一年级(下册)“快乐的队日活动”就是以一幅生动的场景图呈现出小朋友们队日活动的情况。这幅场景图一出现,就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图中队日活动的内容丰富、有趣,学生虽不能亲临

5、现场,但也能感受其中热烈的气氛,一下子兴趣高涨。 以上所举的例子,在教材中比比皆是。教材插图所承载的内容涉及学生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最有意思的是课本中的教师形象也不是以前那种板着脸儿,架着眼镜的男教师或女教师,取而代之的是歪着身子的“茄子”与笑眯眯的“白菜”,增添了许多亲和力。学生的形象就更有特色了,有抱着脑袋想问题的“红萝卜”,大声嚷嚷的“小辣椒”,带着惊讶眼神的“番茄”以及带着眼镜总能对问题有创意的“蘑菇”。数学再也不是以前那种处在高高殿堂的神秘之物,正因为教材插图生动有趣,才使学生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与美的享受,学生才会更乐于认真地学习。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学习是学生

6、自己的内部活动,活动又是认识发展的基础。在教学中我们要遵循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运用恰当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新旧知识的联系与不同。教师要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学生跳起来摘苹果,凡是学生能探索出来的,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发现的,决不暗示;要尽量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愉快。 1 增加游戏竞赛类活动 对于低年级儿童而言,通过游戏、表演或竞赛等形式来揭示应用题条件和条件、条件和问题的关系,来发展学生的思维,效果很好。 在教学中,把抽象的数学形象化,枯燥的数学趣味化,用知识的魅力吸引儿童,用教学的艺术感染学生,使学生爱学数学,会学数学,如在教

7、“10以内连加”时,出示三组口算题: 23 21 34 51 34 72 这三组题中有个小秘密,看谁能最先发现这个小秘密?谁最先发现谁就是最聪明的孩子。因为孩子们个个争强好胜,都想知道每组题的秘密,做聪明的孩子,所以个个积极观察思考,争抢发言,课堂气氛特别活跃,最后探索出“上一题的得数和是下一题的一个加数的秘密。”这样由习旧引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然后引出连加的新课,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2 适时插入动手类活动 动手做一做是儿童心理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启迪学生思维的良好手段,教学中尽可能地多为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动口、动手、动脑,让他们在数一数、想一想、画一画、摆

8、一摆、拼一拼、表演表演中对数学产生兴趣,完成由具体形象思维达到抽象思维的过程。又例如:在学习认识图形时,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些积木,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翅膀搭成各种图形。也就是让学生在玩中学,培养了学习兴趣,高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抓准知识连接点是复旧引新的捷径,如在教“0”的认识时,教师举起数字卡片,请学生根据卡片在桌子上用学具摆,兴趣很浓,在桌子上摆出各种各样的学具(有几何图形、水果卡片、动物卡片)然后变一下,教师在圆圈里一样东西也不放,学生们呆住了,这时他们心里自然会想:举几的数字卡片呢?由此引出“0”的认识。这样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久而久之,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五、充分运用现

9、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有效提高学生兴趣。 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也与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机地融为一体。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以其色彩绚丽、直观形象的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一些抽象的的内容变得容易理解和掌握。多媒体课件具备独有的特点,集声、色、光、图为一体,以其特有的方式使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受到刺激,促进情感思维信息在传递与反馈方面形成快速交互,从而激发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的迅速萌发,促进学生全面、均衡的、主动的发展。如在学习退位减法中学生可通过形象地演示,来了解不够减时问前一位借1的方法,使内容深入浅出,浅显易懂。另外,部分教学内容较难用语言来表达清楚,学生往往会听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而

10、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则很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教学内容。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不同点时,通过课件演示使学生形象的感知六个面之间的面积关系。学生看课件演示就像在看电影看动画片,兴趣较浓,在不知不觉中就通过形象的演示掌握了课堂难点。 六、精选作业,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 如今社会上的各类数学参考书不少,将学生扔入“题海”中无疑是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扼杀。我认为在课堂上培养起来的数学学习兴趣应该在课后得到延续,此时精选一些典型习题来让学生完成,既巩固了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我觉得书面作业只要控制在1520分钟就可以了,而大部分的时间应让学生发现身边的数学现象和数学问题上。如,在

11、教学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后,完全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寻找身边的长方体和正方体。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较好的学生甚至还可以要求他们在父母的帮助下自己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这样更好为将来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又如,在学习了钟面的认识后,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回家自己动手做一个钟面,这样既巩固了课堂知识,又促使学生自己去了解其余的一些知识点。 总之,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数学是一门深奥难懂,却又充满了无穷奥秘的学科。如何使学生真正对数学产生学习的兴趣,关键在于低年级时期的培养。因此,作为一名低年级数学老师,要从整堂课的每一个环节出发,全方位的调动学生的感官,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真正对数学产生兴趣,从课后的练习中再次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真正达到主动探索数学的奥秘、感受数学的奥秘、体验解答数学习题过程中创造与挖掘不同的解题思路给自己带来的成功的喜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