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分离过程[1].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4424958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分离过程[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化工分离过程[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化工分离过程[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化工分离过程[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化工分离过程[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工分离过程[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分离过程[1].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模拟考试试题 (1)卷 一、填空(每空2分,共20分)1、 气液传质分离过程的热力学基础是( )。如果所有相中的温度压力相等、每一组分的逸度也相等,则此时达到了 。2、 精馏塔计算中每块板温度变化是由于 改变,每块板上的温度利用 确定。3、 多组分精馏根据指定设计变量不同可分为 型计算和 型计算。4、 只在塔顶或塔釜出现的组分为 。5、 超滤是以 为推动力,按( )选择分离溶液中所含的微粒和大分子的膜分离操作。6、 吸收操作在传质过程上的主要特征是 二、推导分析(20分)1. 由物料衡算,相平衡关系式推导图1单级分离基本关系式。 式中: Ki相平衡常数;气相分率(气体量/进料量)。 2. 一烃

2、类混合物送入精馏装置进行分离,进料组成和相对挥发度a值如下,现有A、B两种方案可供选择(见下图),你认为哪种方案合理?为什么?异丁烷 正丁烷 戊烷 异丁烷 正丁烷 戊烷摩尔%25 30 45 相对挥发度:1.24 1.00 0.34三、简答(每题5分,共25分)1. 在萃取精馏中,萃取剂在何处加入?为何?2. 从热力学角度和工艺角度简述萃取精馏中萃取剂选择原则? 3. 在吸收过程中,塔中每级汽、液流量为什么不能视为恒摩尔流?4. 试分析吸附质被吸附剂吸附一脱附的机理?5. 精馏过程全回流操作的特点?四、计算(1、2题10分,3题15分,共35分)1. 将含苯0.6(mol分数)的苯(1)甲苯(

3、2)混合物在101.3kPa下绝热闪蒸,若闪蒸温度为94,用计算结果说明该温度能否满足闪蒸要求? 已知:94时 P10=152.56kPa P20=61.59kPa 2. 已知某乙烷塔,塔操作压力为28.8标准大气压,塔顶采用全凝器,并经分析得塔顶产品组成为:组 分 甲烷. 乙烷. 丙烷. 异丁烷. 总合组成xiD 1.48 88 10.16 0.36 100%(摩尔)相平衡常数: 5.4 1.2 0.37 0.18 (20) 5.6 1.24 0.38 0.19 (22)试计算塔顶温度。3. 气体混合物含乙烷0.50、丙烷0.4、丁烷0.1(均为摩尔分数),用不挥发的烃类进行吸收,已知吸收后

4、丙烷的吸收率为81%,取丙烷在全塔的平均吸收因子A=1.26,求所需理论板数;若其它条件不变,提高平均液汽比到原来的2倍,此时丙烷的吸收率可达到多少。(注:)模拟考试试题 (2)卷 一、填空(每空2分,共20分)1. 传质分离过程分为 两大类。2. 一个多组分系统达到相平衡的条件是所有相中的 。3. 在变量分析中,固定设计变量通常指 。4. 某二元系常压下汽液平衡数据在yx图中摘录如下:x1=0.25时,y1=0.35;x1=0.8时,y1=0.62,该系统一定形成共沸物,这是因为 。5. 三对角线矩阵法用于多组分多级分离过程严格计算时,以方程解离法为基础,将MESH 方程按类型分为三组,即

5、、 、和 。6. 精镏和吸收操作在传质过程上的主要差别是 。7. 在ABC三组分精馏中,有 个分离方案。8. 超滤是以压力差为推动力,按 选择分离溶液中所含的微粒和大分子的膜分离操作。二、分析(20分)1对再沸器(图1)进行变量分析,得出:,回答对可调设计变量如何指定。 2.溶液中1,2组分形成均相共沸物,分析共沸时活度系数与饱和蒸汽压之间的关系可用式:表示。三、简答(每题5分,共20分)1. 常压下分离苯、甲苯、二甲苯混合物,用活度系数法计算该物系相平衡常数K的简化形式是什么方程?并说明理由。(提示:)2. 在萃取精馏中,由相对挥发度表达式分析,为什么在加入萃取剂后会提高原溶液的相对挥发度?

6、3. 精馏过程的热力学不可逆性主要由哪些原因引起?4. 在固定床吸附过程中,什么是透过曲线?在什么情况下,吸附剂失去吸附能力需再生?四、计算(1、2题15分,3题10分,共40分)1. 已知某精镏塔进料组成和操作条件下的平均相对挥发度如下:组分ABCD摩尔分率0.060.170.320.451.002.581.991.000.84已知塔顶B的回收率为95,塔釜C的浓度为0.9,按清晰分割法物料衡算;不对非关键组分校核,计算最少理论板数。2. 用水萃取精馏醋酸甲酯(1)与甲醇(2)二组分溶液,若XS=0.8,馏出液量为100kmol/h,且馏出液中不含水,回流比取1.1,溶剂看成不挥发组分,计算

7、水的加入量。3. 某气体混合物含甲烷95,正丁烷5,现采用不挥发的烃油进行吸收,油气比为11,进塔温度均为37,吸收塔压力为304kPa, 今要从气体中吸收80的丁烷,求所需理论板数。已知该条件下:模拟考试试题 (3)卷一、 填空(20分)1 分离过程是( )的逆过程,因此需加入( )来达到分离目的。2 精馏有( )个关键组分,这是由于( )的缘故。3 吸收过程在塔顶的限度为( ),由此规定了吸收剂中( )。4 吸收的相平衡表达式为( ),在( )操作下有利于吸收。5 精馏塔计算中每块板由于( )改变而引起的温度变化,可用( )确定。6 设计变量分为可调设计变量和( ),装置的设计变量与各单元

8、设计变量的关系为( )。7 在塔顶和塔釜同时出现的组分为( )。8 吸收过程主要在吸收塔的( )完成的。9 对多组分物系的分离,应将( )或( )的组分放在最后进行分离。10 在塔顶和塔釜同时出现的组分为( )。11 萃取精馏塔在萃取剂加入口以上需设( )。12在超临界状态下流体具有( )的特点13膜分离是用天然或人工合成膜,以( )作推动力,对混合物进行分离、提纯和富集的方法二、选择题(6分)1 在一定温度和组成下,A、B混合物的总蒸汽压为P,若,则该溶液(1) 形成最低恒沸物, (2)形成最高恒沸物, (3)不形成恒沸物2分离最小功是指下面的过程中所消耗的功(1) 实际过程, (2)可逆过

9、程, (3)完全可逆过程3 流量加和法在求得后,由什么方程求(1) 热量平衡, (2)相平衡方程, (3)归一方程4当萃取塔塔顶产品不合格时,可采用下列方法来调节(1)加大回流比, (2)加大萃取剂用量, (3)增加进料量。5最高恒沸物,压力增加使恒沸组成中汽化潜热小的组分(1)增加, (2)不变, (3)减小6从塔釜往上逐板计算时,若由精馏段操作线方程计算的比由提馏段操作线方程计算的更大,则加料板为(1) j板, (2)j+1板, (3)j+2板三、简答题(20分)1、萃取精馏的实质是什么?如何提高其选择性。2、什么是恒沸精馏,如何用三角相图求解恒沸剂用量。3、叙述用简捷法作萃取精馏过程理论

10、板数的步骤。4、精馏过程的不可逆性表现在那些方面,节省精馏过程能耗有哪些措施。5、松弛法的开发思维是什么?具有何种物理意义,写出其基本方程。四、开发精馏过程的新算法需对哪几点做出选择和安排,以三对角矩阵法为例说明之,并写出MESH方程,指出该法的缺陷与改进。(10分)五、逐板计算法的计算起点如何选取,叙述从塔釜向上逐板计算的步骤。(6分)六、非清晰分割的基本思想是什么?怎样做物料的预分布?(6分)七、某汽相混合物的组成及平衡常数如下:组分ABC组成(摩尔分数)0.20.350.45Ki(T,;P,atm)0.02T/P0.15T/P0.01T/P1)求P=2大气压时,混合物的露点温度,误差判据

11、可取0.001。2)上述混合物若温度为50,试分析是否有液相存在。(12分)八、拟进行吸收的某厂裂解气的组成在吸收塔内操作压为1Mpa操作温度为308K下的相平衡常数如下: 组分 甲烷 乙烷 丙烷 异丁烷 26.5 6.5 4.5 12.5 19 3.6 1.2 0.53(1) 计算操作液气比为最小液气比的1.15倍时异丁烷组分被吸收90%时所需的理论板数.(2) 各组分的吸收率。(3) 设计上述吸收操作流程。(12分)九、试求将下列溶液在等温、等压下分离成纯组分所需的最小分离功:(1)含苯44%的苯-甲苯溶液;(2)含苯5%的苯-甲苯溶液;假设溶液为理想溶液,环境温度为20。(8分)模拟考试

12、试题 (4)卷一、简答题(25分)1、简述绝热闪蒸过程的特点。2、叙述用简捷法作普通精馏过程理论板数的步骤3、简述萃取塔操作要注意的事项。4、吸收的有利条件是什么?试分板吸收因子对吸收过程的影响5、采用简单塔完全分离含C个组分的物料为C个产品,需几个塔?如何安排这些塔的序列?二、简述加盐萃取精馏是如何开发出来的(10分)三、已知第一脱甲烷塔的进料组成及操作条件下各组分的相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要求甲烷的蒸出率为98%,乙烯的回收率为96%,试按清晰分割计算馏出液和釜液的组成。序 号1234567组 分H2CH4C2H4C2H6C3H6C3H8C4xiF/摩尔%33.85.833.225.70.500.200.70Ki/1.70.280.180.0330.0220.004(11分)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