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技术的概念及特征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4410396 上传时间:2023-09-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概述技术的概念及特征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概述技术的概念及特征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概述技术的概念及特征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概述技术的概念及特征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概述技术的概念及特征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概述技术的概念及特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概述技术的概念及特征(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要:技术涵盖了人类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性事物, 是生存和生产工具、 设施、 装备、语言、数字数据、信息记录等的总和!它是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 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 不论何种文化, 技术都是异曲同 工的词汇。它可以指物质,如机器、硬件或者器皿, 但它也可以包含更广的架构, 如系统、组织方法和技巧。它是知识进化的主体,由社会形塑或形塑社会。关键词 :技术本质;技术特征 ;技术发展;技术来源一、技术的基本概念1、技术的来源 自从人类社会的发端开始,技术就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一刻也没有离开过! 只不过是每个人是否明确清晰地感觉到和识别出来而已! 比如古老的保留火种的 技术就

2、是把雷电击中的枯树或者自燃起火的火种一直燃烧在岩洞洞穴中。 直到火 燧氏发明了钻木取火,才得以使人类的生活方式得以大大地改善!大致地,可以分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机引发蒸汽机 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直到 21 世纪的信息时代。技术的原意是技艺、手艺。1615 年,英国的巴克爵士创造了“ Technology ”一词,表示技术原理和过 程。18世纪末,法国科学家狄德罗( Denis Diderot,1713-1784 )给技术下了一 个定义,他指出:“技术是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该定义包括五个方面的含义:a技术是“有目的”的;b.技术的实现是 通过“

3、社会协作”完成的;c 指明技术的首要表现是生产“工具”、是设备、 是硬件;d指出技术的另一重要表现形式一一“规则”,即生产使用的工艺、 方法、制度等知识,是软件;e 技术是成套的知识系统。2、技术的定义 技术是解决生产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各种物质手段和经验、技能、知识、 方法等要素构成的有机系统。二、技术的特征1、技术的“中介”性 技术的根本任务是解决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做什么”和“怎 么做”的问题。2、技术具有自然属性 技术的自然属性是指任何技术都必须符合自然规律。任何时代的技术,都 是对自然规律的自觉或不自觉的应用。3、技术具有社会属性 技术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技术的社

4、会属性是指任何技术都 是人们为了社会需要,按人的目的而创造发明的。三、技术发展人类改变或控制其周围环境的手段或活动, 是人类活动的一个专门领域。 中 国在发展技术方面有悠久的历史。 史记货殖传中就出现了“技术“一词 , 意为 “技艺方术”。直到宋朝之前 , 中国的技术水平曾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 英文中的 技术一词 technology 由希腊文 techne (工艺、技能)和 logos (词,讲话)构 成,意为对工艺、技能的论述。 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英文中是 17世纪,当时仅指各 种应用工艺。到 20 世纪初,技术的含义逐渐扩大,涉及工具、机器及其使用方 法,直到 20 世纪后半期,技术的定义

5、才取目前的内容。从人类的早期起,技术就和宇宙、自然、社会一起,构成人类生活的四个环 境因素。几千年来,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社会的面貌。但是,直到 19 世纪技 术才开始了它的飞速发展。 在古代, 技术和科学是分开的。 科学知识专属于贵族 哲学家,技术则由工匠掌握。中世纪后,商业快速发展,社会的经济交换活跃, 促使科学和技术互相接近。到 19 世纪,技术逐渐以科学作为基础,进入新的发 展时期。在技术的发展史上, 爱迪生的巨大贡献是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研究实验 室,使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推动了二者的发展。1879年 10月 21 日爱迪生所作的电照明实验,可以看作现代技术研究诞生 的标志。 20世纪

6、中期以来 ,技术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从 1939年 1月发现铀核 裂变到 1945年 7 月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 仅有六年半时间。电子计算机出现以后引 起人类社会生活各领域的变化则更为深刻。 这些技术上的突破所引起的生产力飞 跃可以称为技术革命。 技术的进步促进了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 会的进步。但是,技术进步也带来某些不良的影响,如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这一点正越来越引起全人类的关注。自从人类社会的发端开始,技术就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一刻也没有离开过! 只不过是每个人是否明确清晰地感觉到和识别出来而已! 比如古老的保留火种的 技术就是把雷电击中的枯树或者自燃起火的火种一直燃烧在岩洞

7、洞穴中。 直到火 燧氏发明了钻木取火,才得以是人类的生活方式得以大大地改善!大致地,可以分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机引发蒸汽机时 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直到 21 世纪的信息时代。同时,技术必须借助载体 才可以流传和延续传递交流!技术的载体分别由能工巧匠、技师、工程师、制造 大师、发明大师、科学家、管理大师、信息大师等为代表的高科技高技能人群, 图纸、档案、各类多媒体存储记忆元器件、电脑芯片、电脑硬盘等,古代的甲骨 文、竹简、印刷术都是技术进程的标志性载体!现代技术已经演绎成为复杂的全方位的多种学科技术工程! 由于对于技术的 内涵和外延的信息化认识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同观点,

8、所以,技术、技能、技巧、 技艺、技法等看似类似的词汇,却是属于工程作业的不同的环节和细节。四、技术的三次革命1、第一次技术革命近代以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技术革命开始于 18 世纪中叶,它与英国的产 业革命同时发生,以牛顿建立的经典力学体系为背景, 以纺织机械的革新为起点, 以瓦特(James Watt ,1736-1819)发明蒸汽机和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为标志。2、第二次技术革命19世纪70年代,具有实用价值的电动机和发电机先后问世,继而在 20世纪80 年代又实现了电力的远距离传输。它的诞生开创了人类的电气时代,使人类 社会进入了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3、第三次技术革命20世

9、纪中叶以来, 由于原子能、 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发展, 开始了第三 次技术革命,也就是现代技术革命。第三次技术革命与前两次技术革命相比,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 技术科学化。技术群体化。技术智能化 .五、现代技术的三大体系1、物质变化技术 物质变化包括物质的组分变化、物态和物性变化、外形和色泽变化。 物质变化技术主要包括各种材料的设计、制备和加工。就材料的大类来分有: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复合 材料、结构材料(按不同的力学性能) 和功能材料(光、电、磁、热、声等性能) 、 块状材料、薄膜材料、粉末材料和纤维材料等。在 20 世纪,材料技术表现出一些基本特征 对材料的选择已从低

10、分子走向高分子; 对材料的制备已从合成走向组合合成; 对材料的加工已从微米走向纳米;主要朝着高功能化、超高性能化、复杂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2、能量转换技术 能量转换包括诸多能量形式的转换,如电池是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光 电池是光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蒸汽机是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装置, 发电机是机 械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 电动机是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装置, 电炉是电能转换为 热能的装置等。在 20 世纪,能量转换技术有更多更新的发展,如喷气推进技术、核能技术、 光电技术和多种能量转换技术。3、信息控制技术 信息的本质是控制。信息技术就是形成信息控制系统,对信息过程(产生、采集、存储、交换、处理等

11、)能动地加以利用电磁相互作用是信息技术的主要能量载体;核酸分子是生物信息的载体,如 对遗传信息的携带与传递。六、技术的要素1、抽象性 抽象性描述了技术的本质。技术是总结出来的一种方法,是一种抽象理论 论述而不是具体的活动过程或工具实物。 技术作为一种抽象, 源于实践活动又高 于实践活动。 技术是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而不断深化的。 在一项生产活动中, 一 种技术的应用只会考虑环境中的一个或几个特定变量,而其他环境变量被忽略 了,这是必然的, 这些被忽略的环境因素也可以影响技术发挥作用, 随着生产的 重复进行, 之前被忽略的环境因素的影响会不断的被认识, 人们对技术的认识是 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技术

12、抽象性决定了技术(写在书上的或是从经验中总结的)在用来指导实 践时总是不充分的, 这就要求我们在应用技术时必须有意识的把技术和实际联系 起来,并注意到任何总结出来的技术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有待我们进一步完善。同时,由于技术的抽象性觉决定了技术可以作为知识以信息的形式进行传 播,技术的学习者获得技术并不会导致技术传授者技术的损失。2、目的性 目的性使技术区别于科学和知识。技术之所以不同于科学和知识就在于技 术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的“人”的行动方法。技术是有目的,是以人为本的,技 术的价值也正在于此。没有目的, 技术就不成为技术了。 比如在地上挖一条沟, 如果不告诉我们为 什么要挖这条沟, 单单是挖沟

13、这个行为就没有技术的意义。 如果挖这条沟是为了 修水渠灌溉,或是准备引水当护城河,或是排水设施,或是为了种地,种树,埋 东西,挖东西,总之,必须有目的,一种行为方法才会带有技术意义。技术的目的性要求我们在应用技术时要认识到,我们应用一种技术除了造 成我们想要的结果还会有一些我们不在意的结果, 而这些结果产生的影响可能对 我们有间接的意义。 相同或相似的技术方法可以用来实现不同的目的, 这提示我 们技术的可迁移性 (借鉴性?),灌溉时总结的技术方法很可能在排水时也有用, 我们在解决特定问题时可以到其他活动的技术方法中寻求灵感。3、环境性 技术起作用是有特定环境要求的。技术从实践的客观环境中总结得

14、来,任 何一项技术都明示或者默示的要求特定的环境作为基础。技术是一种主观产物, 而技术的环境性源于实践的客观性。技术的环境性要求我们在引进技术时认真考察目标环境是否适合这项技术 的应用,特别是不要忽略了技术应用的默示环境要求。七、技术的本质 观其本质,技术的存在取决于人们的需要,并满足其需要。早期人类创造 及使用技术是为了解决其基本需求。 而现在的技术则是为了满足人们更广泛的需 求和欲望,并需要一巨大的社会结构来支撑它。 在今日,此一现象的一重 要例子为电话。 当电话在发展的过程中, 社会变得有想要更可携设备的欲望。 最 后,此一欲望产生了对新产品的需求,导致了手机的发明。现在,几乎每个人都 可以随时通话, 不论其身在何处。 此一发明改变了人们之间的关系: 有些人现今 被负更多说明义务及更被依赖, 且更少理由不保持联系。 技术的复杂性创造了一 个技术与社会间的相互影响。参考文献1. 姜井水著 . 科学技术体系学 .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2.42. 周光召主编 . 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 . 北京:群众出版社, 20013. 刘金寿.现代科学技术概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