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县区十五中医药事业发展工作总结.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4409160 上传时间:2023-12-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县区十五中医药事业发展工作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3年县区十五中医药事业发展工作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3年县区十五中医药事业发展工作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3年县区十五中医药事业发展工作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3年县区十五中医药事业发展工作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县区十五中医药事业发展工作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县区十五中医药事业发展工作总结.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县区“十五中医药事业开展工作总结 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和?XX省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中医药工作意见?,把开展农村中医药工作列入全县卫生工作的重点内容来抓,“十五期间,中医药事业在各级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重视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和较大的进步,现简单总结如下: 第一局部 中医药事业开展根本情况 一、中医药资源配置 按照省、市关于农村卫生工作的总体部署,联系我县的工作实际,制定了?XX县区卫生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中医药工作的意见?,以农村为重点,积极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加强县级中医院建设,强化人才培养和科技进步,推广应用适宜的技术,提高中医药人

2、员和乡村医生中医药医疗保健效劳水平,不断满足广阔农村群众对中医药的医疗保健需求,切实为农民提供“简、便、验、廉的医疗效劳。我县着力建立健全以县中医院为龙头,其它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中医科为枢纽,乡村卫生所中医药人员为根底的农村中医药效劳网络。并县突出了中医特色,即以专科病建设为重点,注重引进中医、中西医结合的新技术、新成果,拓展效劳领域,扩大效劳功能,进一步加强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室的技术指导,承当乡村卫生机构的转诊、会诊,解决农民危重、疑难病症的诊治。全县中医病床数200余张,中医人员共有133人,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 1人员84人,具有中专学历的人员44人,无专业学历人员28人。 二、中医医

3、疗体制改革 中医系我国的传统医学,由于开展缓慢,投入缺乏,效益差等诸多因素,长期制约着中医事业的开展,为开拓创新,寻求中医事业开展的新路子,2001年初,县中医院在生存面临严峻的挑战时,经慎重考虑,决定打破“大锅饭,本着“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那么,实行“科室本钱核算,材料控制,绩效工资,量控制,效益奖励的医院管理模式,制定并经院职代会表决通过了?XX县区中医院改革方案?,几年的实践证明,改革方案的实施,保证了医院在“优质、高效、低耗的生存开展道路上,剧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生存和开展的空间,保证中医药事业的正常开展,为惠安人民的医疗卫生事业作出了一定的奉献 三、中医药应急救治能力建设 医院重视内

4、涵建设,在各科室协调开展的同时,注重急诊急救能力的提高,几年来,有意识选派医务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和培训急诊急救知识,提高了医务人员的急救应急能力,挽救了不少生命垂危的病人。在医院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举债改造急诊科,创造了一个环境优美,就医方便的急诊急救场所,并添置了一大批急救设备和急救药品,保证了急救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中医药科研工作 我县一贯重视中医药科研工作,鼓励医务人员总结临床经验,撰写学术论文。五年来,共有三个科研课题获奖,其中?乌梅汤变量辨证治疗滴虫性肠炎96例疗效观察?获XX县区20012年科技进步二等奖,?食管三腔内置i131治疗中晚期食道癌应用研究?、?三维多方位牵引治

5、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获XX县区2001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共发表论文78篇,其中国家级刊物8篇,省级刊物256篇,另有12篇论文参加省市学术会议交流。 五、中医药人才培养 注重在职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中医药人员每年接受教育时间不少于25学分;90%人员通过专业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14人通过学术气氛浓厚。“十五期间,共派出医务人员30余人次到省、市级以上医院进修,大大提高了业务技术水平,进一步满足了群众的就医需求。 六、农村中医药工作 我县注重做好农村中医药工作,全县共15个乡镇卫生院,共设置中医科室2023个、中医人员47人,均设置了中药房、中药库,开展了中医内科、儿科、中医妇科、中医骨伤、庤疮

6、、针炙等中医医疗效劳。县中医院除不定时组织医务人员下乡义诊、送医送药外,还开设扶贫病床,凡我县及XX县区群众贫困户住我院治疗,持村委会证明,病床费减半,特困户持镇级或县民政局证明,病床费全免。还接收农村医疗所乡村村医生2023多人次来院进修学习中医药知识,极大地促进了农村中医药技术水平的提高,大大地方便了农村广阔群众的就医。 七、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 3十五期间,先后在我县成功举办。中国泉州东南亚中医药学术研讨会、泉台中医药学术研讨会、泉州农村中医药学术交流会。 八、重大疾病防治 惠安中医院作为惠安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份,积极参预各种重大疾病的防治,获得了有关部门的肯定。同时医院以中医骨伤科作

7、为重点专科建设为契机,带动相关科室共同开展,主要包括中风康复、中医痔疮,中医肝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癌症晚期的止痛疗法等均获得患者的肯定。 九、中医药法制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 在法制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方面,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管理,认真执行?中医药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执业医师法?等法律法规,做好中医药行业标准的建设和提高,县中医院首家实行全院医药管理信息化、自动化,大大提高了医生的劳动生产率和医院的管理效率,极大地改善了病人的就医环境。 十、行业管理与行风建设 本着“团结、务实、创新、奉献的办院宗旨,充分发挥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实行院长负责制及科室目标

8、管理责任制,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全面开展。坚持一手抓医风医德教育,一手抓业务技术建设,突出中医优势,走科技兴院之路,以病人为核心,以质量为根底,设置扶贫病床,勤于下乡义诊,获得社会的一致好评。县中医院先后获得县“文明单位、“先进党支部等称号。 4第二局部中医药事业开展经验与缺乏 一、经验与体会 1、贯彻落实农村中医药工作政策必须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有关农村卫生工作的各项决定和意见,坚持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农村社会经济开展的要求,加强对农村中医药工作的领导,把它纳入各级政府和卫生部门整体规划统筹考虑,才能够很好地开展农村中医药,提

9、高农村中医药效劳水平和效劳功能。 2、加大卫生效劳网络的建设是开展农村中医药的根底。要开展农村中医药,必须建立以县中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中医科为枢纽,乡村卫生所中医药人员为根底的农村中医药效劳网络,拓展农村中医医疗效劳领域,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农村医疗中的作用,切实为农民提供“简、便、廉的医疗效劳。 3、加强农村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是开展农村中医药工作的根本。多年来,我县积极培养中医药人才,鼓励中医药人员参加各类在职教育。培养农村中医队伍,在评定职称、聘用职务、竞争上岗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将中医药内容列入乡村医生资格考试当中,从而逐步提高了乡镇中医水平。目前,没有出现一起因中医技术问题发生的医疗纠

10、纷。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农村中医药政策的制定较为滞后,为开展农村中医药事业带来了必然的难度。政策重视不够,资金缺乏,医疗设备简陋,阻碍了业务的拓展。 2、农村中医药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开展不平衡。 3、队伍建设薄弱,从事西医的队伍偏多。因为西药治疗效果中医见效快,获得的经济利益快。 第三局部加快中医药事业开展展望和建议 一、中医药事业开展面临的机遇 中医药是祖国医学文化的瑰宝,几千年来为中化民族的繁衍兴盛和人民的医疗保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奉献。开展中医药事业是党和政府一贯的方针和政策,在伟大祖国日益开展壮大的今天,中医药事业同样也会得到长足开展。 二、中医药事业开展面临的挑战面临的挑战主

11、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来自外部环境的挑战。由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突飞锰进的开展,带动了医学技术的高速开展,西医能够很快地借助先进技术加快自身的开展,在诊断设备、诊疗手段、临床用药等方面开展迅猛,已占据了整个医疗市场的主要地位,而中医由于自身的限制,远元落后于西医的开展,很快将会无容身之地。 二是来自内部的挑战,中医由于自身的劣势,无论在诊疗手段和疗效方面都无法与西医相比,严重地限制了自身的开展,因此中医西化、挂中卖西、名中实西等,都使中医药的份额越来越少,空间越来越小,何谈开展。 三、中医药事业开展需要着力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 1、政府财政应加大投入,快速输血,扶养正气,强身健体。 2、政策应倾斜,弱子需多奶、把关心和扶持中医的政策落到实处、明处。 3、资源重组,优化组合。目前有的中医院入不敷出,收不抵支,停滞不前,严惩影响政府的场誉和社会的形象,因此有必要拆并不能适应社会开展的中医院,重新改组或并入综合性医院,此举可充分利用综合性医院先进的医疗设备,丰富的医疗资源和较好的技术水平,便捷地支撑和带动中医药事业的开展,同时可防止重复投资,浪费卫生资源,让有限的卫生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并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快速开展。 XX县区卫生局 二00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内容总结1五、中医药人才培养 注重在职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2XX县区卫生局 二00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