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成果汇报材料【可编辑范本】.docx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4393210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成果汇报材料【可编辑范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小学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成果汇报材料【可编辑范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小学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成果汇报材料【可编辑范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小学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成果汇报材料【可编辑范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小学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成果汇报材料【可编辑范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学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成果汇报材料【可编辑范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成果汇报材料【可编辑范本】.docx(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小学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成果汇报材料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合格人才,是时代赋予学校教育工作的神圣使命。多年来,我们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在“文道育人、成材报国的办学思想指导下,按照“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实验型”的办学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坚持学校科研“面向教学,服务教学,提升教学”的原则,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我校落实素质教育、深化课改的先导作用,不断推动课堂质量的提升,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使我校的校本研究工作取得了快速发展,走入了市、县级优秀学校的行列。我校也先后被评为“山东省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日照市教育科研重点课题实验学校、“日照市规范化学

2、校”、“日照市办学水平优秀学校”、“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山东省中小学校本研究优秀学校”。一、构建校本研究平台,实现教师专业化成长 国运兴衰在教育,教育成败在教师。农村学校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师的素质、结构已成为制约学校素质教育发展的瓶颈。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教师为主导,教师是教育活动的最终实施者,因此,我校始终把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一)转变观念,勇于尝试 、学校领导十分注重教育科研工作,始终把“科研兴校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我们的校本研究理念是:“发挥特长,寻求发展”。教育就是要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完美发展。为此,学校领导首先提出我校教育科研的

3、指导思想是让教育适合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适合我们的教育。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教师为主导,教师是教育活动的最终实施者,学校教育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因此,我们把校本研究的工作重心确立在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成长上来。 2、校长亲自主持并参与课题研究工作,校长宋启峰主持并参与了山东省“十一、五”课题个性化阅读与校园文学教育研究工作,副校长宋时远主持了日照市课题自主学习与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的研究工作,并参与了日照市重点课题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研究的研究工作. 3、基于学校,为了学校,解决学校在教育教学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开展了一系列课题研究工作.如我校开展的个性化阅读与校园文学教育的课题研究解决了学

4、生作文作文每的写和学生阅读量不足的问题;自主学习与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课题解决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问题;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研究使我们找到提高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阅读、交流、创作与评价3+1作文教学实验与研究解决了作文教学四个有效结合的问题,缩短了评价与反馈的时间,提高了作文教学的效率;农村初中生高效课堂学习的实验与研究解决了农村学校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和杜郎口模式不可复制的问题;研究数学有效教学与培养学生正确思维方式的习题设计关系找到目前制约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关键因素,开放性的设计数学习题,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数

5、学教学成绩。此外,各学科教研组结合自己的学科特点,解决本学科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了一些有效的研究工作目前,有9项课题被收录为县级实验课题进行管理.在学校总课题下,每个教师又结合自己的教学需要确立自己研究的子课题,从而达到每个教师都有课题,形成了群众性教育科研氛围。 (二)加强校本研究的管理与制度保障 1、加强组织机构建设,为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基年我校率先成立了教科室,配备了专职科研人员,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分管的教育科研管理机构,下设教科室,负责落实学校的日常教育科研工作,形成了校长室教科室学科教研组课题组为主体的校本研究体系,各级分管目标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学校制定了明确的教育科

6、研工作制度和职责,确立招贤二中校本研究(教育科研发展)长期规划,以此为基础学校教科室制定了年度教育科研工作计划,并及时进行总结,从而为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了基础. 2、强化制度建设,增强学校科研活力 为了切实抓好学校科研工作,学校出台了教育科研工作条理、教育科研档案管理制度、教育科研成果管理办法、教育科研奖惩条例,由学校教科室负责落实,加强了学校科研工作的管理,进一步规范了教育科研工作。同时在学校教代会文件上明确规定,凡是参加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主持人和实验教师只要完成规定的实验任务,可以加一定的量化分,取得成果的教师在职称评定、聘任和评优时可适当加量化分。此项举措有效的调动了广大教师

7、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增强了学校科研的活力。 、增加经费投入,改善科研条件。学校每年都拿出万元左右作为教师培训和课题研究的专项资金,保证了校本研究工作的正常进行。学校积极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外出培训和学习的机会,让教师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每学期都安排5-1人外出学习,三年来,学校共有50余人次走出日照,先后到省内外教育发达学校考察学习,每年外出培训经费近万元。学校为了调动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每年拿出1万元左右专项资金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和科研成果进行奖励。 学校积极改善科研条件,先后投入120万元,建成了校园网和实验室,购买图书充实了学校图书室和阅览室,配备了多媒体教室,教师微机室、学生微机室、学生

8、语音室,上了互联网,准备筹建“招贤二中网站”。学校按要求订购课改培训教材外,每年订阅的期刊近6种,还随时到书城选购教师需要的书。学校曾一次投入几千元,给教师购买了新课程系列丛书、中外教育家专著等大量书籍和光盘,给培训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转变观念,充分发挥教师在“校本”中的主体作用 1、让教师成为学习者 学习是学校发展的最重要的价值观,教师的差异在于工作中的学习.学校的发展取决于教师的发展,只有每个教师水平提高了,学校才会有发展的希望,学习和培训应是教师最大的福利,因此我校非常重视教师的学习和培训.学习培训形式多样:外出学习培训、汇报移植、专家指导、骨干引领、同伴互助、自修提高、小组探讨、师

9、生互学等。我校81位教师,年平均外出学习培训的次数不少于10人次。 中小学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成果汇报材料 2、让教师成为一个反思者。教师成长公式为“经验+反思成长”。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次重复。-波斯纳。因此,反思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态度和习惯我校对教学反思非常重视,要求教师每节新授课必写“教后记,并在课时教案纸上体现出来,还有“周后记”、“月后记”每月一汇总上交教导处,从中选出一部分优秀的教学“反思”汇编成心跳的旋律,印刷出来,装订成册,人手一册,共享交流.此项活动不仅使教师养成了自我反思的习惯,提高

10、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同时也加强了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至今已存1本,成为新教师进入学校的第一套教材,成为我校一笔最最宝贵的财富。 3、让教师成为一个研究者。研究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教师就是研究者,教室就是研究室,教学过程就是研究过程,教学成果就是研究成果。为了方便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利用校园网设立了“教师成长论坛,教师讲述自己遇到的教育问题或教育困惑,其他教师跟贴,进行帮助,谈谈自己的做法,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这一平台,让教师在不断反思中改进自己的教育实践,重建自己的教育生活。 、让教师成为一个合作者。合作不仅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态度和姿态。教育现象错综复杂,教育问题多种多样,要

11、更快、更好的处理这些问题,光靠单个人力量是不能实现的,所以学校非常注重培养教师的合作意识,在原有教研组的基础上重构了“教师研究团队、注意相同学科、相近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特点,每个团队都有学校领导进行分管,每周定期召开团队研讨交流会,这样有效的实现了教育教学经验嫁接技术,缩短了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历程。5、让教师成为一个创造者.创造是能力的体现,是教师个性的发挥。把备课看成是“设计,把课堂看成“实践”,把学生的学习进步看成是“成果”,按照这样的思路,教师每天都是在进行设计创造,通过课堂实践检验,发现自己的成果和不足,进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设计,也就不断的创造出新的成果来. (四)以活动为载体

12、,让教师在参与活动中实现成长1、“人人都是道德模范”活动。教师反复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每学期都要写出新的体会,以达到“温故而知新逐渐内化的目的。已经连续六个学期,教师要面向所教各班进行职业道德宣誓,接受学生全方位监督。学校还每学期末进行一次学生评教师活动。每年都要评出一个“师德标兵”,进行广泛宣传,并给予奖励。诸如此类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教师职业道德水准,站稳了讲台,净化了心灵。 2、创新课堂大练兵活动。为了体现新课改要求,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充分发挥素质教育“主渠道作用,我校每个学期都组织课堂教学大练兵活动。练兵的形式有:公开课、研讨课、评价课、移植优秀课、学习汇报课、风采展示课、说课

13、等.其中,研讨课的做法是针对具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来进行的活动,其操作流程如下:集体设计示范班看课行动评议反思提炼升华,形成范本.这样一个不断循环的研讨过程,我们规定语文、数学、英语三科以学科组为单位,每周至少举办两次研讨活动,其它学科组每两周至少举办三次,并做好记录。学校向全体教师发出“让学生喜欢你的课”倡议书,在所有办公室中悬挂这一条幅,让每位教师都时刻警醒,要求所有课堂教学必须呈现新的气象:关注知识,更要关注情感;关注方法,更要关注态度;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关注预设,更要关注生成;解放学生的口,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解放学生的手,让学生描绘自己愿意描绘的;解放学生的脑,让学生想中小学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成果汇报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