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4392220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摘要】36岁的孩子,是进行常规教育的关键期,所以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非常重要,但是在培养过程应该是幼儿园和家庭共同配合。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孩子爱玩的性格,利用生动有趣的游戏来让孩子达到要求。【关键词】小班幼儿 生活习惯 自理能力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儿童期是人格和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所以在小班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尤为重要。在我们刚入园的孩子当中,在一系列行为习惯上表现也不是很好,在交往习惯和卫生习惯方面,尤其在家养成的一些坏习惯同时也显现了出来:用手抓饭菜吃,小便不能入厕;好东西不能与他人共享;有什么事就会攻击别人同时也会出现抓人、咬人现

2、象等。这些行为都需要我们老师仔细观察然后正确的引导。我觉得,在小班中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将会使他们受益终身。小班孩子第一次离开了父母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刚开始会出现哭闹,还有的孩子会怕生,不能很快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因此,我们对幼儿进行生活习惯培养,我们老师也要循序渐进地指导,使他们逐渐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刚入园的孩子来说也是幼儿跨入集体生活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进行常规教育的关键期。在幼儿刚刚进入一个新的生活环境,在新环境中建立新的规则,培养生活习惯相对容易些;同时,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也决定了教师进行常规管理的有利条件。在不断的实践中,我总结了一些行之

3、有效的方法。1以游戏为主导,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孩子们在游戏中接受了知识,而游戏则是对幼儿进行生活习惯教育很好手段。比如刚开学时,孩子不认识自己的茶杯,毛巾等,于是我组织幼儿玩“找朋友”的游戏。幼儿在图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图片,然后再拿图片到毛巾架和茶杯架前,找出与图片一样的标记。这时,于是我就告诉幼儿:“宝贝你真棒,找到了自己的小毛巾和小杯子,这张漂亮的图片就送给你作为奖励。”,小朋友们很快就认识了自己的小毛巾和小杯子了。2随时随机进行教育。有许多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学习的。记得有一次,吃晚点后,孩子们在排队喝水,突然有一个孩子在说:“老师宗子墨没排队”

4、我走过去说:“宗子墨你怎么没排队?”宗子墨说:“我不想排队。”原来宗子墨小朋友没有排队,硬挤到别人前面。于是,我就把他们带到座位,请小朋友来说说他对不对。小朋友们纷纷发言,最后得出一致结论:喝开水应该排队,如果不排队很容易发生危险。还有一次,我们吃的是面条。范云涛小朋友也不着急着吃,先东张西望了一会儿,用勺子舀起一勺面条汤,放在嘴边吹一吹放入嘴中。他喝了无数口汤可是就是不吃面条。于是我对他轻轻地说:“我们的身体需要各种各样的营养,吃饭不挑食身体才会长得壮壮的,你看你身体瘦瘦的,多吃面食可以让你长得高,变得聪明。听完,他开始用勺子挑起一根面条放入嘴中。这时,我拿起碗挖了一大口面条放入他嘴中,他大

5、口大口的吃起来,不再东张西望,一直盯着我的勺子什么时候往他嘴里放。喂了几口他说:“我要自己吃。”我便表扬了他,他很高兴,不一会儿一碗面条就吃完了。拿着碗来到我面前大声说:“老师,我都吃完了。”我表扬了他,发给他一朵小红花,并且鼓励他以后争取在家里也这样。他点点头,非常高兴,不时拿着小红花给别的小朋友看,一副很自豪的表情。3运用一些儿歌故事。儿歌故事,在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过程中,可以巧妙地运用这一形式。比如说,在洗手的时候,我让幼儿边洗边说:“洗手前,先卷袖,再用清水湿湿手,擦上肥皂搓一搓,手心手背指尖指缝都搓到,哗哗流水冲一冲,我的小手洗净了。”这样小朋友在不知不觉中根据儿歌引导的步骤

6、完成了洗手的任务,孩子也不会浪费水,洗完后用这些水冲厕所。就这样,孩子们把洗手当做游戏,使幼儿养成食前洗手的好习惯,就连平时最不喜欢洗手的孩子也爱上了洗手。在日常生活中,洗手、入睡、穿脱衣服是最幼儿最要掌握的。在这过程中孩子们不是把先后顺序弄错,就是达不到要求。后来与配班老师商量反思和总结出:我们为什么不把这些编成儿歌,这样孩子既能熟练地掌握要领又可把握动作的先后顺序。如在饭前洗手和饭后漱口这一常规的实施过程中,我和孩子们一起学了儿歌洗手歌和歌曲漱口。孩子们既学会了儿歌也学会了洗手。特别是在洗手时,有少数孩子忘记了动作的先后顺序。但只要看一下贴在旁边的图,念一念儿歌,这些就很快掌握了,小手也洗

7、得很干净。通过漱口儿歌之后,孩子们都喜欢饭后漱口了,每次吃完午餐后,孩子主动的要漱口,还会与好朋友互相看看“我的牙齿白不白?” 4多表扬多鼓励,家园合作。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表扬与鼓励常常是达到教育目的的最有效的方法。每次区域活动时我发现当小朋友把玩具弄得满地都是时,我觉得在这时大声斥责是起不了多大效果的,而这时你轻轻地说一声:“玩具宝宝累了,它们要回家了,我们一起将它送回家。”然后再表扬几个正在拣玩具的小朋友真能干,必要时奖励几个五角星。那么,地上的玩具会在一会儿被拣的干干净净了。结合幼儿的这一特点,我在家园联系栏“谁最棒”专栏,用五角星、红苹果来表示小朋友不同方面的进步,如五角星表示能高高兴

8、兴上幼儿园,红苹果表示能好好吃饭,把小朋友的照片贴在一朵朵漂亮的花蕊里,每周评比一次。在我们幼儿园每班都有植物角,孩子们利用早晨来园时和课间观察植物,适时的给它们浇水,让他们懂得爱护花草。这样,既记录了幼儿的表现,同时鼓励了幼儿上进,提高了幼儿的自信心。小朋友为了争做好宝宝,得到小红花,努力认真地遵守着各项常规。在家里同样请家长最好不通过批评就达到教育的效果。过分的指责,会使孩子畏畏缩缩,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形成乖僻的性情。与其对一件件细小的事加以指责,不如让他帮忙做些家务,以激起其积极性,根据情况,把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分配给孩子,孩子会很开心很认真的做,孩子们尝到成功的喜悦。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指出

9、:“良好习惯之养成与否,家庭教育应负重要的责任。”请家长配合幼儿园做到统一标准、统一要求。如果幼儿在幼儿园是一种要求,在家里又是另一种要求,这样很难使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的父母在培养幼儿习惯时,时而执行时而不执行,这会使幼儿在思想上造成混乱而无所适从,老师要和家长经常一起研究、探讨孩子的教养问题,做到家园共育。幼儿一旦形成了好的生活习惯以后,还需要不断地巩固、强化。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很多幼儿在幼儿园里能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但是一回到家里就完全变成了另一副模样。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重视家长工作,巩固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教师可以帮家长掌握一些科学的家教方法,在家园联系园地中提出幼儿

10、生活习惯的目标要求及请家长配合的内容,介绍一些家教方法。便于家长了解幼儿园的要求,在家庭中保持一致的要求,做到家园同步,使良好的生活习惯得以巩固。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曾经说过:各种各样的习惯都是一种连锁条件反射系统。可见养成良好习惯既要按一定的要求去做,还要长期坚持,不能间断,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使良好习惯逐步养成。为了让孩子成为健康、聪明、勇敢、坚强的栋梁之材,让我们家园共同努力,使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给孩子们终生的礼物!总之,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还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共同配合,它需要教师有长久的耐性、坚实的态度、和蔼的言语,还要有一颗爱孩子、包容孩子的心。只要我们持之以恒,一定可以通过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参考文献: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陶行知教育文集(教师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