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资料12 桂枝在麻黄汤中的功用探讨.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4214111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958年资料12 桂枝在麻黄汤中的功用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1958年资料12 桂枝在麻黄汤中的功用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1958年资料12 桂枝在麻黄汤中的功用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958年资料12 桂枝在麻黄汤中的功用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58年资料12 桂枝在麻黄汤中的功用探讨.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958年资料12 桂枝在麻黄汤中的功用探讨.txt2机会靠自己争取,命运需自己把握,生活是自己的五线谱,威慑呢们不亲自演奏好它?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解放后,在党和毛主席的重视中医中药之下,整理“单方、秘方、验方”的热潮,也随着发掘和整理祖国医学遗产而掀起。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桂枝在麻黄汤中的功用探讨河北省中医学院本草方剂教研组王少华 关于桂枝在麻黄汤中所起的作用,究竟是发汗还是止汗,历代各家,看法互不一致,有认为桂枝是协助麻黄发汗,如柯韵伯、张秉成等是;有认为桂

2、枝非但不能协助麻黄发汗,相反地系监制麻黄发汗,如喻嘉言云:“麻黄发汗,其力最猛,故以桂枝监之正如驭马,防其放逸耳”。尤在泾亦云:“麻黄轻以去实然泄而不收,升而不降,桂枝甘草,虽曰佐之,实以监之耳。”汪讱菴在汤头歌诀中也说:“麻黄善发汗,恐其力猛,故以桂枝监之。”总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真理只有一条,有两条的即不成其为真理。科学的东西是实事求是的,模棱两可的说法,决不能存在。因此,谁是谁非,确有讨论的必要。内经云:“辛甘发散为阳”,桂枝辛甘而温,其能发散无疑。在内经的理论指导下,个人同意柯韵伯等的论点,即桂枝配麻黄的作用,是协助麻黄发汗,而不是监制麻黄发汗。为了证实这一论点,特将本草及各家有关资

3、料,作一追溯探讨,分别说明如下:一桂枝的功用探讨在未讨论以前,首先对单味桂枝的功用,应有一较明确的认识,然后由浅入深,进一步地探讨麻桂合用的问题,还是比较适宜的。名医别录论桂枝云:“心痛、胁痛、胁风,温经通脉,止烦出汗。”本草备要:“桂枝辛甘而温,气薄升浮,入太阴肺、太阳膀胱经,温经通脉,发汗解肌,治伤风头痛,中风自汗,调和营卫,使邪从汗出”根据 上述资料,已不难看出桂枝本身能发汗,其药理作用在于调和营卫,使邪无所容,自汗而解。或者有人以“无汗不得服桂枝”及“有汗能收”为理由,认为桂枝只能止汗,因而怀疑他的发汗作用。关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看的:“无汗不得服桂枝”是为桂枝汤的辨证而设的。也就是说

4、,伤寒无汗是麻黄汤的适应证。在伤寒无汗的情况下,如错用桂枝汤,那是不对的(因为桂枝汤的使用,应该是有汗而表不解,仍须发汗的病候);必须麻桂合用,才能药证相投。假定伤寒无汗真不得服桂枝的话,麻黄汤里也就不应有桂枝了。因此我认为“无汗不得服桂枝”是指使用桂枝汤的辨证关键,并非说桂枝只能止汗而无发汗作用。至于“有汗能收”的论点,前人亦每多谈及,因桂枝能实卫固表,扶阳祛邪;一且邪去阳旺,卫实表固,则汗自止。伤寒论中治发汗遂漏不止时,用桂枝加附子汤;火迫亡阳,用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等,也都是这个用意。所以我认为桂枝的“有汗能收”是正确的。但是桂枝的“有汗能收”,仅是他的作用之一,另外“无汗能发

5、”,也是他的作用之一。“有汗能收”与“无汗能发”,就桂枝的作用来讲,是同等重要的(当然,桂枝的功用是很多的,并不限于这两点)。如果我们只承认他的“有汗能收”而否认他的“无汗能发”,那末至少是片面的看法。因为在伤寒论里已很明显地指出桂枝能发汗。如42条云:“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53条云:“病常自汗出者复发其汗,营卫和则愈,宜桂枝汤。”54条云:“病人藏无他病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桂枝汤系以桂枝为君,那末桂枝能发汗的论点,已毋庸怀疑了。又桂枝汤服法云:“若一服汗出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这就更证明了

6、桂枝有发汗的作用。否则何以能一服汗出?果真桂枝不能发汗,则汗出后又何必“停后服”?更为何在服后若不汗要“更服依前法”、“后服小促其间”、“乃服至二三剂”呢?我们从临床体验中,了解到桂枝确有发汗作用,这是实践的客观存在,根本不可否认。如果我们已经承认桂枝确能发汗,而麻黄又能开腠发汗,二者合用,则理应起协同作用,使发汗力加强;决不致产生拮抗作用而降低了发汗力。二桂枝在麻黄汤中的功用探讨1.伤寒论有关本问题的探讨根据现有文献记载,麻黄汤的发明与运用,乃始于张仲景氏。因此从仲景的著作中找寻证明,似乎较其他资料更为有力和可靠。伤寒论31条云:“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35条云:“太

7、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38条云:“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燥者,大青龙汤主之”以上三方的适应证,均为无汗的表实证,所以仲景在此三方中,既用麻黄,复用桂枝,窥度其意,当不外乎取其发汗力大,以冀一汗而解。至于不偏于发汗的,则仲景常将麻桂分开使用,如伤寒论63条:“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又162条云:“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以上两条说明发汗或下后,余邪未尽,并入手太阴肺经,因而有以上症状出现。治疗法则,不在发表出汗,而在畅行肺气、疎泄肺邪、

8、清化肺热。因此仲景于麻黄汤中去桂枝加石膏以治之。麻黄汤与麻杏甘石汤虽仅一药之差,然其适应范围,已有原则区别;前者重在发汗逐邪,故用桂枝以增强其发汗逐邪作用;后者必须清化肺热,因加石膏,已经汗出(汗出而喘),故去桂枝,以免犯汗出不止之弊。已可证明,仲景以麻桂合用,其意图是使发表出汗力充沛;如不重在发汗时,则桂枝可去,金匮里的射干麻黄汤、厚朴麻黄汤中所以不用桂枝,也正是这个理由。2.各家著述有关本问题的探讨张秉成云:“麻黄辛温,中空外达,善行肌表卫分,为发汗之主药;桂枝辛温发散,色赤入营,协同麻黄入营分解散寒邪,随麻黄而出卫,汗之则已”张山雷云:“且仲景麻黄汤之专主太阳病寒伤营者,以麻黄与桂枝并行

9、,乃为散寒之用;若不与桂枝同行,即不专主散寒发汗矣”柯韵伯论桂枝汤云:“此方为仲景群方之冠,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桂枝色赤通心,温能扶阳散寒,甘能益气生血,辛能发散风邪,内辅心主,发心液而为汗,故麻、葛、青龙凡发汗剂咸用之。惟桂枝汤可不用麻黄,而麻黄汤不可无桂枝也”以上三家的语言虽不尽相同,但意见还是一致的。他们都认为桂枝能协助麻黄散寒发汗,并且张山雷氏说明如单用麻黄而不配桂枝,即不成为专主散寒发汗之用。柯韻伯氏更详细地指出了桂枝本身能发汗,所以麻黄、葛根、大青龙诸发汗剂中皆用桂枝,还重复地说明麻黄汤中不可缺少桂枝,此语诚发前人所未发,颇合仲景原意。综上所述,单味桂枝的作用是“无汗能发,有汗能收”,这是可以肯定的。但桂枝在麻黄汤中的功用是协助麻黄发汗而不是监制麻黄发汗,这也是应该肯定的。由于本人水平限制,对问题的看法,很可能片面甚至错误,尚望海内诸先进不吝指正。 (本文发表在1958年12期第824页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