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林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4194020 上传时间:2024-02-05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106.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林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经济林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经济林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经济林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经济林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林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林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济林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经济林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第一章 概述31.1项目提出背景31.2技术开发状况31.3现有产业规模41.4项目产品的主要用途、性能41.5投资的必要性41.6预期经济效益51.7本企业实施该项目的优势5第二章 技术可行性分析62.1项目技术路线、工艺设备的合理性和成熟性、关键技术的先进性62.2产品技术性能水平与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比较102.3项目承担单位在实施本项目中的优势11第三章 项目成熟程度123.1产品检测、鉴定及用户使用情况123.2产品质量、价格、性能等情况123.3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情况13第四章 市场需求情况和风险分析144.1国内市场需求分

2、析144.2国际市场状况及本项目产品市场占有情况154.3风险因素及对策分析15第五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75.1项目投资估算175.2资金筹措方案175.3投资使用计划18第六章 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196.1未来五年生产成本、销售收入估算196.2财务分析196.3不确定性分析206.4财务分析结论206.5社会效益分析20第七章 综合实力和产业基础247.1企业员工构成247.2企业负责人情况247.3企业新产品研发能力及内部管理体系257.4企业从事该产品生产的条件、产业基础27第八章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28第一章 项目摘要1.1 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经济林种植项目;(2)项目性质

3、:新建;(3)项目建设地址:青海省海西州#;(4)项目建设期限:1年(2017年2月2018年2月);(5)项目主管部门:青海省海西州*县农牧局;(6)项目建设规模:新建房屋总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及附属工程;种植经济苗木25700株。(7)项目投资估算及筹措:项目建设投资622.78万元,均申请产业资金。1.2 编制原则、依据和范围1.2.1 编制原则(1)依据国家和地方的产业政策、项目优势以及行业要求,确定项目建设方案和规模;(2)合理规划、尽善布局、节约投资;(3)结合未来发展规划,合理安排发展用地;(4)根据建设内容和规模,合理确定建设期。1.2.2 编制依据(1)国家计划委员会办

4、公厅发布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2)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3)“十三五”支持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建设项目规划方案(发改投资【2011】1522号)(4)国家发改委、建设部颁发的可行性研究的编制方法及规定(5)农业部综合计划司、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编著的农业项目经济评价实用手册(6)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农业综合开发年度汇编(7)国土资源部发2007220号关于促进规模化畜禽养殖有关用地政策的通知(8)国农办200622号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2007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的通知。(9)建筑地面设计规

5、范GB50037-2014(10)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1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12)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2001年修订版)(13)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13年版)(14)建设项目所在地的水文、地质、气象等资料。1.2.3 编制范围与内容编制主要范围和要点如下,供建设单位和项目审批部门决策参考。(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项目建设功能、规模及建设条件;(3)项目建设方案、环保、节能分析;(4)环境影响分析、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设计;(5)项目投资估算、资金筹措方案;(5)项目效益分析;

6、(6)结论与建议等。1.3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经济林种植项目新建生活用房一栋,总建筑面积为200平方米,新建灌溉300.00亩,网围栏2400.00m,种植经济苗木25700株,包括苹果树、梨树及桃树。1.4 项目主管部门简介*县农牧局下属有农业技术推广站、县畜牧技术推广站、科技局、草原监理站。农牧局现有职员21人,其中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7人。畜牧技术推广站:现有职员14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6人,技术员4人。加上所有乡镇农牧站等共有大、中专畜牧兽医技术人员30余名,乡村技术人员274名。全县已基本形成科教兴牧的技术保障体系。同时与科研院校单位有广泛的联系,近年我县还专

7、门派技术人员赴内地接受了农牧业知识的培训。先后主持承担了“畜群改良工程”、“饲草料加工及牲畜温饱工程”、“*县牦牛育肥基地建设项目”“动物防疫体系项目”等多个项目建设与技术推广,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提高了项目建设技术水平,增强了技术成果开发利用能力。为该项目的建设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5 效益简述本项目建成后,农户收入和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物质和文化生活得以改善。(1)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将新增生态经济林300亩,栽植苹果树、梨树及桃树,每年可增加林业产值百万元以上,农民人均增加林业收入200多元。测算年利润额128.18万元,项目建成运行7.5年后,可收回全部投资。(2)社会效益项目建

8、成后新增片林与农田林网、村庄、林下经济相结合,可形成较完备的综合防护林体系,减少轻风沙危害、保护农田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农村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各类生物资源将极大增加,生物多样性丰富,林木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将得到充分发挥,同时通过幼林管护和林下经济发展可为当地群众找出致富道路,对促进社会经济和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生态效益经济林形成有机条田林网化后,可提高农田的抗灾能力,防止土地沙化、退化,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治理,减少土壤的盐碱化,改良土壤,促进农业生产,进一步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优化林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促进“优质、

9、高产、高效”林果业的快速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把*乡建设成农、林相结合的稳产高产高效绿洲生态经济区,从而加快本乡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早日致富。1.6 项目建设目标本项目充分利用*乡自然资源优势,将本项目建设成为“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生产模式。通过此项目,带动项目实施户增收,使之成为当地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有效生产手段。第二章 项目建设必要性及可行性2.1 项目建设背景根据海西州脱贫攻坚指挥部产业脱贫组海西州“十三五”期间产业扶贫项目申报、审批、贷款、建设、验收管理办法(试行版)及关于产业建设项目前置审批条件等相关工作的补充通知精神。结合项目所在地实际情况,发展经济林木是最为快捷有

10、效的途径。因此进行科学管理及经济林建设的合理规划,提高林果业种植面积,扩大林果业种植规模,改变原来林果业种植管理技术,是非常可行和必要的,并且经济林建成后,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建设优质、高产、稳产、节水、高效林果业,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基本农田的生产能力提供可靠保证,为增加农民收入打下良好的基础。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紧紧抓住“十三五”时期实现跨越式发展,结合本乡资源优势,挖掘发展潜力资源,不断推进和深化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狠抓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进行生态经济林建设,使生态经济林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使生态经济林建设规模更加完善、壮大,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取得较

11、大的经济效益。该项目的实施一是群众脱贫致富的需要;二是做大做强林果产业,促进地方经济稳步增长的需要;三是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进行合理的经济林建设,致力于解决好有限的土地资源和人口的合理聚居,充分有效的利用土地资源,增加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这是和国家土地管理法的主导思想是一致的,是农民脱贫致富的一项重要途径。2.3 项目建设可行性(1)气候条件优越项目实施区域为*县,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地处横断山脉上段的高山峡谷之间,平均海拔高度约3650m,最低海拔2800m,最高海拔5436m。年平均温差大,太阳辐射强烈,日照时间长;最高温度28,最低温度-15。是发展畜

12、牧业生产的优良区域。(2)地理条件优越项目实施地*县位于国道317线,横穿全县143公里,联接着岗托、同普、江达、卡贡、青泥洞5个乡镇所在地。(3)综合效益高通过经济林的建设,不仅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同时通过经济林的建设可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与此同时还可以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调整林果业和种植业结构,改变过去单一低效林果业格局,以稳粮、林果业和畜牧并举,种养相结合,科技兴农为指导,大力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这些有利因素切实加快了*县经济的发展。第三章 市场分析及销售方案3.1 市场分析项目区气候适宜,水草资源丰富,有利于经济林的生长。而且昌都处于西藏与四川、云南交通联系的

13、枢纽地带,是西藏东大门,是西藏联系内地的重要交通通道。境内317国道线、318国道线和省道303、302线横跨东西,214国道线纵贯南北,交通条件便利,为项目的建设提供了交通保障。苹果与梨生长期短,产量高,盛果期长,品质优、口感香脆、含糖量高、果面红艳、抗旱力与适应性较强等特点,适合在中西部地区生长。此外,由于苹果与梨还具有耐储存、易储藏的特点,果品常温存放约1个多月,如果采取低温贮藏可贮34个月。众多优点使得苹果与梨深得消费者青睐,具有市场优势。项目建设单位*县农牧局有较强的技术力量,积累了丰富的项目实施及管理经验,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项目管理办法,同时与区内外科研院校有广泛的联系,为该项

14、目的建设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本项目是有市场空间的。3.2 销售方案本项目管理上按政府运作,内部机构上以企业为主,负责产品销售和市场调查,这支队伍立足海西州场,通过市场把基地和农户连接起来,通过实地考察和多方协作等手段,掌握海西州场需求和消费动态。(1)掌握市场信息收集流通信息,通过市场调查评估和预测市场情况,对果品种植面积、果品产量、质量、包装形式、包装规格、贮运能力以及市场需求量、需求价格、同类产品或可替代产品的动态、社会购买能力、消费水平、消费结构、进出口贸易情况、国际市场的变化情况等做到心中有数。(2)提高产品知名度 产品知名度是靠产品的质量、良好的信誉和灵活有效的销售体系等自然

15、形成的,但也离不开积极参与各种产品展示机会和大力的宣传,可以利用新闻媒体,在电视台、报刊杂志上登载产品广告,以扩大影响,迎争取客户。(3)建立固定销售渠道与窗口 加大引进人才力度,积极培养和锻炼自己的销售团队。积极主动,加大公关力度,拓展销售渠道,注意保持与销售商良好的合作关系,建立稳定的销售网络。第四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4.1 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乡位于金沙江西岸,河谷地带,地势平坦。项目建设地点距离县城200公里,交通便利。4.2 自然资源状况项目区属于高原高山气候,年平均温差大,太阳辐射强烈,日照时间长;最高温度28,最低温度-15。年平均气温4.5。1月份平均气温约-5,7月份平均气温13.2。无霜期平均为60-80天,日均气温5以上持续期150-170天,日均气温0以上持续期1000-250天。平均年降水量549毫米。日照时间长,年温差小而日温差大,干季雨季分明,雨热同季。4.3 项目县区社会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