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小马虎”》(第1课时).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4193029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做“小马虎”》(第1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不做“小马虎”》(第1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不做“小马虎”》(第1课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不做“小马虎”》(第1课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做“小马虎”》(第1课时).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不做“小马虎”(第1课时)太行大街小学张立芬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是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起始单元,由第1 课我们爱整洁、第2 课我们有精神、第3课我不拖拉和第4课不做“小马虎”组成,主要针对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基本习惯问题而设计。引导学生养成整洁卫生、精神、守时惜时、认真细心的好习惯,他们之间是并列关系。其中不做“小马虎”意在培养学生的耐心与责任心,在生活和学习中养成认真细致,不马虎的好习惯。本课内容分为“生活中的小马虎”和“怎样才能不马虎”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让学生认识“马虎”的表现,并发现自己生活中容易“马虎的地方”,思考 “马虎”的原因;第二部分主要引导学生认识马虎的危害,学习克服“马虎”的

2、方法,养成做事认真、细心的好习惯。 二、学情分析 我们通过调查,发现一年级学生在学习中,经常因马虎做题出错、忘带学习用品,忘交作业等等。在生活中,也常因马虎做错事、耽误事,可以说马虎的情况时刻存在于他们的周围。但是从情感态度上看,他们由于年龄小,对于马虎带来的后果没有直观的认识,在行为习惯上,缺乏责任心,他们生性活泼好动,做事经验不足,经常在行动中出现冲动、一心图快而考虑不周全的情况。在知识与技能上,对“马虎”的产生原因了解得比较片面,不太了解“马虎”的危害、难以找到克服“马虎”的方法,没有形成学习和做事认真、细心的良好习惯。三、教学目标 基于教材设计的初衷,以及对学情的分析,将本课第一课时的

3、教学目标设计如下:1 情感与态度目标 做事情有认真负责的态度。2 行为与习惯目标初步探索马虎形成原因,养成做作业时认真审题、细心答题的习惯。 3 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道马虎的含义,了解生活、学习中的马虎在现象,以及给自己和他人带来麻烦。4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习使用交流、讨论等方法, 体验探究的过程。四、教学重难点初步探索马虎形成原因,养成做事认真细致的习惯五、教学过程基于教学目标和学情,我主要设计了四个活动,分别是认识 “小马虎”、寻找小马虎、探究小马虎、放飞小马虎。(一)、视频导入:认识“马虎”先请学生观看光头强的马虎事,提问光头强是个怎样的孩子,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设计意图:通过孩子们感兴趣的

4、视频帮助学生理解“马虎”含义,为下面找马虎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二)、寻找小马虎、1.寻找学习中的小马虎学生先全班交流在学习上曾经做过的马虎事。同桌互相找作业本上的马虎。全班交流,老师追问马虎给学习带来什么危害?老师总结马虎危害并引导要认真答题。设计意图:达成了行为与习惯目标中养成做作业时认真审题、细心答题的习惯。2.寻找生活中的小马虎全班说做过的马虎事和不好后果 。学生看情境图找马虎 老师追问马虎产生的不好后果,引导学生不做小马虎。设计意图:达成行为与习惯目标:用心整理学习用 品、玩具、衣物。 (三)、探究小马虎以小组为单位寻找马虎的原因,出示课件:具体马虎的现象,针对现象每组领一个任务。小组交流,班级汇报。设计意图:通过具体事例找马虎原因,降低学生找原因的难度,达成行为与习惯目标中初步探索马虎形成原因的目的。 (四)、放飞小马虎把小组内找到的马虎原因放到魔法盒里飞走,让我们养成认真的好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