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改革初探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4174513 上传时间:2023-11-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改革初探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改革初探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改革初探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改革初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改革初探(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改革初探 一、当前艺术设计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专业设置较为随意作为目前较为热门的一个专业,艺术设计需要培养更多具有综合素质的学生。然而,为了塑造全面的学科门类,很多职业院校和本科院校在开设艺术设计专业时,较为注重经济利益,对于教学质量没有严格把关,在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方面,不能根据社会开展需求以及自身特点设置有特色的专业,致使各个院校之间的专业几近一样。种种问题之下,出现了办学后劲缺乏以及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二人才培养目的不够明晰社会需求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关键,教育者应该根据市场的需要制定教学目的,否那么就会发生培养出的人才与社会相脱节的问题。现阶段,国内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

2、的情况并不理想。虽然大力提倡人才培养要符合社会需求,但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却只是单纯地注重形式,流于外表。现今,很多学校对于社会需求没有进展深化理解,在制定学生的培养方案时目的较为模糊,因此应该加深对社会的理解,并且有意识地明确人才培养目的。三课程体系构造不尽合理填鸭式;教学形式是传统的教学形式。课程之间没有严密相连,如理论课与理论课、专业课和根底课之间缺少联络,以致于学生不能把学到的知识有效地运用到实际训练中去。学科本位在传统教育中受到了重点强调,但有些科目却非常零散,并且多注重理论,缺乏理论。假如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那么学生既不能正确地把握知识构造,也无法将各门课程之间以及理论与理论之间

3、进展良好的串联,最终会使人才的综合素质下降。四教学方法单一、落后很多高校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学形式,即是以老师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此形式不能及时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重视。学校利用过多的作业以及频繁的考试来迫使学生进展学习,这实际上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丧失了创新思维与动手才能。五理论教学环节薄弱作为一种应用型的专业,设计专业的人才首先应该具有理论才能,这也是最根本的才能,因此理论课也被归为各个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但出现的问题是,虽然理论课有了相应学分,但是往往被安排到假期进展,不能进展有效监视,形式与效果也得不到保证。于是,原有的课题只能存在于学生的

4、想象之中,对于信息的处理和实际情况的分析流于外表,而设计也失去了理论意义。学生一方面没有对材料以及市场的价值性和功能性进展实际调查,另一方面,即便调查了也不够深化,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使用的很多研究数据也都不是原始数据。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不对的。二、艺术设计教育教学形式改革探究一以市场为导向,构建特色专业艺术设计专业要制定出一个准确的定位,并进展科学的规划与安排,让艺术设计学科迅速开展起来。而学校要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而不断进展学科的调整,构建有特色的专业,并进展不断的探究与努力。二进步教学观念,增加理论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在于创新理论才能的培养。而此种才能的培养要建立在深沉的理论根底之上

5、,并结合科学的课外理论、实习以在社会活动来实现。高校作为改变教学中重理论而轻理论;问题的主要力量,可以采用常规认知实习;与非常规实习;相结合的形式来培养学生。三强化市场意识,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才能与时俱进,始终保持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是艺术设计教育的重中之重。努力找到艺术设计在社会开展中的着力点,并通过这个点加深艺术设计教育,使社会与艺术设计教育之间严密联络在一起。通过重新建立课程体系的方式进展教学改革,可以强化理论活动,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理论才能得到进步。四融入国际潮流,提升学生现代设计语言才能现代设计观念、现代设计形式表达、现代设计理论、现代设计思维方法等是现代设计语言的主要内容,它随着时代的开展产生了相应变化。现代设计的变化趋势是艺术设计教育者必需要掌握的。现代设计语言的广泛使用,让中国设计走向世界,并逐步得到了世界的认可。这提醒了我们,我国的设计除了要保证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外,还要保证艺术设计教育要使用国际通用设计语言。三、结语综上所述,文化的飞跃和开展都是在一次次交融和借鉴之后才逐渐形成。也正因如此,我们在艺术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取长补短,取精去粕,以丰富中华文化的形式与内涵。随着经济全球化,我国的文化艺术也步入了全球化进程中,只有在教学理论中融入与时俱进的观念,才能真正促进中国艺术文化的飞跃。 赵明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