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4102704 上传时间:2023-12-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地理-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地理-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地理-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地理-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关于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在同一个半球 B两地纬度数相同 C该日乙地出现极昼现象D甲、乙两地地方时相差15小时3此日,甲、乙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差值是 A2326B4308 C4652D6634下右图为“甲、乙两城市1月、7月均温与降水量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4、下列关于甲、乙两城市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位于北半球,乙位于南半球B甲位于南半球,乙位于北半球C甲、乙均位于北半球D甲、乙均位于南半球5、下列气候类型中,气候特征与甲城市最相似的是A温带大陆性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C地中海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右图中a、b、c线为等压线,箭头表示风向,d、e线为等温线,g、f、h线为

2、等高线。读图回答67题。6.根据图中等压线及风向信息判断:A. ac B. 该区域位于南半球 C.图中线乙为高压脊 D. 图中甲处为阴雨天气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等温线数值:de B. 等高线数值:gfC. 耕作区引水灌溉方案比有利 图4 图5D. 该耕作区引水灌溉一定会造成土壤盐碱化翡翠玉石是矿物在高温、极高压力条件下(岩浆强烈挤压)重新结晶变质形成的。翠玉白菜(图4)是用翡翠雕刻成的工艺品,它是台北故宫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图5为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89题。8.这件翠玉白菜工艺品与图5中岩石类型相同的是A. 岩浆岩 B. 变质岩 C. 变质岩 D. 岩浆岩9.图5中岩石按照由老到新

3、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B. C. D. 下图为“世界某沿海城市城区分布图和海岸线变化模拟示意图”,读图完成1012题。甲 乙10由图示信息可知,该城市主城区四个地点的地面坡度最大的可能是 Ae地 Bh地 Cq地 Df地11据乙图可知,该地海岸线变化的主导原因是 A海水侵蚀增强 B入海泥沙减少 C全球气候变暖 D修建水库12、甲图中四点均有新开发楼盘,楼盘品质相差不大,差的主要是价格、地段和升值空间,你认为最值得购买的是哪个点的楼盘?A、q B、h C、e D、f 中科院地理所的专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研究了我国秦岭 50年来气候变化特征及气温变化(右图为各年1月平均气温变化)。读图

4、回答1314题。13图中显示,近50年来秦岭南坡地区的1月平均气温A在逐年升高 B比北坡变化幅度大C1988年增幅最大 D约增加了O.7左右14近50年来该山地的气候变化会使 A南坡的年降水量增加B南、北坡的自然差异加大C高山林带的上界升高D南坡的常绿植物群落逐步被落叶植物群落替代 iphone5S于2013年9月10日正式发布,读下面iphone4s产业链结构示意图,回答1516题。15. iphone手机零部件进行全球采购的主要原因是 A各国生产零部件的劳动力成本低 B充分利用国际先进技术条件C 扩大iphone手机的销售市场D美国国内原料不足16. 2011年起,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表示,

5、企业将加速增加机器人的数量,其主要原因有 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 能源供应日趋紧张 招工难度不断加大 政策优势不断丧失 A. B. C. D. 右图为我国某区域调水示意图,读图回答17-18题。 17、关于图示地区调水工程说法正确的是 A辽河中下游地区人口、城市稠密,加上轻工业较多,需水量大 B该调水线路经过的地区主要是荒地,占用耕地少 C可缓解哈尔滨市因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的地面沉降 D可减轻哈尔滨市的洪水危害18、图示区域西部荒漠化日益加剧的主要原因是A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土壤盐碱化严重B地处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稀少C环境污染严重D过度樵采、过度放牧和过度农垦(二)双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

6、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西 东3540海 洋P乙i甲Q河谷东西向横剖面图沉积物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简图”,图中右侧分别为“乙河流局部河谷剖面示意图”和“Q湖不同季节蓄水面积分布图”,读图完成1920题。19关于图中河湖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有 AP湖为外流湖,水面季节变化较大 BQ湖北侧深度变化大于南部C甲河为内流河,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D乙河流穿越了背斜谷地20关于甲河流域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有 A常年受到台风影响 B流域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Q湖最大湖面b出现于七月 D冬季盛行西南风图甲图乙下图图

7、甲为“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变化示意图”,图乙为“江苏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图”,读图完成2122题。 21关于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各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有 A阶段人口总数变化不大 B阶段人口出生率大幅度下降C阶段人口数量迅速减少 D阶段老年人口比重上升22关于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有 A2000年江苏人口增长处于阶段 B2010年江苏人口增长处于阶段C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就业压力增大 D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劳动力充足下图图甲为2003-2004年制糖期间我国食糖产量分布示意图,图乙为工业区位选择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2324题。 23.广西、云南种植糖料作物的有

8、利条件是A光热水充足 B土层深厚肥沃 C交通便利 D政府大力支持24关于制糖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工业区位选择符合图乙中的模式二 B工业区位选择符合图乙中的模式四C制糖工业生产具有一定的季节性 D能形成发育程度很高的工业地域读某年全国各省、市、区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图(13,竞争力由强到弱),回答2526题。25长江干流经过的省级行政区中,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处于中上位次的组合是A沪、苏、皖、 B浙、豫、陕C赣、鄂、渝、川 D湘、黔、滇、藏26内蒙古位于我国中部经济区,其经济综合竞争力强的优势区位条件有:A人力资源丰富 B矿产资源丰富 C交通发达 D草场资源丰富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题,共计60分

9、。横断山脉澜 江沧P图14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6分)材料一:云南物种丰富,有“动植物王国”的美誉。文山地处滇东南岩溶山原区,境内山峦起伏,河谷沟壑纵横。这里降雨量较充沛,属亚热带热带气候。特有名贵中药材田七的全球主产地就在云南文山。每年35月是田七生长旺盛的季节,而此时恰好是当地水资源短缺的时间,制约了田七生产。材料二:云南地形水系图(图14)。(1)云南物种丰富、药材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有哪些?(双选)(2分)A纬度低、热量充足 B相对高度大、垂直差异显著C喀斯特地貌广布 D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2)流经6个国家、被称为“东方多瑙河”的澜沧江干流,目前已成为中国与东盟贸易的重

10、要国际通道。云南省决定对其进行综合开发,说说P地上游河段开发的基本内容是 ,理由是 ,易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P地下游河段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是 ,该河流域的主要农业地域是 。(5分)(3)该地区属湿润地区,但对田七生长来说却常常缺水。简要说明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自然原因 ;从开源的角度,列举解决当地水源短缺的两项合理措施。 (5分)(4)目前云南已将田七的种植、加工和贸易作为特色产业,要使该特色产业持续发展,在种植和加工环节可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4分)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14分)材料一:2012年10月16日,我国“西气东输”三线工程正式开工。图甲中阴影部分表示三线工程所经过的省区

11、。图甲材料二:图乙为“我国部分省区某外力侵蚀作用影响范围统计图”。图乙(1)图甲中甲、乙所在地形区的名称分别是 、 ,试分析产生甲、乙两地气候特征差异的原因 。(4分)(2)图乙示意的外力作用是 作用,三线工程经过的省区中受此外力作用影响最大的是 ,该外力作用强盛的季节是 季。(3分)(3)西气东输三期的气源来自中亚,终点是图中的乙区域,分析该工程的实施对乙区域的积极影响(3分)(4)乙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模式是 ,进入90年代后其发展遇到了不少问题,如产业升级遇到困难,和长三角、京津唐先比,其在 、 、 方面处于弱势。(4分)29图甲为“部分国家城市人口比重与人均GDP统计图”,图乙表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及三大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的变化情况,图丙为“我国1980年和2004年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示意图”。读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开始向郊区移动,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都市区人口常出现负增长现象。(1)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主要在右图甲中的_(国家)表现最为明显,这种现象被称为_现象,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_。(5分)图甲(2)据图乙、丙分析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特征。(4分) (3)简述我国特大城市的快速发展对地理环境产生的主要不利影响。(3分)图乙图丙 30、(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