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册第12课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4096398 上传时间:2023-10-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册第12课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二册第12课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二册第12课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二册第12课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二册第12课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册第12课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册第12课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市西路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记录教学内容第12课失物招领课时安排两课时媒体准备实物投影、电脑光盘、课件实施时间2009、3、5集体备课初稿个性化设计目标分析1 读准14个生字的字音,注意翘舌音“失、专、准、双”和后鼻韵母“同、工、请”。2 通过比较形近字的方法认识生字,能够区分“失(先)、准(堆、推)”。通过比较“洞(同)、青(请)、格(各)”,感悟形声字的规律。会写“同、工、专、才、级、队”六个生字。3 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字义:级、同、众、围、专、队、请。知道“单”和“双”是一对反义词。4 能够运用生字组词,可以使用“准备、专心”说话。5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口袋、望望”这两个

2、轻声词。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课题的意思和“唐老师和张爷爷为什么会发出会心的微笑?”这个问题。6 仿造“很_很_”这种语言形式说话。能够结合对课文的理解,进行口头说话练习:唐老师和张爷爷看到_,露出会心的微笑。唐老师说_,张爷爷说_。7 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和想象说话的能力。教材重难点分析1 通过比较形近字的方法认识生字,能够区分“失(先)、准(堆、推)”。2能够运用生字组词,可以使用“准备”说话。3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课题的意思和“唐老师和张爷爷为什么会发出会心的微笑?”这个问题。指导说话。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1 齐读课题正音:读准“失”的字音。2

3、 质疑:看了课题,你有什么想知道的?预设:(1) 什么叫“失物”?(丢失的物品,举例)(2) 谁招领?他们丢失了什么?(3) 什么时候丢的,怎么丢的?结果找到吗?(4) 他们丢弃的垃圾为什么叫“失物”?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给觉得难读的字做上记号,多读几遍。2、学生互相提醒容易读错的字,引导学生读准生字的音:平舌音“才”;翘舌音“准”、“双”、“专”;后鼻音“请”、“同”。3、同桌交流:自己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区分形近字:失(先)、准(堆、推)、观(现) 专(去)、才(木)形声字比较:“洞(同)、青(请)、格(各)”结合生活实际:级、同、众、围、专、队

4、、请。反义词:单双三、再读课文,练习说话。1、齐读课文,再认生字。2、出示“同学们围着园林工人张爷爷,听他介绍每一种花草树木,听得可专心了。”a、读句中的三个生字。b、理解并用“专心”说话。c、有感情地朗读这个句子。3、练习:用“准备”说句话。四、自主发现,指导书写。1、出示“同、工、专”三个字,再读记。2、自由发现,掌握写法。a、看:三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提醒同学该怎么写才漂亮。b、记:提出需要老师指导的字。老师示范写,其中“专”第三笔是竖折折,不能拆为两笔,书写时,要把竖写得向左斜一些;“同”包围部分要往上写。c、描:在书上描一描。d、写:各练二个字。老师巡视,个别指导。3、展示学生写的

5、字,师生共同评议。教学过程设计第二课时一、复习字词,引导积累。1、开火车读生字词。2、引导积累。读读书上的“读读比比”中的词语。a、在小组内读读比比,说说发现了什么。b、全班交流,说说每组字的不同之处。二、朗读课文,质疑问难。1、看课文插图1,引导学生读1-3自然段,梳理板书(时间、地点、人物)将第三自然段读得欢快些。仿造“很_很_”这种语言形式说话。2、读第四自然段,梳理板书(事件)引导学生读出严肃的语气。3、自由朗读课文58自然段,划出不理解的地方。2、与同桌讨论问题,能解决的自行解决。3、在班中交流与同桌不能解决的问题。三、解决疑难,感情朗读。1、当学生问“他们为什么说没丢东西?”时,指

6、导看图,引导学生读出惊奇的语气。2、当学生问“失物是什么?”时,全班交流,指导朗读第6自然段。a、自由朗读第6自然段。b、启发想象,指导朗读:如果你是乱丢垃圾的同学中的一个,此时你的心情会怎样?那你就用这样的心情朗读课文。如果你是一个爱护环境的同学,看到这么多垃圾,你的心情会怎么样?那你就试着读读课文。3、当学生提问“看到塑料袋里的东西,有几位同学为什么脸红了?”时,指导学生读第7自然段。a、指名读第7自然段,回答问题。b、引导想象,指导朗读。如果你是那几位丢垃圾同学中的一个,你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带着这种心情读读课文。如果你看到他们主动改正了错误,你会怎么想?那你就怀着这样的心情朗读课文。4

7、、当学生问“张爷爷和唐老师为什么会发出会心的微笑?”时,引导学生说话。唐老师和张爷爷看到_,露出会心的微笑。唐老师说_,张爷爷说_。四、指导书写,掌握结构。1、出示需要写的字“级、才、队”,读读。2、全班交流,找出共同点,掌握结构。3、观察要写的字,说说在写时该注意什么。“队”的耳朵高而小,以便给右边的“人”字的撇留出空来;“级”引导学生回忆“红”、“奶”的写法,学会迁移。4、学生描红、书写,老师个别指导。5、展示学生作业,评议。五、拓展延伸,实践活动。1、请学生看看,自己的前后左右有没有“失物”,该怎么做?2、将本文的故事讲给家人听。课后作业设计1读课文,听写。2抄写生字词。3完成黄冈小状元作业本练习。板书设计12 失物招领 时间:今天 保护环境地点:植物园 爱护家园人物:一年一班学生 唐老师 张爷爷事件:学生丢东西老师严肃 (脸红) (招领) 把“失物”领回会心微笑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