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大家排好队》(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11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树立规则意识,知道在任何时候、地点都要排队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三次拿礼物的体验活动、视频、资料等方式让学生切身感受排队带来的秩序感、安全与公平 3、情感与态度:从内心认同排队规则和意义,感受排队的美感与愉快心情,并做到心中有他人,形成安全排队的意识 4、行为与习惯:初步养成自觉、安全、文明排队的习惯,维护公共秩序 教学重点: 在多次活动体验中明白排队有秩序、更安全、更公平,养成自觉排队的习惯 教学难点: 切身认同排队的重要性和意义,明白当规则和利益冲突时,仍要做到遵守秩序,自觉排队 教学准备 PPT、视频、三次礼物、问卷调查 过程设计 【第一板块】初识排队,有秩序 一、游戏导入,感受混乱 1、孩子们,第一次和大家见面,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份见面礼,你瞧!是好吃的麦丽素!(出示一个)快来拿吧! 2、生自由拿礼物 预设:部分孩子因为哄抢没拿到礼物 3、 采访没拿到糖的同学:诶?你好像很不开心,你想说什么?为什么你会没拿到礼物? 4、回顾视频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刚才发生的事儿吧播放视频) 看了视频,你想说什么? 预设:太乱了/有人拿了好几个 二、讨论办法,感受秩序 1、小组讨论 如果有第二次拿礼物的机会,你们觉得用什么方式好? 预设一:排好队,一个接一个拿(追问:为什么要排队?) 预设二:我们坐在位置上,老师一个一个发。
2、感受秩序 刚才大家想的方法都很好,接下去我们就来试试排队的方法,再来拿一次礼物请大家在我的前面站成一列队伍 采访:和前一次比,这次拿礼物你的感觉有什么不一样? 预设:感觉好一点,安静、有秩序 小结:是啊,看来排好队能让我们变得更有秩序板贴:【有秩序】) 【设计意图:第一次拿礼物,在没有老师任何指导的情况下,学生自然出现不排队的现象,通过现场视频回放,直面问题,然后引导小组讨论得出排队的方法,让学生在两次拿礼物的强烈对比中,感受到排队有秩序 【第二板块】认同排队,更安全 一、排队吃亏,触发矛盾 1、为了奖励你们排队排得那么好,那么有秩序,老师现在给你们发第二个礼物了,是炫酷的手指陀螺 2、游戏约定:音乐起,领礼物回座位,尽情玩音乐停,放抽屉 3、领礼物(部分孩子排了队没领到) 4、玩游戏,交流分享 (1)请拿到礼物的学生上台展示 (2)采访没有拿到礼物的同学,说说心情引出“吃亏” 排了这么久,也没拿到礼物,真是吃亏啊谁也和他一样? 一、 链接生活,回顾吃亏 1、师分享经历 我特别理解你的心情,因为像你这样排了队还吃亏的事情我也经历过一天早上我很有秩序地排队等公交车,好不容易车子来了,可轮到我上车时,却上不去了,因为车上已经挤满了人,这下遭了。
上班迟到了,工资也被扣了,当时我就很后悔,要是我不排队,也许就不会吃这个亏了 2、交流讨论 你有没有遇到过排了队却没拿到礼物、买到东西或者没达到自己想要的目标,排了队还吃亏的事吗?(学生汇报,老师将关键词打在PPT中) 3、引发思考 哎呀,看来排队是让我们变得有秩序,但很多时候会吃亏!那到底排还是不排呢?我都有点纠结了 二、 又发礼物,探寻心声 1、渲染礼物 接下来,我要来发第三个礼物了,这份神秘大礼是由我们的班主任提供的——免作业卡 这礼物也太诱人了吧!但是班主任到底给了我多少张这样的卡,我也不知道想要的就快来拿吧 2、采访心声 ①采访排队的同学:刚才你喊着要排队的,你是怎么想的? 哦,这是你的想法 ②采访没排队的同学:刚才你好像挺着急的,你是怎么想的呢? 原来是生怕自己吃亏了,一听说还有礼物要发,就赶紧上去了 三、 思辨讨论,排队更安全 1、播放视频 (视频大致内容:男主听说今天午餐吃鸡腿,一下课就冲向餐盘,想抢第一,拿到大鸡腿,不料在全班哄抢的过程中受了伤 2、看了视频,你有什么想说的? 预设:太危险了,鸡腿没抢到,还让自己受伤了,太不应该了 追问:如果刚才我们也像这样冲上去抢礼物,可能会发生什么? 预设:可能也会发生碰撞、受伤。
3、出示问卷调查结果 你很有预见性这种可能性还很大呢!老师在学校里做了一个调查:有217个小朋友因为拥挤发生碰撞,有110个人摔倒,还有32个人曾经扭伤、流血 4、播放校园新闻 (1)这些还都是小麻烦小伤,不排队发生拥挤还可能会带来更大的危险,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则校园新闻播报! (大致内容:①2015年10月,某小学由于学生下楼参加活动时,没有排队,发生拥挤踩踏事件,造成1名学生死亡,12名学生受伤同样的惨案数不胜数:①一日,重庆某镇中心校,因下午放学时学生蜂拥而出,在楼梯口发生踩踏,造出5名学生受重伤;②深圳书香小学外出实践时发生踩踏事故,4人伤势严重,8人受伤③河南第三实验小学,在上厕所时发生踩踏事件,造成1人死亡,5人重伤,16人受伤④新疆五校发生踩踏事故,共有41人受伤......) (2)听到这儿,你又有什么想说的? 预设:还是排队好,不排队会发生拥挤,可能会发生危险 5、思辨讨论 (1)如果现在我要发免作业卡了,你会怎么做呢? 预设一:排队,我走快点排到前面就可以拿到礼物了 追问:你的意思是要冲到前面咯?她这样说,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预设生:同意/不可以,冲过去的过程中,可能就会发生危险。
引导:在冲的过程中,你的脑海里还会出现“安全”两个字吗?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很多很多的危险就是趁我们不注意的时候发生的! 预设二:排因为生命比这些东西更重要 引导:你能把这句话再清楚地说给全班同学听一听吗?在他心中,什么更重要?你意识到了排队的重要性,给你竖个大拇指 预设三:(找之前不排队的孩子)刚才你是想冲上去不排队的,现在的想法呢?追问:那轮到你的时候,礼物可能就没有咯,你怎么想? 预设:没拿到礼物也没关系 引导:是啊,如果刚才因为拥挤不小心撞到桌子受伤了,就算你拿到了礼物,你会开心吗? (2)再回过头看看之前觉得吃亏的事儿,现在你有什么想说的? 预设:吃点小亏没关系,安全更重要 引导:是啊,虽然公交车没上成,但我得到了安全下一次,我早一点起床,也就不会有这个问题了 小结:看来,还是排队好,变得有秩序,还是排队好,生命更安全 【设计意图:第二次排队拿礼物,部分孩子排了队却没拿到,这是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吃亏现象,通过回忆这些情况,从而引发矛盾和思考:当排队守秩序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到底该如何选择?然后老师用免作业卡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礼物进行诱惑,学生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主张排队,另一种不排队,引导学生说出真实的心声后,再通过视频、图片、问卷、广播等多个渠道呈现不排队带来的危害,给学生强烈的冲击,明白安全更重要的道理。
【第三板块】不插队,更公平 1、师插队,引争议 (1)现在啊,我就是你们其中的一员了,我也是一个小朋友,特别想要这个礼物 (2)(师插在第2个)后面怎么有这么多的声音啊?(多采访几个)我特别想要这个礼物,就插我一个不行吗? 预设:我们都很想礼物,但也要遵守秩序,乖乖排队 (3)我插在你前面,你开心吗?你呢?你愿意吗? (4)小结:哎呀,因为我一个人插队,让大家都不开心了看来以后我们排队要多想一想别人,不仅要做到自己乖乖排队,也不能让别人乱插队,这样才会——【板贴:更公平】 【设计意图:设计老师插队的环节,引导学生要做到心中有他人,排队才会更公平 【第四板块】悦纳吃亏,生生对话 1、 排队领第三个礼物(最后三个小朋友没领到) 2、采访:没有了,很难过吧有什么话想说吗? 预设:没关系,虽然没拿到礼物,但我得到了安全难过) 3、生生对话 孩子们,他明知道排在最后一个,可能会拿不到礼物,却依旧遵守秩序,安安静静地排在队伍的最后面此时你有什么话想对她说吗? 预设:别难过,我觉得你做得很对,我把我的礼物给你吧 预设:你很了不起,你是最棒的,我也把我的礼物给你 4、肯定提升 同学都愿意把自己的礼物送给你,我觉得这是对你最好的肯定!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就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但我很为你骄傲,排队时你不争不抢,吃亏后很难过却不抱怨。
我们用掌声表扬他们! 【设计意图:引导生生对话,面对最后一个同学明知道排队可能没有礼物,依然很有秩序地站在最后一个,这样的行为,要让其他学生去发现和肯定 【第五板块】读排队歌,欣赏图片 1、聊收获 孩子们,课要结束了,对于排队这件事,你有什么收获吗? 预设一:我明白了排队有秩序,更安全更公平 预设二:不管什么时候都要排队,这样才会安全也不可以乱插队,要心中有他人 2、读排队歌 不知不觉,黑板上出现了一首排队歌,我们一起打着节拍来读读吧 3、欣赏图片 你瞧,排队的感觉多美啊播放排队的图片) 4、结束语 当我遵守了规则,你遵守了规则,她也遵守了规则,那我们的生活将变得多么美好 下课了,大家也排好队,有秩序安全地回教室吧 【设计意图:在交流分享、读排队歌、欣赏图片中加强排队意识】 五、 作业设计 寻找生活中的排队小明星 【本课是解决为什么排队这个意识层面的问题,让学生初步形成排队的意识,养成排队的习惯,但是习惯不是一节课可以养成的,需要课后继续引导学生去强化排队的意识,因此布置寻找身边爱排队的榜样,树立正面形象 六、 教学反思 一、从学情出发,巧设体验活动 二年级学生的规则意识不强,虽然他们在幼儿园就已经从老师、家长的口中得知排队的重要性,但是完成从知到行的过程还是有很大难度,他们做事往往还是从自己直接的感受和功利心出发,这是因为没有真正从内心意识并认同排队的重要性。
因此我们试图在课堂上呈现学生在生活中最本真的状态,将生活场景搬到教室,将学生内心最真实的声音激发出来,发现问题、直面问题,然后通过一次次的活动设计,挖掘内心一直被忽视的声音,让学生在经历一番“不排队、要排队、不想排、一定要排队”这样内心的挣扎和权衡利弊后,再告诉她们这是一种“秩序”,比老师直接告知、强加有触动得多当照亮了意识层面的盲区,就像找到了生活的灯塔,不排队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因此,我们设计了3次拿礼物的环节,第一次拿巧克力,没有老师任何指导的情况下学生自然出现不排队的现象,通过视频回放,然后小组讨论得出排队,在两次拿礼物的强烈对比中,感受到排队有秩序 第二次排队拿礼物,部分孩子排了队却没拿到,这是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吃亏现象,通过回忆这些情况,从而引发矛盾和思考:当排队守秩序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到底该如何选择? 第三次用免作业卡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礼物进行诱惑,学生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主张排队,另一种不排队,在引导学生说出真实的心声后,我通过视频、图片、问卷、广播等多个渠道呈现不排队带来的危害,给学生强烈的冲击,明白安全更重要的道理之后,又设计了老师插队的环节,引导学生要做到心中有他人,排队才会更公平。
二、巧妙引导,生生对话 为了引导学生说出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不仅要从活动形式和礼物上下功夫, 教师的引导语也很重要,首先保持中立的态度,不让学生感到老师一开始就对排队持肯定意见,或者对不排队持否定意见,比如:在第三次学生受到免作业卡的诱惑冲上来拿礼物的环节,老师采访学生时不可以直接肯定喊着排队的同学,也不能直接将不排队的帽子扣在另一些同学头上,而应以好奇中立的语言询问:刚才你好像挺着急的,直往前冲,能告诉我你是怎么想的吗? 其次课堂上也不应是老师一人做裁判官,而应将话语权充分交付给学生,多问问“你怎么看?你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