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寨》教学设计[1].docx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4057344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家寨》教学设计[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汉家寨》教学设计[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汉家寨》教学设计[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汉家寨》教学设计[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汉家寨》教学设计[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汉家寨》教学设计[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家寨》教学设计[1].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汉家寨教学设计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熊国良一、 文本分析 汉家寨是高中语文2003课标版教材第五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这个单元的主题是“对存在进行深思”,本文作者通过追忆途径汉家寨的情景,表达出自己对汉家寨的独特体验与思考。作品无论从题材内容、语言形式还是写作观念,都呈现出与其他作家完全不同的立场,以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来展示一个特殊地域、特殊社会以及生活在其中的特殊的民族的精神文化。这篇散文所传达的“坚守”的主题相当深刻,“坚守”又绝不仅仅局限于汉家寨人对于家园的守护,更指的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对“信仰、精神、传统”的执着、守侯。因此学习本文,不仅能使学生学习作者写景的高超技艺,更能使我

2、们对“思想”“精神”这些概念具有更为感性的认识,会从内心深处生长出人性美。二、学情分析 本课文安排在高中语文2003课标版教材第五册(必修),学习的对象是高二的学生。学生们已经学过散文,对散文的特点和一般性鉴赏方法应该有初步了解和掌握。 散文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情感也吸引着学生走入散文的殿堂。但是,张承志的散文,学生没有接触过,对其风格可能不是很了解,尤其是在对作品中 “表达心灵”的理解上,学生可能会因生活的安适,人生阅历的浅薄,有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方法 现代教学理论要求:课堂教学要贯彻启发式原则,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动脑、动口、动手,注重培养学生自

3、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授课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法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点拨法抓住关键词句,展开联想,点拨思路。 .研讨探究法学生自主合作研读、提出问题,合作探究。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品味语言,体味汉家寨周边景之荒凉、死寂的特点 2.分析文章中对人物的描写,把握人物形象的意义 3.理解文本中 汉家寨人“坚守”的精神内涵过程与方法:1.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探究作品的意蕴 2.学会从散文的语言、意境把握主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领悟作者所颂扬的“坚守”精神 2.渗透人文精神,思考“坚守”的意义,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五、教学重难点重点:训练学生通过对作者个性化

4、语言的分析、理解把握文章内容,学习写作手法。 难点:联系文章创作背景,引导学生充分探讨、理解文章“坚守”这种精神对人生的意义。 六、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情境导入法以多媒体展示新疆沙漠地带的风景图,再加上符合情境的言语,让学生在观、听中入境,进入课文的学习。(二)速读全文 理清思路要求:速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及作者的行文思路,并试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各层次的内容。思路:第一部分:(16)走近汉家寨 展示了汉家寨所处的大的环境背景第二部分:(730)走进汉家寨 进入汉家寨的所见所闻第三部分:(3136)离开汉家寨 离开汉家寨时作者的感受以及汉家寨对他以后生活所产生的影响 方法提示:游记

5、散文,抓行踪明思路 (三)精读课文 分析文本 1、读汉家寨周边之景 (1)默读16段,观察作者在走近汉家寨的路途中,看到了怎样的风景?(请找出这部分中能表现自然景观特点的词语,并划出来) 引导学生找描写景物特点的形容词:特点:空旷、宁寂、贫瘠、苍凉、荒芜、恐怖 (2)汉家寨是一块( )。请同学们浏览第二部分,并从中找出一个词语填空。注意:这个词要能够概括汉家寨生存环境的特点。绝地 (3) 本文第二部分的哪些内容可以表现出汉家寨是一块绝地?请同学们划出来,读一读。 如第8段,“汉家寨只是几间破泥屋”;第13段,“真是异域三道巨大空茫的戈壁滩一望无尽,前是无人烟的盐碱低地,后是无植被的红石高山;汉

6、家寨,如一枚被人丢弃的棋子,如一粒生锈的弹丸,孤零零地存在于这巨大得恐怖的大自然中。”这些都表现了这里是非常荒凉贫瘠的土地。 2、 分析汉家寨中之人(1)自然环境是贫瘠的、荒芜的,那么在这里的人的生活条件、生活状况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1728段,根据汉家寨人的衣着、神态、动作来分析他们的生活状况。 人物: 老人:摇摇头、微微摇头不动、无言(饱经风霜、木讷迟钝) 小女孩:一动不动、黑亮的眼睛、凝视、破红花棉袄(天真、好奇) 痴痴的盯 汉人服色生活条件、生活状况:贫穷的、与世隔绝的 3、 赏析汉家寨人“坚守”之精神(1) 汉家寨是那么的贫瘠、荒凉,但是他们始终守在这里,请大家分析一下坚守

7、是什么意思? 坚守在字典里,是坚决守卫、不离开的意思。 无论外界的环境怎样的恶劣外界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始终守护着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这就是坚守。 (2)汉家寨周围有三条巨大的戈壁通向远方,为什么他们不选择其中的一条路,去开始新的生活,永远离开这块贫瘠的土地呢? 汉家寨是他们的家,是他们的根,不管它是贫瘠还是富饶,不管它是美丽还是丑陋,都不忍舍弃。他们要坚守祖先的信念、传统、生活方式。(3)很多问题看似没有答案,但第9段作家为何又说自己找到了人生的答案呢?如何理解汉家寨的象征意义。 汉家寨的贫瘠,象征着人生中苦难。汉家寨人的坚守让作者在人生中无论遇到什么困境,都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在

8、困难中坚守生存。汉家寨的三道黑色的戈壁通向远方,象征着人生的三岔口,象征着人生中的种种选择与诱惑。而汉家寨的人的坚守让作者在今后的人生中,面对不确定的人生选择时,也能做到坚守初心、坚守自我。4、明确作者“坚守”之 内容(1)文末作者写道“我强忍住心中的激荡,继续着我的长旅。从那一日起我永别了汉家寨。也是从那一日起,无论我走到哪里,都在不知不觉之间,坚守着什么。”“在美国,在日本,我总是倔强地回忆着汉家寨,仔细想着每一个细节。”作者要永远把“坚守”放在心中,那么作者坚守的是什么呢? (多媒体投影显示文章写作背景和作者创作初衷) 在商品化的泛滥,市场经济追名逐利中,作者坚守的是纯洁的文字和自己的理

9、想。 当外来文化屡屡冲击中国传统文化时,作者坚守的是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2)作者为了追求高洁的人格以及纯洁的文学,放弃了优越的物质生活;汉家寨人为了坚守自己的家园和祖先的生活习惯,放弃了外面美好的世界;苏武、陶渊明也都是因为苦苦地坚守而牺牲了自己的青春、事业 请你以“张承志,我想对你说”的句式写两到三句话,表达你对作者坚守高洁的人格以及纯洁的文学的看法。(四)课堂小结 拓展提升 这节课我们和作者一起领略了天山南麓千里戈壁的苍凉,感受了汉家寨人在绝地中的坚守,当我们和作者一起离开汉家寨时,那种坚守的精神已经在我们心中扎根了。生活在急剧变化的时代,我们要努力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改变自己,提高自己

10、;但是同时,有一些东西是要始终坚守的,比如正直、真诚、善良;比如诚信、尊严、理想。中华民族靠着坚守的精神走过了五千年的风雨,希望同学们也以同样坚守的精神延续我们民族的血脉!在物欲横流中坚守道德,在庸俗泛滥中坚守高洁,在寂寞孤独中坚守理想,在尔虞我诈中坚守诚信,在平平凡凡中坚守奋斗,在“崇洋媚外”中坚守民族精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守住我们做人的尊严,才能守住民族的灵魂。 (五)教学反思 改进提高 本节课的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能够抓住关键词句较快地理清文章的思路,并且能够比较准确地找出表明汉家寨周边环境特点的词语,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了张承志的创造风格,进一步把握了散文中情与景的关系,为学生的课外阅读理解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本堂课最精彩的地方是教师充分地调动了学习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无论是概括汉家寨周边环境的特点,还是分析汉家寨中人物的形象,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相关生活体验,达到了思想的交流与碰撞;当堂练笔环节通过学生朗读自己所写的文字,激发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和练笔的兴趣,写的好的文字获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 当然,本堂课的不足之处也是有的,教学的切入点比较平淡,不新颖,整堂课上下来没有特别吸引和打动人得地方。这主要表现在教学设计上还不够精心和独到,这是今后需要改进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