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内除法(二)》教材分析与重难点突破(第2课时)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4043439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9.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表内除法(二)》教材分析与重难点突破(第2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表内除法(二)》教材分析与重难点突破(第2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表内除法(二)》教材分析与重难点突破(第2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表内除法(二)》教材分析与重难点突破(第2课时)(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表内除法(二)?教材分析与重难点突破(第2课时)一、教材分析例2教学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其呈现方式与例1相同 ,继续利用矩形模型引出除法算式 ,只是将乘法算式去掉了 ,让学生继续利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知识迁移学习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 ,进一步形成“用一句乘法口诀可以计算两个除法算式的认知结构。“做一做第1题与上一课时的“做一做第1题编排意图相同:一句乘法口诀可以解决一道乘法和两道除法算式。第2题是利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练习 ,同时初步使学生初步感受函数思想(被除数变了 ,除数不变 ,商也相应地变了。)这里只是渗透 ,让学生直观感知即可。在计算方面的要求是到达正确、较熟练的程度。第3题的图意是:

2、小兔身上的数与河中每块石头上算式的商以及和对岸蘑菇上的数一致时 ,小兔才能过河采蘑菇。比方:8号小兔要踩着商是8的算式 ,一步步走过河 ,才能采到河对面的8号蘑菇。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经历用9的乘法求商的过程。教学难点是灵活运用乘法口诀求商。二、重难点突破。1.让学生经历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突破建议(1)利用矩形模型引出“27÷9=3的计算思路 ,再独立尝试计算“27÷3=9 ,让学生积累更丰富的根本活动经验。(2)教师写一道关于9的乘法算式 ,学生写出相应的两个除法算式。再让学生任写一乘法算式 ,并写出相应的两个除法算式。2.灵活运用乘法口诀求商。突破建

3、议(1)通过各种形式熟练掌握19的乘法口诀。如:背诵口诀表、师生集体对答口诀、开火车对答口诀、口诀填空等等。(2)按规律列举9的所有乘法口诀 ,并写出相应的除法算式。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开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根底。“师之概念 ,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那么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4、“师之含义 ,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 ,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 ,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 ,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 ,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 ,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 ,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 ,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 ,“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 ,更重于传播知识。(3)视算和听算相结合。视算是通过眼看题目脑算 ,直接说出得数;听算那么要求耳听题目脑算 ,

5、得出结果 ,难度较大。这是对目、耳、脑、口等感官的技能训练 ,交替使用 ,可以激发学生口算兴趣 ,增强记忆 ,提高口算速度与能力。要练说 ,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 ,听得准确 ,才有条件正确模仿 ,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 ,注意听说结合 ,训练幼儿听的能力 ,课堂上 ,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 ,我对幼儿说话 ,注意声音清楚 ,上下起伏 ,抑扬有致 ,富有吸引力 ,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 ,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 ,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 ,抓住教育时机 ,要求他们专心听 ,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 ,培养幼儿边听边记 ,边听边想 ,边听边说的能力 ,如听词对词 ,听词句说意思 ,听句子辩正误 ,听故事讲述故事 ,听谜语猜谜底 ,听智力故事 ,动脑筋 ,出主意 ,听儿歌上句 ,接儿歌下句等 ,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 ,轻松愉快 ,既训练了听的能力 ,强化了记忆 ,又开展了思维 ,为说打下了根底。(4)结合问题针对训练。结合学生口算中的问题可以采取笔头训练、竞赛训练、计时训练等。 /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