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德育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中的功能.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3982859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塑德育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中的功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重塑德育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中的功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重塑德育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中的功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重塑德育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中的功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重塑德育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中的功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重塑德育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中的功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塑德育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中的功能.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塑德育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中的功能 (孙淑卿 内蒙古乌兰察布职业学院 012000)摘 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当今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扩张,培养大批高素质、实用型、技能型的现代化建设人才便成为高职高专院校的一项重要任务。高职高专学生的知识文化素养、道德情操、人格品位、思想境界、能力结构等,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成人成才,而这些素质的获得都离不开德育的浸润。因此,构筑完整有效的德育体系,重塑德育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中的育人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关键词: 重塑 高职高专 德育 功能 一、当前高职高专德育存在的问题 (一)片面注重技能教育,忽视德育教育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都锁定在培养“适应

2、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忽视了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再加上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这就使得高职院校在实施以专业技能培训为主的教育中,过分强调“以就业为导向”,导致教育的纯“工具意识”,片面理解“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概念,过多关注专业技能而有意或无意地忽略道德、精神的教育。有调查显示,63的学生认为高职院校对德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甚至有的高职院校在多媒体教室的使用原则上都不安排德育课。而相当多的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课程开设、学生活动的设计上都是围绕市场和职业转动的,对于德育课程的开设和效果上则持可有可无的忽视态度。 (二)被忽视的德育教育,效果不

3、明显 高职院校德育课往往采用大班上课的形式。一方面,班级学生人数多,教师不可能顾及到每位学生的需求。学生普遍认为大班上课可以滥竽充数,一部分自觉性不高的学生容易乘机做小动作,影响了课堂纪律。另一方面,教师教学任务十分繁重,基本上疲于应付,缺乏钻研教学的时间和精力,不少教师知识陈旧,没有把握时代脉搏,教案几年不变,课堂上只是用抽象的名词解释抽象的理论,僵化、空洞、陈旧,使德育课变得索然无味,加上相当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受的是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就是以专业课为导向,专业课是“硬指标”,是“实课”,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软指标”,是“虚课”,是可有可无的东西,是空洞的政治说教,仅仅是为了取得学分。种种

4、原因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听课不认真,人在课堂心不在焉,甚至迟到、早退、旷课,从而达不到预想的教学效果。 (三)德育师资力量薄弱,知识结构不专业 德育课的重要特色是它的理论性和时代性。邓小平曾经说过:“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于教师。”许多高职院校由中专升格而来,教师学历和知识结构相对薄弱,教师队伍中仍存在着知识面狭窄、基础理论不够深厚的问题。再加上近几年的高校扩招带来教学班级的急剧增加,使得德育课教师教学任务十分繁重,基本上疲于应付,缺乏钻研教学的时间和精力,更无科研的热情和动力。另外,社会观念的变化、知识的更新、信息的接收,学生

5、接受的速度远比教师要快得多,使教师的说教显得软弱无力,针对性不强,更谈不上“及时”甚至“超前”了。二、重塑德育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中的功能(一)育人为本,德育为先2007年8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明确提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做人先修身,兴业需立德。如果一个人道德品格有问题,那么即便再有才,也非社会所需。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首先是“社会人”,即具备做人的基本素质,其次才是“职业人”,即具备做事的职业技能与素质。也就是说,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必须是德才兼备的,只有这样的人才,才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正像当今社会在选拔人才时所流

6、传的一句俗语那样: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实践证明,高等职业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自身的特殊性,确立人本理念,注重德育的人本化,形成德育合力,积极发挥德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实现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德育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也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和灵魂,更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爱因斯坦曾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可见,德育在高职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二)深入进行“四个学会”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高等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实用型、技术型的高技能人才,而且要培养高素质的人

7、才。相比较于普通院校来说,高职院校更应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即提高包括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等在内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以达到开发思维和净化灵魂的目的,使学生不但能将所学知识内化为素质转化为精神,同时不断净化和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不断培养高尚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促使他们更多地关注世界的变化,关注国家命运,关注民族兴衰,关注周围变化,关注他人的感受,增强责任意识;增强大学生的适应能力,不断提高学生面对变化的承受和应对能力,及自我发展的适应能力。在高职院校继续深入开展“四个学会”教育,正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首先要学会做人。一

8、个人之所以需要接受教育,就是要实现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化过程。从自然人到社会人,不仅需要文化知识,更需要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尤其在现代社会中,竞争十分激烈,生存的机遇和困难并存,面对很多需要处理和解决的问题。在这样的生存条件下,只满足于念过多少书、取得什么文凭、获得什么证书是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的,甚至连生存都会发生困难。学会做人是立足社会、谋求发展的根本。 做人的品格标准,在不同时代,其评判是不尽相同的。但是,一些基本的品质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不能缺少的。1、诚信。这是道德的核心。任何时候对待周围的人和事,态度始终是真诚的,总有一颗希望别人好的心态,不骗人,不蒙人,更不算计别人,对别人的失误或缺

9、点有宽容之心。要学会尊重别人,即使是你不喜欢的人,也要尊重他的存在,谋求与他合作,不感情用事,不恶语伤人。高职院校所培养的学生是“社会人”和“职业人”的共同体,在学生步入社会、开始职业生涯后,良好的诚信是其与人相处、融入社会的起码道德,它同时也反映着一所职业院校对学生基本素质教育的成功与否。2、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做人的典范。人的一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总会遭受各种各样的痛苦与危机。贫穷、疾病、灾祸,是随时都会出现在身边的洪水猛兽,高职院校要培养学生同苦难抗争的精神,在磨练中变得坚强,在奋斗中练就坚韧,为以后的职业生涯打造良好的品质基础。其次,要学

10、会做事。获取知识的本质是一种探究活动,其过程不是单纯的记忆和背诵,而是需要不断的探究、选择和创造,这本身就包含着做事的内容。不会做事,没有动手操作能力的人不可能真正获得知识。不具备做事能力的人,所学知识也是无用的。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成绩很好,一到社会上,什么事儿也不懂,“书呆子”一个。不会与人合作共处,不能很好地完成自己的根本工作任务。还有一些学生眼高手低,自以为是。认为在学校学习过程中,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各种现象都已经了解了,可以很好地处理。其结果往往是想象和现实严重脱节,甚至在现实中处处碰壁。这就需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事。在社会实践中,不能为做事而做事,必须不断地总结

11、、调整。要学会做事,就事论事是不行的。一方面要扎扎实实地投身到现实工作中去,努力做好每一件事儿,另一方面还要仔仔细细地研究做好每一件事情的条件和要领,认认真真及时做好总结,这个总结的过程就是学会做事的过程。再次,要学会求知。传统的学校教育是在教会学生学习以往的、现有的书本知识。学生是处在被动的接受地位,所接受的知识往往是过去的,或者相对来说是比较陈旧的。人类社会的知识在不断地丰富,不断地更新,仅仅接受原有的知识是远远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的。一个人在社会中生存与发展,将要面对无数的新情况,需要用新新知识去解决各种新问题。今天我们提倡要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光凭有书本知识或过去的经验是远远不够的

12、。因此,高职院校要培养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实用型、技能型”的知识劳动者,仅仅局限于教学生学会知识是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的。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不断更新,如果高职院校的学生不能继续学习,不能更新自己的知识、技能,不会求知,就不可能获取新的知识,就可能成为新时代的“文盲”。只有学会了求知,才会始终处于积极进取状态,不断地充实、不断地提高、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最后,要学会合作与共存。当今的社会环境再也不是“鲁滨逊漂流记”所描写的那样,无需与周围人发生关系。今天的时代也不是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时代,许多事情靠一家一户就能完成。今天的社会已经到了人与人之间谁也离不开谁,必须合

13、作的社会,个人的力量已经变得非常渺小,只有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通力合作才能共同生存,共同发展。高职院校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使学生明白,不会与人合作,将来只能一事无成,甚至要遭到社会的遗弃。只有与你身边的人通力合作,才能在当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谋求共赢与发展。(三)突出职业道德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目标的实现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因此,高等职业教育自始至终强调为地方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决定了高职高专德育工作必须把职业道德教育放在德育工作的首位。高等职业教育在注重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要充分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重视加强学生的职业精神、协作精神、诚信教育、职业道德教育

14、,有高尚的职业情操和职业操守,高远的职业境界和职业追求,产生较高的职业认同感、使命感和责任感,这对高职高专学生以后从业将有持续的积极影响和重要的意义。高职高专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包括培养敬业精神,增强服务观念;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敬业思想;倡导诚实守信,全心奉献社会,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高职教育需要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而高职高专德育工作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高职高专院校只有努力形成德育合力,充分发挥学校各种有利资源,将德育工作渗透到高职高专教育的管理和教学中,才能实现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四) 努力完成知识体系从“知”到“行”的转变学校德育是由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

15、途径、德育方法、德育管理、德育评价等子要素系统构成的,包括小学德育、中学德育(含中等专业学校德育)、大学德育在内的一个统一的有层次系统的整体。从动态性原则来看,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文明的行为习惯,良好的道德品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崇高的理想信念,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通过小学、中学、大学等各个阶段的教育逐步形成的。而高职高专的德育课程则要在保持同中小学的德育内容和知识体系一致的前提下,更要侧重于完成德育知识从“知”到“行”的转变,使高职高专的学生不仅具有完整的德育认知,更能在学校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中具备良好的道德行为。参考文献:1. 张玉莲 霍占茂: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河北政工网,2010.102. 杨曙光: 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3. 詹万:21世纪中国德育课程体系框架分析J,http:/ ),河北省柏乡县人。硕士研究生毕业,所学专业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现为乌兰察布职业学院讲师。E-mai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