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民族工作计划.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3953966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民族工作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五年级(上)民族工作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五年级(上)民族工作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五年级(上)民族工作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五年级(上)民族工作计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民族工作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民族工作计划.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哈密市五堡乡支边农场小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上册民族常识工作计划 开展民族常识教育,使广大青少年从小养成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对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为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是好的,但不能忽视危害民族团结因素的存在。一些违背党的民族政策和伤害民族感情的事情时有发生,很多是由于不学习党的民族政策,不了解和不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引起的。为有利于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加强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教育,特别是在内地汉族地区青少年中进行这项教育很有必要。在中小学中开展民族常识这一教育活动,使青少年了解

2、中华民族的构成,掌握我国的国情,从小就在心灵中塑造我国各民族大统一的国家意识和民族精神,从而做到“知我中华,爱我中华”,使爱国主义教育更生动,更具体,更具有针对性。为更好的让学生学到民族常识,特制定本学科教学计划如下:一、 教学总目标(第一单元) 1、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五十六各民族及各民族的名称。2、了解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地大物博,有迷人的自然风光。3、懂得我们应该要维护各民族大团结,中华各民族人民亲如兄弟姐妹,互相帮助,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维护祖国统一。二、教学资源分析本册教材共完成四个单元的教学,第一单元“多民族的大家庭”,第二单元“多彩的中华家园”,第三单元“灿烂的民族文化”,

3、第四单元“知我民族,爱我中华”。这学期学习第一单元的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和美丽富饶的民族地区,即6课时。本节内容是对我国多民族国情的简单阐述,注意了解和记忆。教学重点: 1、56个民族。 2、民族分布。 教学方法简介: 1、识记:(1)56个民族,1个人数众多的汉族,其他55个人口较少统称少数民族。(2)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壮族,再了解4-6个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3)民族政策:一律平等。 2、读图:民族分布:(1)汉族:遍布全国,集中在东部、中部。(2)少数民族:以东北、西北、西南为主。本节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我国的民族构成状况、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教材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符

4、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民族知识,是学生必备的中国地理的基础知识。本节课所学知识与前面所学中国疆域和人口知识紧密联系,也为下节学习民族分布、民族政策以及以后学习初中区域地理和高中地理打下基础。教材的设计是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和民族生活,而从学生生活的扩展来看,他们开始关注到民族生活,正如教材引言中所讲的“我们生活在一个民族大家庭里”,因而将本单元主题确定为“民族大家庭”,把有关民族的内容引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符合学生学习知识的规律。本单元教学目的是立足于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一定的民族常识,增进民族情感,树立民族意识。民族的内容比较抽象,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领会,教

5、材编者作了努力尝试,引用了学生较为熟悉的歌曲、历史资料和典故,把民族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紧扣当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思想道德教育形势,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多民族的大家庭,重在引导学生感受和了解我国有56个民族,代表性地了解一些民族的具体情况,简要介绍中华民族的历史,从而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教学中,让学生重在认识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构成伟大的中华民族,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各民族彼此之间血脉相通,命运相系,文化相连。这一节重在引导学生从静态角度了解我国的民族,为下一节从动态的角度关注我国的民族作好铺垫。 三、学生

6、基本情况分析:在以前学科中,学生也接触过中华民族方面的知识,只是不系统,不全面。5年级学生所学基本知识掌握较好,会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具有应用意识,形成了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绝大部分学生思想表现好,遵纪守规,学习认真、自觉。同学之间能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爱相处。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已经比较深入地接触了一个又一个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加深了他们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了较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了一定的是非观,但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当中还有许多不良的成分需要教师做进一步的引导,使他们沿着健康的道路一步一步前进。四、教学方法设计1、引导学

7、生通过多种途径学习。学生除了学习教科书的知识外,鼓励引导学生要多书报、多听新闻报道,试着了解少数民族的发展变化,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2、要注重资料的搜集和收集,加强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辅助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尊重少数民族的情怀。3、课堂上贯穿“自主学习,互动交流,探究发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少数民族,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少数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少数民族,用自己的方式研究少数民族,帮助他们发现和解决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他们在乐中学,做中学,在愉悦中学习成长。4、教学中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兴趣、接受能力来组织教材内容,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在学习内容上,注重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在呈现方式上,注重文图结合、灵活展现,在活动内容上,注重可操作性。 张佼 2011年9月1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