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晨景说课稿.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3941469 上传时间:2024-01-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日晨景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春日晨景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春日晨景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春日晨景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春日晨景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日晨景说课稿.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春日晨景说课稿18号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春日晨景,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和说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展开说课。一、说教材春日晨景是冀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浓郁的传统文化”中的第一篇课文,这首诗歌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如诗如画的春日胜景,红绿交映、动静相宜,洋溢着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二、说学情二年级已经能识字、读文,但从文字到理解已经之间还有一定的思维空白,所以,我通过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创造情境,让学生读词、品句、想象画面,从而深入理解本诗。三、 说教学目标基于以上的教材特点和学清,以及当前教育界所倡导的培养学生具有人文底蕴、科学精神、

2、审美情趣、学会学习等六大核心素养的要求,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诗歌。2. 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诗歌,能够感受诗歌大意,想象文中所描绘的美景。3. 了解“春”文化,激发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凝练之美。其中,反复诵读、理解文意、想象美景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感受诗歌意境,体会文字之美是教学难点。四、说教法学法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不待老师教,学生自能学。”因此我将采用阅读感悟法、启发点拨法进行授课,把课堂还给学生这首诗歌意境优美,不应过于直白的讲解,更应让学生自读自悟,因此,在学法上学生采取多种方式读、读想结合法、小组合作法完成学习。

3、五、说教学过程新课标倡导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因此,在第一课时突破了生字、初步感知了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在第二课时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推进授课。环节一:“迎春”,春日放歌开篇题。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情境,我播放春天在哪里这首歌让学生跟唱,并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歌曲中的春天无处不在,你眼中的春天又在哪里呢?就让我们拥有一颗发现美的眼睛,一起再次走进春日晨景。”板书课题。环节二:“探春”,初读诗歌探春意。 学生采用个人读、同桌互读、男女混读等多种方式读诗,做到正确、流利,为进一步品读诗句、想象美景做好铺垫。环节三:“惜春”,深入品析感诗情。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进入到最喜欢的

4、画面中去:“把你最喜欢的一句读给大家听,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凭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主观感受,再结合积累的关于春天的古诗,把脑海中的画面描述出来,再次读出自己的体会,这样保证了学生获得独立的阅读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经过发散想象之后,再回归到诗句本身,小组合作、分析,结合具体字词,感受诗歌字词的凝练之美。比如:“新荷浮水层层碧,小草漫坡片片青。”这一句,“浮”字写出了荷叶亭亭玉立的柔美之姿,“漫”字化固态的小草于液态,形容绿色像漫出的水,无形地浸满了山坡。而“层层”与“片片”两个叠词,写出了层次感,读来令人朗朗上口。这样设计,学生真正从一字一词中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和伟大。在学生充分

5、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幅杨柳如烟、杏花微雨、燕子飞虫、新荷小草的春景图,最后,配乐读诗,在高山流水的伴奏下,读出诗歌的悠长韵味。环节四:“踏春”,胜日寻芳展春景。拓展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这首诗,请学生诵读,说一说自己的理解,体会春雨中小草、杨柳的秀美。环节五:“颂春”,笔墨丹青春意浓。俗话说,“花半开最美,情留白最浓。”因此,我设计了这样的开放性作业:1. 唱一首关于春天的歌曲2. 画一幅关于春天的图画3. 背诵一首关于春天的古诗4. 积累一些关于春天的好词好句 学生从中选做,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并感受丰富多彩的“春”文化。六、说板书设计 春日晨景 杨柳如烟 杏花微雨 燕子飞虫 新荷小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