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三 第三、四单元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3910424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6.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试三 第三、四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测试三 第三、四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测试三 第三、四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测试三 第三、四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测试三 第三、四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测试三 第三、四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试三 第三、四单元(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测试三 第三、四单元(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4小题,每小题3分,共7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20114月北京西城区高一检测)如果给下面三幅图片配上一个共同的主题,最合适的应是( )。 A.抵御外国侵略的清朝官员B.推动近代工业发展的重要人物D.追求立宪的代表答案:B解析:张謇不符合A项,李鸿章和曾国藩不符合C项与D项。答案为B项。2.(2011山东菏泽高一检测)有学者这样描述中国近代经济的基本格局:“第一世界已是马达隆隆、汽笛长鸣,是工业文明曙光初现,而第三世界则依然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传统的畜牧业经济,第

2、二世界则是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男耕女织,耕织结合的传统农业经济。”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近代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民族工业占绝对优势经济发展存有明显区域差别形成均衡发展的经济格局A.B. C. D.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曙光初现”指的第一世界工业文明,在中国仅仅是在东南沿海并不普遍,而且发展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限制;第三世界畜牧业经济还很原始落后;第二世界农耕经济还大量存有;故应该排除。所以此题准确选项是B。3.在西方列强逐步完成工业化、向世界扩张的时候,洋务运动中国第一次救亡图存的运动兴起。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科技,其特点是( )。A.同时吸收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3、B.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C.吸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先进成果D.不注重技术的引进而只重视机器的引进答案:A解析: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已经开始,中国的洋务运动正在实行当中,受此影响,自然是同时吸收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4.(2011山东济宁高一检测)“其于西国所以富强之原,茫乎未有闻焉,以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船耳铁路耳机器耳。”这个言论( )。A.是洋务派对洋务运动所实行的宣传B.批评了顽固派的冥顽不化C.反映了维新派与革命派的激烈交锋D.指出了洋务运动的致命局限答案:D解析:题干材料翻译如下:他对西方世界能够富强的原因,一点都不知道,以为我们中国

4、的政教文物风俗,没有一样不比别的国家优秀,比别人差的东西只有枪炮船铁路机器等。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核心思想,并未看到中国和西方在社会制度上的根本差异。5.(2011江苏南京高一检测)下图是我国近代清末宣统年间发行的股票。下列对其体现的相关信息叙述准确的是( )。A.是中国最早的股票,开风气之先B.当时中国已经成为市场经济国家C.是当时中国经济近代化的一种表现D.中国金融证券业发达,大量企业上市答案:C6.下列图片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没有必然联系的是( )。答案:D解析: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是在19世纪的六七十年代,而京师大学堂是在1898年的戊戌变法时出现的。7.(2011山东烟台

5、高一检测)下表是19131936年我国按经济类别划分的出口商品所占比例(%)。这组统计数据反映的历史现象不包括( )。年代1913191619201925192819311936原料29.124.723.931.335.437.735.8半制成品38.743.237.538.934.832.523.2制成品12.211.014.613.813.313.616.3A.民族工业中制造业相当发达B.民族工业力量依然比较弱小C.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较快D.民族工业在总体上增长缓慢答案:A解析:提取材料信息:制成品一栏比重持续增加,说明民族工业发展较快,这个时间段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6、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短暂发展的机会。从表中变化数据分析,三项所占比重只达三分之一多,所以说明B项。在二十多年间变化不大,说明 D项。8.(2011广东广州高一检测)“忽如一夜春风来”“零落成泥碾作尘”分别来形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哪两阶段最恰当( )。A.一战时期、19281936年B.洋务运动时期、一战时期C.一战时期、抗日战争时期D.19281936年、三大改造时期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忽如一夜春风来”应该指的是民族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时期:从1912年到1919年,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零落成泥碾

7、作尘”应该是指日本帝国主义在1937年到1945年侵略中国期间,对中国的经济实行掠夺性破坏,使民族资本主义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所以此题应该选择C项。9.(2011浙江温州高一检测)剑桥中华民国史载,(辛亥)革命后10年,在(20世纪)20年代初,民族资本主义就开足马力但是这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更多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而较少地受惠于一场早已被军人接管了的革命。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辛亥革命促进了20世纪20年代初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长足发展B.“一战”是造成“经济奇迹”出现的主要原因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很高D.辛亥革命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毫无益处答案:

8、B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更多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和所学史实可知,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根本原因是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而一战结束以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很快陷入困境。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10.从1937年8月到1940年12月底,中国大批民族工业内迁,厂矿有448家,机器材料约170 991吨,技工12 164人。造成上述现象的最主要原因()。A.国民政府开发内地B.日本的大举侵华C.西部资源丰富,具备发展的优越条件D.英美等国的要求答案:B解析: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沿海地区生灵涂炭,经济发展遭到严重破坏,

9、许多民族工业为了生存下去被迫西迁,因此最主要原因应当是日本的全面侵华。11.(2011山东潍坊高一检测)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有()。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国家经济面临困难国家处于战争时期存在个人崇拜现象A.B.C.D.答案:C解析:材料中“节约”等信息反映了中华传统美德;“闲时吃稀,忙时吃干,平时半稀半干”反映了国家经济面临困难,温饱得不到解决;“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等信息可以反映出当时存在个人崇拜现象,本题选C项。材料中不能反映国家处于战争时期,这一说法也与史实不符。12.下表反映了1956年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的比较,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项目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私有制经济国民收入92.

10、9%7.1%工业总产值100%商品零售额95.8%4.2%A.土地改革的完成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C.三大改造的完成D.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答案:C13.(2011安徽合肥高一检测)结合下图,判断出现1961年我国工业国民收入状况的原因是()。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B.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实施D.“大跃进”运动的推动答案:C解析:根据时间分析,A项是1953年至1956年,B是1958年,D项发生在1958年总路线提出后;根据示意图看,1961年工业国民收入下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60年中央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主要针对大跃进时期国民经济

11、比例严重失调的问题。14.(2011浙江慈溪中学高一检测)以下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单位GDP能耗”年度变化示意图。图中“单位GDP能耗”出现最高峰值的直接原因是()。A.实行“二五”计划B.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C.建立人民公社D.开展大跃进运动答案:D解析:从图中可以了解到“单位GDP能耗”出现最高值是在1958年,结合所学知识,“大跃进”运动片面地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耗费了不少的资源,可推断出本题正确选项是D。15.(2011山东兖州高一检测)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物证。下列对下图信息理解正确的是()。A.工业大跃进时期以股息发放工资B.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采取公私合营政策C.人民公社

12、社员按期领取生产货款D.手工业者以入股形式参加生产合作社答案:D解析:图示反映的是1954年,A和C项是在1958年,故应排除;B项是在1956年,故应排除。16.(2011江苏南京师大附中高一检测)“1993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后,各地相继取消了城镇口粮定量供应制度。至此,长期以来实行的票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材料表明我国()。A.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B.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C.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D.产品分配方式的变化答案:C解析:从关键词时间“1993年”“票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等,可判断经济管理上由原本的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主导,选择C项。A、B两项可直接排除,D

13、项包含于C项。17.(2011江苏南京师大附中高一检测)在江苏省常熟白茆乡,时人传唱着一首山歌:“小农经济独木桥,合作社是康庄道,人民公社办起来,天堂哪有人间好!”此首山歌()。A.最早传唱于上个世纪60年代B.富有地域特色C.表明集体化完全是农民自觉、自发的行为D.反映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的关键词“小农经济”“合作社”“人民公社”等可知反映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从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过程,选择D项。人民公社开始于1958年,故排除A项;人民公社是当时国家的群众运动,并非某个地域的特例,而且极大地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有部分农民是不愿意的,排除A、B、C三项。18.下图是张

14、德元、潘林所作农民眼中的农村改革三十年基于安徽省16市农村千人问卷调查的一份结果。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人们()。A.受外来因素的影响B.生活水平的提高C.生活习惯的变化D.商品经济意识增强答案:D解析:从图表来看,金钱占了44%,可知农民认为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是金钱,这是农村改革三十年,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商品经济意识增强造成的。答案为D项。19.(2011广东揭阳高一检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为解决“三农”问题所采取的措施有()。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业科学技术A.B.C.D.答案:A20.(2011江苏徐州高一检测)右图反映了我国自1949年到1960年粮食产量变化情况,其中导致20世纪五六十年代粮食产量变化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一五”计划的实施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冲击“左”倾错误的危害中苏关系的恶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A.B.C.D.答案:B解析:根据对“粮食产量变化情况图”分析,1952年粮食产量较1949年有较大提高,而1960年较1952年出现下跌。新中国建立后,在农村进行土改,并引导农民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大规模兴修水利等,使农业得到较大发展。1958年我党由于受“左”倾错误影响,发动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