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器设计说明书.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3893498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1.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蒸发器设计说明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蒸发器设计说明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蒸发器设计说明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蒸发器设计说明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蒸发器设计说明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蒸发器设计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蒸发器设计说明书.doc(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蒸汽发生器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 院: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姓 名:邹宇飞 学 号:2011151127 指导老师:孙中宁 时 间:2014年11月22日前 言在压水堆核电站中,蒸汽发生器是一回路系统中的一个主要设备,具有尺寸大、重量重、设计、制造复杂、作用大的特点,再设计和制造方面被称为当代热交换器技术的最高水平。长期以来国际上压水堆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经常发生传热管腐蚀破损,在可靠性上存在严重问题,是核蒸汽供应系统的唯一致命弱点,保证蒸汽发生器的制造质量有助于提高其安全可靠性。由于蒸汽发生器制造相当复杂,技术密集程度高,要求制造质量符合设计说明书上的要求,因此,设计说明书在蒸汽发生器的制造过程中就尤为

2、重要。 本设计说明书是针对压水堆设计的立式 U 型管自然循环蒸汽发生器。作者在参考了孙中宁老师编写的“蒸汽发生器”课程设计指导书和核动力设备,在阅读了大量文献后,提出了蒸汽发生器的一种新的方案设计,并进行了论证。通过强度计算和结构设计,确定了蒸汽发生器的结构尺寸,然后分别进行了蒸汽发生器的热力计算、水动力计算,希望能获得更佳的设计方案。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实践经验不足,加之时间仓促,设计说明书中难免有疏漏和错误之处,诚恳希望读者批评指正。 邹宇飞 2014年11月于哈尔滨目 录第一章 绪 论02第二章 蒸汽发生器的设计与计算022.1 根据热平衡确定换热量022.2 管径的选取以及传热管面积确

3、定032.3 管束结构的计算052.4 强度计算062.5 一回路水阻力计算092.6 二回路水循环阻力计算112.7 运动压头计算172.8 循环倍率的确定18第三章 结论与评价18第四章 参考文献19 附录1 蒸汽发生器热力计算表附录2 蒸汽发生器水力计算表附录3 蒸汽发生器强度计算表 第一章 绪 论 蒸汽发生器是产生汽轮机所需蒸汽的换热设备。在核反应堆中,核裂变产生的能量由冷却剂带出,通过蒸汽发生器将热量传递给二回路工质,使其产生具有一定温度一定压力和一定干度的蒸汽。此蒸汽再进入汽轮机中做功,转换为电能或机械能。在这个能量转换过程中,蒸汽发生器既是一回路的设备,又是二回路的设备,所以被称

4、为一、二回路的枢纽。蒸汽发生器作为一回路主设备,主要功能有:1、将一回路冷却剂的热量通过传热管传递给二回路给水,加热给水至沸腾,经过汽水分离后产生驱动汽轮机的干饱和蒸汽;2、作为一回路压力边界,承受一回路压力,并与一回路其他压力边界共同构成防止放射性裂变产物溢出的第三道安全屏障;3、在预期运行事件、设计基准事故工况以及过度工况下保证反应堆装置的可靠运行。实际运行经验表明,蒸汽发生器能否安全、可靠的运行,对整个核动力装置的经济性和安全可靠性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据压水堆核电厂事故统计显示,蒸汽发生器在核电厂事故中居重要地位。一些蒸汽发生器的可靠性是比较低的,它对核电厂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效益有重

5、大影响。因此,各国都把研究与改进蒸汽发生器当做完善压水堆核电厂技术的重要环节,并制定了庞大的科研计划,主要包括蒸汽发生器热工水力分析;腐蚀理论与传热管材料的研制;无损探伤技术;振动、磨损、疲劳研究;改进结构设计,减少腐蚀化学物的浓缩;改水质控制等。第二章 蒸汽发生器的设计与计算2.1 根据热平衡确定换热量一回路工作压力 MPa (给定)一回路水进口温度 (给定)一回路水出口温度 (给定)一回路水平均温度 一回路进口水焓 kJ/kg (15.0MPa,310)一回路出口水焓 kJ/kg (15.0MPa,290)蒸发器热效率 (给定)二回路工作压力 MPa (给定)二回路饱和水温度 (5.0MP

6、a )二回路饱和水焓 kJ/kg (5.0MPa )二回路给水温度 (给定)二回路给水焓 kJ/kg (5.0MPa,220)汽化潜热 kJ/kg (5.0MPa )蒸汽干度 =0.99 (给定)排放系数 =1 (给定)二回路蒸汽产量 =126kg/s (给定)一回路放热量 =231000kw一回路水流量 =2125.85kg/s二回路排污量 =1.26kg/s2.2 管径的选取以及传热管面积确定传热管外径 =22mm(选定)传热管节距 =30.8mm最小U形管节圆直径 =123.2mm半径 =61.6mm弯曲减薄系数 =1.089负公差修正系数 =1.102一回路侧设计压力 =1.875MP

7、a=191.33kg/cm2传热管许用应力 =18kg/mm2=1800kg/cm2传热管壁厚 =1.346mm这里取传热管壁厚为1.5mm传热管内径 =19mm单管流通面积 =2.8410-4m2参考相关文献记录,U形管大约有2000根,通过排管,最终确定U形管数目=2082根。一回路流通面积 =0.59m2一回路水平均比容 =0.001378m3/kg(15.0MPa,300)一回路水流速 =4.95m/s一回路水导热系数 =0.56w/(m)(15.0MPa,300)一回路水动力粘度 =8.83310-5kg/(ms)(15.0MPa,300)一回路水普朗特数 =0.8616(15.0M

8、Pa,300)一回路水雷诺数 =780000一回路侧放热系数 =33129w/(m2)传热管导热系数 =17.4w/(m2)传热管壁热阻 =9.2710-5m2/w污垢热阻 =2.610-5m2/w参考有关文献,假定二回路侧放热系数 =27357w/(m2)传热系数 =5257.5w/(m2)大端温差 =46小端温差 =26对数平均温差 =35传热面积 =1262m2热流密度 =183000w/m2将热流密度迭代回二回路侧放热系数公式,则 =27190w/(m2)与原假定相近。传热裕度系数 =1.1(选定)设计传热面积 =1388m22.3管束结构的计算传热管总长 =20085m排列方式为正方

9、形节距 =0.0308m最小U形管节圆直径 =0.1232m实际布管数 =2082根管束直径 =2.4m弯管总长 =3226m直管总长 =16859m管束直段高 =4.0m管束弯段高 =1.15m管束总高 =5.15m2.4强度计算2.4.1衬筒结构设计装配间隙 =20mm(选取)衬筒内径 =2.44m衬筒壁厚 =12mm(选取)衬筒外径 =2.464m2.4.2下筒体结构设计下降流道宽度 =88mm(选取)下筒体内径 =2.64m二回路设计压力 =6.25MPa=63.78kg/cm2下筒体许用应力 =18kg/mm2(给定)计算壁厚 =47.79mm设计壁厚 =70mm筒体外径 =2.78

10、m与管板连接壁厚 =80mm2.4.3上筒体结构设计二回路设计压力 =6.25MPa=63.78kg/cm2许用应力 =18kg/mm2(给定)上筒体内径 =3200mm(给定)计算壁厚 =57.92mm设计壁厚 =60mm上筒体外径 =3320mm2.4.4球形下封头结构设计设计压力 =191.33kg/cm2许用应力 =14.518kg/mm2(给定)球形封头外径 =2780mm计算壁厚 =87.10mm设计壁厚 =90mm球形封头内径 =2600mm2.4.5管板结构设计设计压力 =191.33kg/cm2许用应力 =1800kg/mm2(给定)承压部分直径 =2620mm筒体根部壁厚与管板承压部分直径比=0.0305系数=1.04(查TEMA标准)计算壁厚 =444.18mm设计壁厚 =450mm堆焊层厚度 =10mm(选取)传热管实际平均长度 =11.45m最长管子长 =12.67m最短管子长 =9.09m2.4.6主要管道内径冷却剂平均比容 =0.001378m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