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应用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3892506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的应用教学设计.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比的应用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49页的例2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按比分配的意义。2、掌握“比的应用”这类题的结构特点及解题方法,能正确解答此类题目。能力目标: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总纳概括的能力。情感目标: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意识。重点与难点:沟通比与分数之间的联系,理解“比的应用”的这类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方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师:老师先来检查同学们之前的知识掌握的如何,请看屏幕,谁能立即回答。生:足球个数和篮球个数的比是2:3。就是说,在这两种

2、球里,足球占(2)份,篮球占(3)份,一共是(5)份。也就是说,足球的个数是两种球个数和的(),篮球个数是两种球个数和的()。师:你真棒!请坐。谁来回答第二题?生:某班男生有25人,女生有30人,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最简单整数比是5:6。就是说,在这个班集体里面,男生占5份,女生占6份,一共是11份;也就是说,男生占全班人数的(),女生占全班人数的()。师:聪明的孩子请坐!看来,同学们之前的知识掌握得真不错。下面,再来看同学们的准备如何。找一找,我们生活中应用的一些比,写下来。(上一节课布置)谁找到了?生:一杯蜜糖水,蜜糖和水的比是2:5。师:你能模仿上面说说它表示的含义吗?生:就是说蜜糖有2份,

3、水有5份,一共是7份。也就是说,蜜糖占这杯蜜糖水的,水占这杯蜜糖水的。师:好!谁来再说说。生:我们班人数的比是3:2。师:同学们听好,我们班人数的比是3:2。有问题吗?(有)师:那应该怎样说?生:我们班男生和女生的比是3:2。也就是说,男生有3份,女生有2份,一共是5份。也就是说,男生占总数的,女生占总数的。【沟通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复习铺垫,为学生在新课的自主探究中奠定基础,并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谈话引入课题师:说得多好呀!请坐!同学们,我们生活中应用到比的地方多吗?(多)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比的应用”(板书课题)【让学生联系“比”在生活中的

4、应用,板书课题,让学生知道学习“比的应用”的价值。】三、引发阶段1、情境诱发(课件出示:要有图片和声音)师:同学们的星期六、日过得有意义吗?(有)真的吗?这里小明和小辉的星期六、日过得可有意义呢!(课件出示):为了响应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号召,小明和小辉利用星期六、日的时间,相约在富鹏区的周围地方清扫垃圾,将不可回收垃圾倒回垃圾桶,将可回收垃圾拿去卖钱。上个星期日,他们在废品回收站门前讨论着一件事。【以“创建卫生城市”为主题创设教学情景,对学生进行思想渗透,培养学生讲卫生、讲环保的好习惯。】2、问怎样处理16元?16元可以怎样分?引出平均分和按拾易拉罐的个数的比来分16元。师:你猜他们在讨论着什

5、么事?生1:怎样处理那些钱?师:你猜得真对。那你们会怎样处理这16元?生1:把16元平均分成两份,每人分得8元。师:也就是说,他们的钱按几比几分?生1:按1:1分。师:谁还有别的分法?生2:谁捡的易拉罐多,分钱就多,谁捡易拉罐少,分钱就少。师:也就是说,按什么去分这些钱?生2:按捡到的易拉罐个数来分。师:如果小明和小辉拾到易拉罐个数的比是3:5,那么,怎样分16元?生2:16元按3:5来分。师:回答得真好!同学们,这位同学的分法公平吗?生们:公平!【创设情境,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对情景图给出的信息进行猜想,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让学生知道生活中的某些事情是需要进行“按比例分配”的,激发学生对知识

6、的求知欲,有利于启动学生的思维。】3、收集信息。师:请看图片。谁来说说,你在这幅图里看到了什么信息?生:上个星期日,小明和小辉卖易拉罐,共得16元。按他们拾到易拉罐个数的比是3:5来分。师:你们都知道了吗?生:知道了。【通过学生对情景图的感知,让学生对信息进行收集并整理,提高学生的整理信息的能力。】四、探究阶段1、提出数学问题师:谁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个完整的数学问题?生:上个星期日,小明和小辉卖易拉罐,共得16元。按他们拾到易拉罐个数的比来分。他们各得多少元?师:分什么?生:分16元。师:按几比几来分?生:3:5。【根据整理出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把生活中的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让学生进行解决,

7、提高学生的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把课堂的学习主动权交还给学生。】2、自主探索师:我们这就有了一个数学问题。请默读题目。师:谁能简明说出题里的信息?生:这道题的意思是把共得的16元按3:5分成两部分,求每部分是多少。【通过了解题目的外部表征,为解决数学问题奠定基础。】师:你说得真好!师课件演示题里的主要信息。上个星期日,小明和小辉卖易拉罐共得16元。按他们拾到易拉罐个数的比是3:5来分。他们各得多少元?师:同学们都知道了吧。下面,请听好,第一,先尝试自己独立解答。第二,解答完后,小组交流,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小组内的同学。第三,比比谁的方法好。请开始。【课堂采用小组交流讨论的学习方式,教师先交待清楚讨

8、论目的和任务,让学生有效有序的进行实践和思维,使小组学习方式不流于形式,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师巡视学生解题,请学生到黑板解题。师参与学生的交流讨论。3、学生汇报,师生互动。师:让做题的两位学生汇报解题思路。生1:题中的3:5,3份是小明的,5份是小辉的。3+5是求出他们的总份数,168是求出每份的钱,再用2乘小明的份求出小明的钱,2乘小辉的份求出小辉的钱。生2:我是先求出各部分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再用总数乘几分之几,求出小明和小辉的钱。师:分别问6元表示什么?10元表示什么?表示什么?表示什么?生2:分别答6元表示小明的钱;10元表示小辉的钱;表示小明的钱占总数的几分之几;表示

9、小辉的钱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师边听边完善板书。【由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存在差异,教师在教学时,通过让学生板演不同的算法并说出解题的思路,鼓励学生采用解题方法的多样化进行解决一道问题,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师:同学们的解题思路非常的清晰,那怎样可以知道答案是否正确呢?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生1:把小明的钱和小辉的钱加起来等于一共的钱。师:也就是?生1:6元加10元等于16元,与条件相符,证明答案正确。师:还能怎样检验?生2:他们所得钱的比是10:6,化简后是5:3。师:5:3是谁和谁的比?生2:是小辉和小明的比。师:小辉和小明的钱的比是?生2:5:3。师:符合题意吗?生:符合。师:经验证,同学们的解题方

10、法正确,答案也正确。那么就可以作答了。【通过检验得数是否正确,培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习惯检查的良好习惯。】4、分析归纳师小结:同学们,在实际生活中,除了平均分外,还有像这样,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这就是这节课要掌握的“比的应用”。接着让学生小组讨论(课件出示):这类题的特点是什么?解题方法怎样?学生小组讨论。师参与学生讨论中,倾听学生的想法。汇报总结:生1:这类题的特点是给出总数,按几比几分成两部分,求各部分得多少。师:谁还想说?嘉豪,你赞成吗?(赞成)再说一次。生2:这类题的特点是给出总数,按几比几分成两部分,求每部分是多少。师肯定学生,然后课件出示特点。师:这里两种方法,你们喜欢哪一种呢?(

11、说法不一)然后让各自代表说每一种方法的解法。生1:先求总份数,再求每份的量,最后求各部分所得。生2:先求各部分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再用总数乘这个几分之几,求出各部分的量。【通过构建本节课“比的应用”的数学模型,让学生加深对解题方法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五、质疑师:说得多好呀!同学们听到了吗?(听到)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方法完成下面一道题。师巡视学生解题。学生完成后,让学生打开课本第49页,看例2。将自己的解法与例2作对比,将各自不完整的地方,补充完整。有疑问的提出来。生:课本例题没有写求总份数这一步。师:我们写上去,思路是不是更清晰,更明了。【教师在新授课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整合了

12、教材的知识生活中的资源,改编了新授的例题,最后再让学生回归课本,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质疑,检验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六、实践应用第一题:师:同学们喜欢跳绳吗?(说法不一)大课间里有跳绳吗?(有)廖老师里有绳子分,出示题目:学生看完后,师:你能帮他分绳吗?(能)请解答。学生解完题后,请学生实物投影自己的解法并说想法。师:同学们,她的解法正确吗?(正确)不过要注意什么?(写单位)师:谁还来说说你的解法。生:我是先求出甲班和乙班人数的比是20:24,化简后是5:6,再用一共22根乘得甲班10根绳子,最后用22根乘的乙班12根绳子。师:同意吗?(同意)生3:20+24=44(人)2244=0.

13、5(根)0.520=10(根)0.524=12(根)答:甲班分得10根,乙班分得12根。生4说:我先把甲班和乙班的人数加起来等于44人,再求出每人分得0.5根,然后甲班20人就得10根,乙班24人就得12根。师:说得真好呀!请继续努力。这道题与我们的例题有不同的地方吗?生:例题直接给出几比几,这题没有直接给出几比几。师:怎样办呢?生:可以先写比,再用比的应用的方法做题。【此题练习是属于基础性练习设计,通过基础性练习,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已经形成的数学技能的加强。】第二题:师:分完绳后,带同学们到菜地里逛逛,多美丽的菜地呀(课件出示菜园)!这两父子在说什么呢?后出示

14、:生1:我认同杨洋的做法。因为题里没有给出种黄瓜和茄子的总平方米数,要先求出来,求出后是480平方米,再用480乘黄瓜占的几分之几,得出黄瓜多少平方米;再用480乘茄子占的几分之几,得茄子多少平方米。师:你们都认同杨洋的做法吗?(是)那为什么你们不同意王芳的做法呢?生2:应为王芳不应该用800来乘,800不是全都用来种黄瓜和茄子的。只是用800的来种地。师:也就是说王芳将总数弄错了。那么小张呢?生3:只是求出了黄瓜和茄子各占总面积的几分之几,并没求出面积是多少。师:你真棒!【设计发展性练习,沟通“比的应用”知识和其它知识的联系,开拓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价值。】

15、七、全课总结师:同学们逛完菜地,我们回来教室,请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生1:在这节课中,我收获到了解决比的应用的方法,先求总份数,再求每份有多少,后分别求各部分是多少。生2:我知道了另一种方法就是先求各部分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再用总数乘几分之几求各部分的量。生3:我还知道生活中有很多地方应用比。生4:我还知道了比的应用这类题的特点:给出总数,按几比几分成两部分,求每部分是多少。师:希望同学们都有收获。【在课堂教学的最后让学生进行对全课的一次总结和反馈,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又可以检验学生学习的掌握情况。】八、作业布置师:同学们请看这一道题。这就是今天的作业。请 拿出“复习”中的“找一找”,选一个比,补充必要的信息,使其成为“比的应用”的一道习题,并解答。【作业设计呼应了复习阶段的“找一找”,通过补充信息,让学生加深对“比的应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此题也可以作为一道开放性练习的设计题目,以此提高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能力的形成。】教学反思:比的应用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的教学内容。学生在之前学习了分数乘法应用题和比的知识,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