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工程管理办总结.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3890750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点工程管理办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重点工程管理办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重点工程管理办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重点工程管理办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重点工程管理办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点工程管理办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点工程管理办总结.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点工程管理办总结 XX市重点办 2005年工作总结及2006年工作思路 (2005年12月13日) 2005年,我办在委里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积极探索,努力开拓,圆满完成了已定目标.现从两个方面总结如下: 一、2005年主要工作 今年,我市有10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1396.33亿元。其中:在建项目65项,投资480。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8。03亿元。计划新开工项目22项,计划竣工项目17项;前期项目35项,投资915.63亿元;前期项目35项中,有可研阶段的项目12项,总投资127。76亿元.项目建议书阶段的项目10项,总投资136。82亿元。规划及预可研阶段的项目13

2、项,总投资651.05亿元。截止目前,在建项目中:已完成投资82亿元,预计到年底可完成投资89亿元,超额完成年度计划。22个计划新开工项目中,有退市进郊项目(石家庄富格药业搬迁项目、石家庄珍极酿造集团公司搬迁、石泵集团退市进郊项目、河北 1太行机械工业整体搬迁改造、石家庄卷烟厂搬迁)、学校及公寓建设(河北实验中学、鹿泉一中、正定中学新校区)、石太客运专线、柏坡正元高浓度复合肥、华莹玻璃制品75万吨玻璃器皿及河北双平天成无缝钢管20个项目开工建设。17个计划竣工项目中,有XX省泛亚龙腾纸业新闻印刷纸项目、常山恒新纺织公司高档无羽纱线项目一期、石家庄制药集团维生药业vc深加工、石家庄神威药业股份公

3、司降脂通软胶囊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预计到年底还有2万吨赖氨酸项目、市五院新建病房楼2个项目可以竣工,全年竣工项目达到15个;前期项目中:完成批复的11项.分别是:国家发改委批复2项:井陉矿务局采煤沉陷区治理项目批复方案、石家庄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批复认定.省发改委批复的7项:化工基地一期工程(其中4个子项:石家庄焦化集团年产10万吨粗苯精制项目、石家庄焦化集团10万吨/年环己酮项目、石家庄电化厂10万吨/年离子膜烧碱、石家庄东华金龙化工氨基乙酸及配套工程)批复备案、太行机械工业整体搬迁改造项目批复备案、河北天山实业集团房地产开发年产22万台新型潜水泵项目批复备案、河北天山集团年产7万吨乳制品项目批

4、复备案、石家庄常山恒新纺织二期项目批复备案、XX县区两条日产2000吨新 2型干法熟料水泥项目批复核准、石环路(s101)项目批复可研。市发改委批复的2项:XX市区西北部水利防洪生态工程项目批复可研、石家庄经编厂整体搬迁项目批复备案;已上报待批的5项:省会体育中心项目可研(代项目建议书)已上报省发改委、石家庄经济学院新校区可研已上报省发改委、天山同仁医疗产业中心(行业准入意见)已上报省卫生厅、卓达集团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项目建议书已上报省发改委、ls木素基两性表面活性剂项目(426吨燃料油产业化)已上报市发改委;已开工建设的3项:化工基地一期工程、XX市区西北部水利防洪生态工程及石环路项目。其余

5、项目都有不同程度的进展。 在100个重点项目中,51个项目列入省在建重点项目.总投资318。8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6。71亿元,目前,完成投资61.4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31。62%.有河北泛亚龙腾纸业公司30万吨新闻印刷纸、石家庄常山恒新纺织公司高档无羽纱线一期、石家庄第一印染公司整体搬迁等5个项目竣工;有正定惠康食品公司果蔬种植和畜牧养殖及产成品加工、其力城市生活垃圾发电厂、河北宏昌天马专用汽车等18个项目新开工;有石家庄污水治理工程、石家庄城市交通工程、石太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等21个项目顺利在建;有石家庄至太原成品油管道建设等6个 3项目年底前争取开工.今年我市有13个项目列入省前期重

6、点项目,总投资788亿元。目前,有石家庄绿色化工基地一期、XX市区西北部水利防洪生态工程等2个项目已提前开工建设;有石家庄国家生物产业基地、XX县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等3个项目已获国家发改委批复;有电源项目、宝石集团tdel等6个项目正在按进度推进前期工作.到年底全市重点项目建设任务可超额完成. 2005年,我市重点项目建设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围绕调整产业结构组织重点项目建设。以产业集聚为方向,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主导产业为目标,着眼于形成大基地、大园区、大集聚,谋划、摆放、布局重点项目。石家庄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绿色化工基地、信息产业基地等重大项目都在布局启动和建设中。二是围绕培育自主创新能力

7、建设重点项目.我市有华药集团、石药集团、常山纺织股份3家企业技术中心被批准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有神威药业、三鹿股份、宝石电子集团等20家企业技术中心被批准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有河北电机、太行机械厂、飞机制造厂、化工化纤厂等16家企业技术中心被批准为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这些重点项目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技术保障。三是围绕“十一五”规划谋划重点项目。认真研究重点项目建设与“十一五”规划、产业布局、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的关系,既要抓好主导产业和后 4续产业支撑项目,又要加快社会发展、环境保护、资源节约项目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四是围绕破解突出问题做好重点项目工作。对重点项目进行排队,优先满足省

8、市重点项目建设用地。对工业项目用地进行投资强度控制,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缓解土地对项目建设的制约;组织银企对接洽谈会,多渠道融资,多元化投资,缓解资金对项目建设的制约;采取现场调度、外地观摩等多种形式,早动手、早进入,执行政策、细致工作,及时协调、定期调度,努力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征地、拆迁、移民等难点问题,保证了重点项目顺利建设。 二、2006年工作思路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我们既要打好第一仗,实现“开门红”,把当前的工作做好.又要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主动性,谋划好长远,做好今后五年的发展规划,把长远的事情做好,回答好“怎么办、怎么干”的问题。 1、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抓好重

9、点项目谋划。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求我们既要快、更要好地发展.落实在重点项目建设上,就是要求我们着眼于“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围绕壮大传统主导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后续支撑产业,谋划、建设、推进重点项目. 2、突出重点,抓好战略性支撑项目。按照重点发展工业项目、优先发展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项目、加快发展社会事业项目的原则,初步确定了2006年的85项重点项目(前期30项、在建55项)。这些项目涉及工业、基础设施、商贸流通和社会事业,总投资达923亿元。在此基础上,我们初步筛选了“十一五期间30项重大战略性支撑项目,重点突破,全力推进.这30个重大项目总投资1286亿元。主要包

10、括,总投资270亿元的石家庄国家生物技术及新医药产业基地、总投资159亿元的石家庄绿色化工示范基地;总投资76亿元的信息产业基地;总投资35亿元的纺织基地;总投资272亿元的7个电源项目;总投资201亿元的交通项目和总投资5.8亿元的通用航空产业制造基地项目. 3、用新的思路和方法,抓好重点项目建设。一是编制重点项目五年规划。改变过去那种“随机应变抓项目、“铺天盖地摆项目的发展模式,以规划引导项目建设,立足本市特点,发挥特色优势,根据生产力布局导向规划,谋划、布局、摆放重点项目,形成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二是集聚土地、资金、人才资源。我们以重点项目建设集聚生产要素和资源,使土地、资金、人才等

11、资源尽快形成现实生产力,尽快形成一批生产能力,支撑近期更快发展。三是更加重视节约资源。控制项目用地投资强度, 6综合考虑项目对财政的贡献率等因素,引导项目合理配臵,实现土地集约化使用。改善环境、保护环境,抓好市区西北水利防洪生态工程、石家庄污水治理及中水回用工程等重点项目.四是全程跟踪重大项目.对重点项目实行全程跟踪服务,从项目谋划、前期跑办、施工建设,直至竣工见效,每个过程都明确专人负责,专人盯办,专人服务,确保项目顺利建设。同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其他重点项目建设提供借鉴和帮助。 4、狠抓落实,保障重点项目顺利建设。一是建立重点项目目标责任制.实行市领导分包重点项目责任制,明确主管部门

12、责任,把每一个重点项目落实到人头,建立市领导、主管领导、责任人“三位一体的目标责任制。二是实行重点项目例会制。在合理安排项目年度推进计划的基础上,明确每季度乃至每个月时间节点的工作任务,实行项目进度时间节点考核,一月一调度,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三是建立重点项目考核奖励机制。出台我市“重点项目建设考核奖励办法,对重点项目建设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在实施名誉表彰的同时,由市财政每年拿出300万元给予物质奖励,做到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相结合,充分调动全市上下抓重点项目的积极性。四是加强重点项目宣传报道。象宣传党的政策一样宣传重点项目,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开设“重点项目建设巡礼”等栏 7目,对重大项目的形象进度、投资强度、工程质量、各项责任制度落实情况等进行报道,使全市人民都知道我市发展现状、发展前景,形成人人关心、支持重点项目的良好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