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 新课堂 新策略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说教材.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3855134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 新课堂 新策略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说教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教材 新课堂 新策略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说教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教材 新课堂 新策略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说教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教材 新课堂 新策略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说教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教材 新课堂 新策略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说教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 新课堂 新策略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说教材.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教材 新课堂 新策略今天我所说的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 ,属于第一学段,本册教材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致力于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材体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语文基础。 下面从教材编排、编排特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这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解读。一、教材编排本册教科书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设个专题,依次是:多彩的春天,家庭生活,保护环境,快乐的夏天,动脑筋想办法,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都有好品质,有趣的自然科学

2、。每组都包括导语、课“识字” 、4-5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这几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八个专题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含教育价值。内涵比较宽泛,避免了教材内容的局限性。二、编排特点(一)围绕专题组织教材内容,加强整合。每个单元,从导语到识字课,到课文,到语文园地,乃至语文园地中的阅读短文、口语交际、展示台,都围绕本单元的专题合理安排。如第二组,在简短的导语之后,以三字经的形式编写识字课,既认了字,又使学生懂得要尊敬长辈、敬爱父母等道理。接着,编排了看电视胖乎乎的小手棉鞋里的阳光月亮的心愿等四篇课文,教育学生关爱他人,尊敬长辈,乐于助人。在语文园地里,“读读背背”安排反映

3、温馨家庭生活的短诗鞋;“口语交际”安排讨论爸爸妈妈不让自己做家务事该怎么办。整组教材围绕“家庭生活”这个主题,把各项内容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二)安排独立的识字课,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本册教科书的识字课没有采用以前集中安排识字课的做法,而是把八课识字,分别安排在每组的开头。这八课识字大多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韵文形式呈现,易于朗读;内容均贴近每一组的专题,便于整合。通过学习这些意境优美、内涵丰富的识字课,学生不仅识了字,而且积累了优美的语言,丰富了知识储备,并受到思想和文化的熏陶。如第一组的识字课,由八个词语组成:“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丁冬;百花齐放,百鸟争鸣。”

4、这几个反映春天优美景色的成语或词组,组成了一幅意境优美的画卷,而且文字合辙押韵,读来朗朗上口。(三)教材更具有时代感,更贴近儿童生活。本册教科书新编选的课文占了全部课文的一半以上。有描写家乡新貌的画家乡,体现关爱他人的月亮的心愿,表现儿童生活的棉鞋里的阳光,反映保护环境的美丽的小路、凸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松鼠和松果,介绍自然常识和科技成就的棉花姑娘火车的故事等。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便于学生学习语言,并潜移默化地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四)大力改进呈现形式,使教科书成为学生喜爱的“学本”。本册教材在呈现形式上有很大的创新和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编写角度由关注教

5、师的教,转向方便学生的学。无论是单元前的导语,还是课文练习,或是语文园地,都以学习伙伴的口吻叙述,非常亲切、自然。在部分课文之后,根据需要以灵活的形式提出问题或引导实践。如在春雨的色彩之后启发提问:“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呢?”这样设计,既灵活,又实用,对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投身实践,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2注重引导发现,鼓励探究学习。在每个语文园地里设“我的发现”,不断引导学生发现新的识字方法,发现字、词、句中的一些规律。如“语文园地一”中,“今天,我发现了两种识字的方法。你知道是什么吗?”让学生和学习伙伴一起去发现可以用加一加、换一换的方法认识汉字。又如“语文园地四”,

6、用展示合作学习成果的方式,启发学生发现不同偏旁的字有不同的意思;还引导学生读带有多音字的句子,启发学生了解多音字的特点。3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使学生乐学、会学。教材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在语文园地里设有“展示台”,学生展示课外认识的字,展示查字典的能力,展示讲故事的本领等等。如第三组的展示台:“我在商店买东西的时候认识了很多字,还收集了一些商标呢!”这样安排,激发了儿童主动识字的兴趣,调动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经常有机会展示自己生活中学习语文所得,不但为巩固课内识字开拓了良好的途径,而且成为学习语文的有心人,能够有意识地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五)体现弹性,增加适应性。识字

7、方面,每课要求认识的字体现基本要求。“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多认。阅读方面,在教科书的最后,编排了五篇选读课文,供学生选读。此类课文不作统一要求,教师可以根据需要结合讲读课文进行教学。三、教学目标(一)识字写字1、认识常用汉字550个,其中250个会写。2、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3、能用音序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4、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5、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二)阅读1、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

8、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3、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4、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5、诵读儿歌、童谣、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三)口语交际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用普通话的习惯。2、能认真同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3、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4、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5、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学重难点:重点:巩固认识的550字,会写的250字。难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教学策略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

9、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师要注重年龄差异,慎重选择教学方法,便于学生的学。经过一学期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已渡过了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学习的过渡期,已开始渐渐习惯于小学的学习生活,针对这一特点,教师要对教学内容加以控制,使其更加合理,以利于在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一)扩大教学视野,用一种整体性思维取代单项性思维来观照课堂在本册的教材中有很多的触角伸向生活。一类是显性的,教材中已经明示,比如“我走在大街上,特别注意街道两边的招牌。这样也能认很多字呢!”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也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我们在教学中应强化、

10、扩大这种引导,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识字大王”比赛,可以让每个学生做一个“识字袋”,认识了一个新的字就往里边装,就好像往里边存零钱;同时,识字的过程也是认识生活,感受生活的过程,要创造机会让学生交流、表现,可以说说识字的故事和自己的感受等。一类是隐性的,需要教师去挖掘,比如四个太阳,教学中就要打通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以自己的生活来体验四季的不同,以自己的天真来感受美好的愿望,以生活和想象的智慧来表现自己纯真的心灵。针对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的编排方式,我们的教学视野也应该从以一篇课文为单位转向以一个单元为单位。教学时间可以统筹安排,学习内容可以穿插融合,语文活动可以灵活组织比如,“多彩的春天

11、”这一个单元,我们是否可以将春雨的色彩和春晓合在一起教学,那么“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呢?”是不是有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找春天、做风筝、植树等实践活动是否可以合并,是否也可以和识字一起安排。这样想下去,我们是可以创造出更丰富更有效的语文教学形式的。总之,专题组元是一种新的教材编排方式,理解了这种编排,我们会发现语文教学已经走进了一个新的天地。(二)加强体验、感悟,用一种感性化过程取代理性化过程来开展阅读本册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课文中的精彩之处没有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

12、悟。为了使这些精彩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地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填补空白。(三)还原语文本质,用一种动态的方式取代静态的方式来活化学习本册教材的编排较好的体现了语文的整体性和动态性。如,课后习题和语文园地中的学习内容,大都是“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读读背背”、“日积月累”等,强调语文学习以积累诵读为主。那么,教学中我们应该顺应这种变化,增强学习的动态性,我们可以想法设法让学生在感悟、理解的情况下,自然而然地背诵,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强记;我们

13、可以在教学中强化整体性理解课文,并将关键词句的理解放在一个大的语境中去处理,并通过对于词句的理解,促进动态语境的生成。再如,“有趣的夏天”这个单元的识字“蜻蜓半空展翅飞,蝴蝶花间捉迷藏。蚯蚓土里造宫殿,蚂蚁地上运食粮。蝌蚪池中游得欢,蜘蛛房前结网忙。”这首儿歌写的是小动物们在夏天的情形,通过诵读、理解,完全可能在孩子们的头脑中形成以一幅幅美丽生动的图像,在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的作用下,就能形成一个语境,在这样的语境中识字、学词,学到的字词才会是活生生的。(四)摆正师生关系,用一种民主性指导取代权威性指导来组织学习本册教材的呈现为师生关系的更新创造了条件。单元前的导语、课后练习、语文园地等都以学习伙伴的口吻叙述,亲切自然。比如,在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课后引导学生:“植树节快到了,我们也去植树吧!”这样的设计,不是为我们的教学做出示范了吗?亲切、平等,伙伴似的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质疑,引导学生实践,多好!总之我们教师要凭借教材的优势,创造性地进行教学,通过指导语文学习,不仅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做人的基础,而且使他们成为乐于学习,主动学习,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的成功的学习者。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