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四年级上册说课稿《统计的初步知识》.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3839002 上传时间:2024-02-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四年级上册说课稿《统计的初步知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数学四年级上册说课稿《统计的初步知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数学四年级上册说课稿《统计的初步知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数学四年级上册说课稿《统计的初步知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数学四年级上册说课稿《统计的初步知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四年级上册说课稿《统计的初步知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四年级上册说课稿《统计的初步知识》.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学四年级上册说课稿统计的初步知识教材简析:本节课是学生学习统计知识的起始课,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感受统计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体会这种方法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能在遇到有关问题时想到去收集数据和分析数据。获取有用的信息来解决问题,感受统计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渗透统计方法。2、通过统计学生的生长发育情况,使学生理解统计的意义,感受统计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3、通过对统计图、统计表的分析,使学生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教学重点:理解统计意义,培养统计意识。教学准备:统计

2、图、统计表、统计画册、多媒体电脑。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春节联欢晚会中人们高兴的唱啊、跳啊,但是都不能足以说明北京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有用数据才更具有说服力。如:北京市人民存款是20年前的169倍、88年的鸡蛋产量是590万吨,到2019年时是2337万吨 你知道这些数据是怎么来的吗?是专业人员经过统计得到的,你知道什么是统计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统计的初步知识。二、体验过程。第一层:提出问题。(课件演示:非洲动物动态画面)看到这些动物你最想知道什么?(板书:动物名称 只数)第二层:解决问题。请你观察都有哪些动物?你准备先数谁?怎么数?数完之后怎么办?(边说边写,画出统计表)第

3、三层:概括方法。统计表和动态画面各有什么优点?回忆一下,我们是怎么得到这个统计表的?(板书:观察分类数制表)三、大胆想象,诱发创造。第一层:激发想象。1、除了用统计表能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外,有没有别的办法,能够更直观、更形象的表示出哪种动物多?哪种动物少?(讨论、交流)2、利用手中的材料(白纸、格纸),把你认为最好的方法画下来。第二层:比较择优。把你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点评:在比较中选出最佳的方法。500)this.style.width=500;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500)this.style.width=500; scre

4、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第三层:深入理解。确定一个小格代表几。四、分析统计图、表,深化意义。第一层:分析统计图、表。1、爸爸、妈妈和老师关心你们的身体健康,你们的生长发育情况,你们的身高、体重发育得是不是正常,怎么让在座的老师知道我们班同学的生长发育情况呢?(调查)怎么样才能让老师们看得更清楚呢?(制统计图、表)2、(把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制成统计表)看着统计表,你看出什么了?(出示该年龄的标准身高),你觉得咱们班身高发育情况怎么样?3、(把全班同学的体重情况制成条形统计图)看着统计图,再看标准体重,你有什么感想?你想对你的同伴说点什么?如

5、果不注意,无限的发展下去,预测一下,咱们的身体将会怎样?第二层:深化意义。我们发现了我们同学在身高、体重发育中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都有是从哪看出来的?是从统计图、表中看出来的,这就叫对统计图、表进行分析。(板书: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五、展示统计画册,深化意义。六、小结设疑,激发兴趣。教学评析:1、打破旧的教学模式。以往小学数学中把“统计”教学仅仅理解为统计图、表的教学,而数学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经历、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因此,整个教学设计都从学生亲自经历和体验统计过程为主线: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用适当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用合适的

6、图、表展示数据,对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并对自己的分析、思考进行交流和改进。在这一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力!2、构建“自主开放”的创新教学模式。在观察草原动物、对怎样数动物的只数及直观形象的表示动物只数的过程中;在认识、及绘制统计图、表的过程中,学生充分利用想象、猜测、操作、讨论等学习方法,自主探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3、数学问题生活化,感受数学的实用性。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

7、,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感受到:小到自己的身高、体重;大到祖国的各行各业,处处需要统计,统计无处不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进步学习统计知识的求知欲望。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第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