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成功修德立业的根基第11集(清心居主人整理).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3826901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4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幸福成功修德立业的根基第11集(清心居主人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幸福成功修德立业的根基第11集(清心居主人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幸福成功修德立业的根基第11集(清心居主人整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幸福成功修德立业的根基第11集(清心居主人整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幸福成功修德立业的根基第11集(清心居主人整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幸福成功修德立业的根基第11集(清心居主人整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幸福成功修德立业的根基第11集(清心居主人整理).doc(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幸福成功修德立业的根基弟子规学习心得 锺茂森博士主讲(第十一集)“16(92)过不规,道两亏”。这是讲,与朋友相处的时候,应该互相提升。见到对方有过失,就应该真诚的规劝。特别是在圣贤教育道路上携手共进的这些善友们,如果看到对方有过失,而不能够去规劝,眼见他德行堕落,不能帮助他提升,这样既使朋友不能够改过自新,自己在德行上也有了亏欠。这就是“道两亏”,对人、对己都不好。真正的朋友就应该真诚,相互帮助使德学有所长进,这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孝经云,“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诤友,就是能够对我直言相劝,让我能够少犯过失的人,这句话讲读书人如果有一个诤友,能够令我的名节不会受污损,那是一个莫大的

2、福分,我们应该对他非常感恩。朋友的相劝,如果是正确的,我们应该立即改正自己的过失。如果朋友的规劝不妥当,我们也应该心存感恩,感恩他能有这样的热忱来帮助我提升。我们身边到底有没有这样的诤友,如果有我们一定进步得很快,这是很值得庆幸的一件事情。如果我们身边没有人敢跟我直言规劝,那是不是就怨老天爷,怎么不安排一个诤友给我。为什么这些人都不能对我直言相劝,在那里怨天尤人。古人讲“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没有诤友,怨谁?应该怨自己,检点一下自己是不是一个能听得进规劝的人。别人劝导我们,我们听到别人说我们的缺点、过失,马上就面红耳赤,与他辩驳,不能接受。这样的态度,人家最多给你提第一次,绝对不可能提第二次了

3、。因为知道给你提意见你不能接受,不能接受,还再提就与你结怨了。所以有智慧的人,懂得察言观色,看见你不能接受意见,他以后再也不会开口,对你都是客客气气,大家没必要结怨嘛。我们这样的做法就把诤友赶跑了。首先,我们要心存纳谏的谦卑态度,对待任何人给我们提的意见,我们都应该欢喜接受。孔子的弟子,子路闻过则喜。听到别人讲他的过失,子路都很欢喜,绝对不会批驳对方,要跟对方辩驳,甚至会怨恨对方,这样的人没福。什么人有福?能够受谏的人。因为自己看自己的过失很难,但是别人看我们的过失很清楚。如果听到别人的规劝,能马上改过来的人就有福。因此,对待朋友的第一个态度,是应该有谦卑的听得进谏言的心态。第二个态度,是有过

4、则改。朋友给我们的规劝,我们听到了应该马上改过。孔子的学生颜回,是孔子最赞赏的弟子。因为颜回能做到“不二过”。同样的过失,他不犯第二次。我们如果能真正不二过,过失只犯一次。善友看到我们能够改过,他会欢喜继续规劝。如果看到我们听到规劝,虽然也很客气,表现出也很谦卑恭敬的态度,但是就不肯改,提第二次你还不改,第三次他可能就不提了。知道提了也没用了,何必为难你。所以真正有修养的人,都进退有度。人如果一天能够听得进一个过失,改正一个过失。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三年一千日就能改一千个过失,恭喜你,你将是一个真正的圣贤了。我们对别人,对朋友规劝过失,也要注意艺术和分寸。不要看到这一条“过不规,道两亏。”见到朋

5、友有过失,马上就批评他,甚至当众就把他的过失给说出来,使他很难堪,这种方式不对,这是心不够仁慈。因为仁慈的人给人留面子,看到朋友有过失,希望他能改过,而不是借助这样的机会去刁难他,或者是借着这个机会,来显示自己眼光很厉害,我一下子把他的过失给看到了,抓住了,这种存心就不良了。与朋友交往的关键,是我们有没有真诚仁爱的心态。这样的存心对朋友规劝的时候,就一定会注重方式,尊重对方。一定是在两个人的时候,没有别人知道的时候对他讲。当有其它人在场时绝对不讲,这是尊重对方,这样朋友会感恩你,乐意接受你的规劝,他就能改。所以,我们规劝的目的,是为了朋友改过,为朋友好。如果不注意方式,达不到规劝的效果,他不肯

6、改,甚至还会起抵制、逆反的心理,甚至怀恨在心,这样就是适得其反了。因此,与人交往的分寸、态度非常重要,不可不慎重。“17(93)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这是讲,凡是与人交往,都会有互相馈赠礼品的时候。在互相往来的时候,最好清楚对方给我的礼物是多少,我应该回报他多少。所以当别人送给我们的礼物,不能很不经意,没把人家的礼物当作一回事。甚至别人送给我们什么东西都忘掉,这就不好。哪怕他送给我再小的东西,我都非常郑重地接受。这是对对方的尊重,礼物大小并不重要,关键是情意、礼轻情意重。因此当我有机会回馈他的时候,不但不能少,一定还要多一点。“与宜多,取宜少”给别人的多,向别人索取的要少。这是中国

7、人的厚道。古人接受对方的礼,必定是把对方的礼物记录下来,等到有机会回礼的时候,在他礼物的基础上,再多加一点送还给他。礼尚往来,是厚道的存心。别人给我们的恩德,我们绝对不能忘记。要报恩,一定要加倍。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讲,要知恩报恩。人懂得恩义,常常把别人的恩记在心里,念念都要报恩,这是有福之人。天道好还。天的道理也是自然之道,要酬偿,要报恩。懂得报恩,就与天道相应,就是随顺自然。“与宜多,取宜少。”另一层意思,是我们为人处事要懂得,给予别人的多,向别人索取的少。而且最好是不向人索取,不要求人。古人讲“登天难,求人更难。”人情有时候很薄,向人家索取,人家未必会理,你自己就生烦恼了

8、,甚至会丧失了生活的信心。苦恼怎么来的?向外攀求就会有苦恼。一个人真正能做到与人无争,与世无求,就得大自在了。古人讲得好“人到无求品自高”。观察一个人的品格修养,就看他有没有“求”的心,真正君子对世间,淡泊名利,于功名富贵一无所求,所求的是道。君子忧道不忧贫,谋道不谋食。所忧的是自己的道德学问不能增长,不能为社会奉献,不能够帮助社会推广圣贤教育,来达到安定和谐。忧国、忧民、忧道,是君子所忧的。取的少,欲望很少,没有攀缘的心,品格高尚,因此他就刚强。古人云“无欲则刚”。毅力、志气很刚强,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曲折、困难、诱惑都难不倒他,都不能够阻碍他的志向。“与宜多”是我们要向社会,向大众布施的要多。

9、看到别人有需要了,一定是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哪怕是倾家荡产也会帮助别人,所怀的是一片仁爱之心。正如范仲淹先生身居宰相高位,常常将所得的俸禄都拿去布施,兴办义学、周济贫寒的读书人。自己儿女上街,连一套像样的衣服都没有。范公去世的时候,家人连一口好的棺材都买不起。这是圣贤的风范。圣贤人心怀爱人、敬人的心,心里没有自己,完全都是为大众着想,大公无私。所做是“与宜多,取宜少”。 凡人念念都想着自己,聚敛财物不肯布施,财物是自己的吗?从古到今多少大富大贵的人,哪一个人临命终时能把他的财物带走?真的是“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两手一摊还是赤条条地走。能带走的是他放不下的苦恼。而且越有财富的人就越放不下,

10、反而不如一个贫贱的人。贫贱的人走的时候能做到安然、自在,因为他没东西,所以能放得下。他的走反而是一种解脱。富贵的人,被荣华富贵所牵连,走的时候,反而最苦恼。古人讲,人是不是真有福,还要看他最后临命终时。民间讲五福,五福是“富贵、康宁、长寿、好德、善终”。善终是一福。什么人真正得善终?放得下的人,得善终。走的时候放得下,必定是平时把财物就看得开,一定是好善乐施的人。因为他懂得种福,布施是种福。福,如同银行里的存款,越积越多。享福,就把钱给用了,只享福不种福,如同银行里的存款越用越少,用到最后福没了,何来善终。 有智慧的人,勇于布施。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有一些大富之人,也懂这个道理。例如,世界首富比尔

11、盖茨,他是Microsoft的创建人、总裁,也是乐于布施的人。他曾说,在有生之年,将百分之九十五的财产,全部捐献给社会。他主要捐献的项目,是少儿的医疗以及教育。他已经捐助了三百亿美元以上的财物,大约是他财富的百分之四十,离他的目标还有一段路程,但是他有这样的计划已经很难得。他说,绝对不给自己的儿女留下很多财富,要把百分之九十五的财产都布施出去,换句话说,只留给儿女百分之五。这种人是智慧的人。 司马光说,“积财富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给儿女留下财产,他如果没有福分享用,财产很快就败光了。或者天灾人祸给消耗掉,或者儿女没有德行是败家子,财产再多都给你败完。又说“积书给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

12、阴德以遗子孙。”积阴德给子孙,这才是真正替子孙着想。如何积阴德?就是“与宜多”。多奉献他人,多回馈社会。当今社会,人们最需要的就是心灵的回归,帮助人最好的做法,就是弘扬圣贤教育。因为现在社会动乱已经是全球的问题,每一个国家,都面临着伦理道德衰微的景象。原因就是,没有圣贤教育。圣贤教育,是仁慈博爱的教育。大家接受了这种教育之后,才懂得自爱,才懂得爱人。社会才能够安定、和谐。如果能够在这方面帮助社会,功德最大。 一个人的财富,布施出去了,是不是就没有了?不是的。谚语讲得好“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你命里真正有财富,你把它布施出去,它还会再来。就像把钱存到银行里,到时候还有利息,来得更多。

13、中国人想要发财,民间都拜财神。但是要明了财神是谁,他为什么会发财,了解这个,拜才不是迷信。财神就是,春秋战国时代的范蠡。 越王勾践,他的越国被吴国灭了。勾践卧薪尝胆三年,励精图治,艰苦奋斗,灭了吴国,雪恨了,越国得到复兴。辅助勾践的两位大臣,一位是文种,一位是范蠡,俩人是好朋友。一同辅助勾践灭了吴国。范蠡知道勾践这个人,可以共患难,不能共富贵,于是就劝文种一起逃离越国。范蠡告诉文种“狡兔死,猎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我们已经辅佐勾践,帮他成就了这个事业,现在赶紧走,不走可能引来杀身之祸。结果,文种没有听范蠡的劝告,范蠡只好一个人离开了越国。 文种果然被勾践赐死,范蠡逃到了齐国。

14、隐姓埋名经营一个小生意维持生计。因为他有智慧,所以很快就赚到很多钱。当时有的国家仰慕他的贤能,请他去做宰相。范蠡淡薄名利,他知道家里富贵,而且身居高位不是好事情。古人都懂求缺。富贵到了极点,往往有不祥出现。就像月亮到了满月之后,就开始亏损。同样的道理。他又辞别了齐国,把财产全部布施给贫穷人,自己又到了另外一个叫陶的地方,来到陶之后,他又改姓朱了。然后又白手起家,开始经营生意,很快又变成大富,然后又布施出去。他一生三聚三散,他善发财,更懂得散财。知道财散得越多,来得越多。后人称他陶朱公,尊为财神。神,意思是有智慧,有能力的人。我们说某某人都神了,意思就是说他非常有智慧、有能力。范蠡能赚会花,一点

15、不执著,执著就被财所转,就不是人赚钱,是钱转人了。称范蠡为财神很有道理,教导我们如何发财,“与宜多”。多奉献就发财,天道好还。 大学说,“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对于聚敛财富不肯布施的人,他一定不得民心,会招人深恶痛绝。因为这种人为富不仁,只知道自己聚敛财富,对他人有难视而不见,终究会引起民怨。如果有一天,他家里着了大火了,百姓都不会帮他救,一定会在旁边看热闹说,“烧得好,就该烧他家。”因此,真正有智慧的人,用财富来帮助民众,一定会受到民众的爱戴。 战国时代有一位孟尝君,家中养了三千食客,这个人很重视人才,其中有一位食客,来了以后,什么事都没做,但孟尝君依然很厚待他。这位食客姓冯,名谖(xu

16、an)。冯谖有见识,有智慧,只是没有机会显露自己的才华。孟尝君因为家里养了很多食客,开支也很大。他把家中的田地都租给了百姓,靠收田租,来维持家业。有一年,孟尝君找人去收租,有人推荐冯谖,于是冯谖就领命去收租。临走之前,就问孟尝君,“我现在代您去收租,您想要我从乡里买些什么东西回来?”孟尝君当时没想到要买什么,就说“你看我们家缺什么,就买什么吧。”冯谖来到孟尝君的家乡之后,大摆宴席,把所有的佃户全部招来,然后一一检查佃户们的租金和他们偿还的能力。佃户们来吃饭也很高兴,饭桌上冯谖就说,“凡是穷户,没有能力缴租的人,全部免租,有能力偿还的就偿还。”说完之后就把这些佃户分成贫富两类。把穷户们的租契、契约全部当众烧掉了,此举令当地老百姓欢呼、感恩。 冯谖回到孟尝君那里,孟尝君问“你这次去给我买了什么?”冯谖就告诉他“我把所有的穷佃户的契约都烧掉了。”孟尝君一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