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语文学科转型中的新阅读指向.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3826900 上传时间:2022-09-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语文学科转型中的新阅读指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3年语文学科转型中的新阅读指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3年语文学科转型中的新阅读指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语文学科转型中的新阅读指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语文学科转型中的新阅读指向.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学科转型中的新阅读指向中小学语文素养应该包括五个层面:文化传承、精神涵养、现代思维、社会应用、语文才能,而现在有很多阅读选本为了突出“人文性”,只有前两者,后三者或者缺失、或者被掩盖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课标语文学本”系列丛书,全面体现“大语文”概念,重视辅读的自主阅读,为我们展示了语文学科转型中的新阅读指向。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展开,语文学科正逐步从原来机械、刻版、教条的应试技术化倾向,转向“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发展”,“大语文”教育的观念日渐深入人心,“人文精神”在各种语文读本中得到极大的重视和充分的体现。然而在强调“人文性”的同时,“矫枉过正”的现象也开始出现,语文的“工具

2、性”被简单地归结为语法知识和应用说明能力,并被当成应试教育的附属品遭到全面否定。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很显然,语文首先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其他学科的书写基础,在提倡“人文性”的同时,决不能抹煞语文基本的工具作用。因而,在“新课标语文学本”主编倪文坚教授看来,中小学语文素养应该包括五个层面:文化传承、精神涵养、现代思维、社会应用、语文才能,而现在有很多选本为了突出“人文性”,只有前两者,后三者或者缺失、或者被掩盖了,这是不符合新课标精神的。正是基于对这一现象的深刻认识,出于纠正这种“非此即彼”改革

3、偏向的意愿,“新课标语文学本”在选文和编写过程中,既重视人文精神的凸现,同时也不放过语文应用乃至语法知识,力求全面体现“大语文”概念。以初中版第三册为例,书中既有“精神修养”、“文化意向”这样充满人文气息的单元,亦有“语文应用”、“语言向度”这样着眼于交际应用的单元;既有篆刻欣赏、咖啡或者茶这样培养艺术修养、陶冶生活情操的文章,亦有我们肚子里的食客这样的科普说明文和美丽人生这样的电影简介;既有对优美语句的感性赏析,亦有对文言语法句式的深入分析。正如丛书的总主编余秋雨先生所言,这套学本的特点之一,是呈现出学生的全面素养的整体观照,拓宽了“语文”的基本范畴,真正实现了“大语文”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自

4、主学习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各种语文课外书籍的阅读,正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能力的重要方式。然而,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学生就可以天马行空,不需要引导。学科功用决定了语文读本不同于普通的文学读物,而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引导,使学生进行的不仅是一项普通的阅读过程,而且是特殊的学科学习过程。在重视辅读的自主阅读这一点上,“新课标语文学本”又一次走在了国内同类读物的前头。主要供学生自主学习使用的“新课标语文学本”,在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自由和广阔的探索性阅读空间的前提下,也提供了充分的阅读指导。在具体操作上,每个单元前设有明确的“重点素养目标”和“一般素养目标”,并设有导读来阐释单元内容的价值所

5、在;每篇文章又依据素养目标进行具体注解;每个单元后设有“语文活动与写作实践”和“单元素养测评”,环环相扣,最大限度地发挥选文的启示作用,突出其重点语文素养。更重要的是,此书对于作品的指导并非如同旧有的“归纳中心思想”、“划分段落”似的辅读方式,而是做出了人文化的尝试。品读着王安忆的中秋,再看“平湖、秋月、闲坐、小吃、团圆,而蒙蒙细雨,似诉别后相思,又增添了一份别后情意,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活情趣”这样优美的辅读语句,相信一定能够使学生对文章产生浓厚的兴趣,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即使是在“文言文句式”这样具有明显工具色彩的单元里,对文言文的赏析也同样闪现着人文色彩,比如狙公一文中的一段辅读:“人最可贵的精神是独立与自由。当读到猴子们‘破栅毁柙’,‘相携而入于林中’时,你是否感到一丝快意”,可以想象在读到这段文字时,学生将会与古人产生更多的共鸣,也会对古文产生除字义和句式以外的兴趣。第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