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儿子》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下册).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3825769 上传时间:2023-11-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下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下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下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下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下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个儿子》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下册).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个儿子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在读课文的同时,引导孩子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三、【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也认识了三个孩子,还记得吗? 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三个儿子。 板书课题,生齐读。 二、巩固识字,整体回顾全文: 1师:首先,本课的生字朋友们要来考考大家,还认识吗?快来读一读吧! 出示“我会读” 生:练习读、指名读下面词

2、句。 嗓子 拎着 水桶 晃荡 沉甸甸 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师:你们读得真准确,看来我们班的同学都是爱学习的好孩子。是吗?看看谁爱动脑筋。默读全文,边读边想一想:读后你有什么疑问? 生: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 生:为什么第三个妈妈不夸夸自己的儿子? 生:为什么前两个妈妈在夸自己的儿子? 师:你们俩的问题差不多,是在问为什么三个妈妈会有不同的表现? 生:为什么说第三个儿子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师:同学们提出了三个问题: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为什么三人妈妈会有不同的表现呢?为什么说第三个儿子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深入地学习课文后,我们就会找到答案了。 三、研读课

3、文: 师:我们先去看看在妈妈眼里这是怎样的三个儿子,听听妈妈对他们的评价。 1课件出示第26自然段 (1)师:自己读一读,在妈妈眼里这是怎样的三个儿子? 生自己读这部分。 生:第一个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第二个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第三个儿子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师:你能够用自己的话来说,真不错。 生: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另一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师:你说的真完整,真是一个爱思考、会表达的孩子。 (2)指导读第2自然段(课件出示) 师: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妈妈说的话。

4、自由读读,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妈妈的心情怎样? 生:妈妈很高兴。 生:妈妈很自豪。 师:那你来试着读一读妈妈的话吧!生: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师:是啊,这人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多了不起呀! 生: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师:这个孩子多让妈妈引以为豪!你来读一读。 生: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师:在妈妈心里,谁也比不过他! 生: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师:谁还能读出来妈妈自豪、得意?加上表情、动作读。 生: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师:这就是

5、妈妈,儿子永远是最优秀的师引导生齐读这个妈妈说的话。 师:这就是妈妈,时时刻刻关注自己的儿子生读。 师:这就是妈妈,为儿子骄傲、为儿子自豪生读。 (3)放手读第3自然段(课件出示) 师:此时,第二个妈妈也不甘示弱,夸起了自己的儿子,你能夸好吗?谁来夸? 生: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师:听出来了吗?这个妈妈在夸什么? 生: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 师:是呀,不是一般的好听,是好听极了! 生: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师:同样得意,谁都比不过! 生: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

6、好嗓子。” 师:同样骄傲! 生: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师:同样自豪生读。 (4)男、女生分角色读。 师:下面分角色读,老师请男同学读第一位妈妈,女同学读第二位妈妈,看看谁的儿子更棒! 生:男、女生对读第二、第三段。 师:多么优秀的两个儿子呀,可另一个妈妈什么也没说,那两个妈妈很奇怪,问她“你怎么不说说你的儿子呀?” (5)对比朗读第6自然段 师:这位妈妈这样说,你来读一读。 生:这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师:是啊,没有什么可炫耀的。 生:这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师:是啊,没什么特别的地方。

7、 生:这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师:多么平和的心态。 生:这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师:多么谦虚的妈妈呀生读。 (6)设置情景,去掉旁白分角色朗读对话。 师:老师听出来了,三个不同的妈妈,说话时的心情、语气也是不同的,让我们一起再现当时的情景吧! 师生配合分角色朗读。 2学习811自然段。 (1)出示911自然段 师:就这样,三个妈妈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这时,迎面跑来三个孩子,他们是怎么做的? 生:自己读第911自然段。 师:你能用上“一个,一个,另一个。”来说一说吗? 生: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

8、好听。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师:说得多完整呀!谁来读读第一个孩子是怎么做的? 生读三个孩子的做法,师相机指导朗读911自然段,板书三个孩子的表现(翻跟头真好看 唱着歌真好听 接过水桶)。 师:这是怎样的一桶水? 生:沉甸甸的。 师:沉甸甸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很沉、很重。 师:有多沉、有多重?从文中找一找! 生:在第8自然段。 (2)指导朗读第8自然段。 师:听老师读,同学们闭眼想象:你仿佛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师范读第8自然段。生闭眼想象。 生:我看到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师:三个妈妈怎么走走停停呢? 生:因为一桶水可重啦,提一会

9、儿,休息一会儿。 生:我还看到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师:是啊,三个妈妈互相捶捶胳膊,捶捶腰,太累了。同学们通过这些词语,能看出当时的画面,多有意思呀!前面是看到的,还能听到什么? 生:我听到了水晃荡的声音。 师:是啊,水太满了。 生:我听见三个妈妈在说话。 师:她们在说什么? 生:三个妈妈说:“我太累了!” 生:三个妈妈说:“要是有人帮帮我们就好了!” 师:你们还听到了妈妈的心声,那你能通过读表达出妈妈的心声吗? 生:指名有感情朗读。 (3)师引读第11自然段 师:听出来了,这桶水可真重呀!但只有这个孩子看到了妈妈很累,他这样做生齐读第11自然段。 师:只有这个孩子

10、听到了妈妈的心声,他这样做生齐读第11自然段。 师:只有这个孩子感受到了妈妈的辛苦,他这样做生齐读第11自然段。 3引导学生明理 师:课文学到这儿,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你知道答案吗? 生:因为只有这个儿子关心妈妈,为妈妈提水。 师:是啊,在老爷爷看来,这样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那其他的两个儿子就不好了吗?做为孩子,他们都是非常优秀的,可做为儿子呢?他们缺少了什么? 生:他们没有帮妈妈提水。 生:他们看到妈妈提水只顾着表现自己的特点,却不管妈妈。 生:他们没有关心妈妈。 师:是啊,只有这个儿子关心妈妈,这才是关心父母、孝敬父母的好孩子。(板书:孝顺)那么同学们提

11、出的“三个妈妈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表现?”我们找到了答案,(师手指板书)因为三个儿子的表现也不同。那么,第三个孩子真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生:第三个孩子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是他却是一个孝顺父母的好孩子。 生:孝顺父母就是他的特点,第三个妈妈很谦虚。 四、拓展: 师:三字经中有这么一句:香九龄,能温席。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读故事黄香扇枕温席。 生:边看边听故事。 师:说说黄香为父亲做了些什么? 生:夏天,黄香为父亲扇枕,冬天,黄香为父亲温席。 师: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像这样的故事还有中国古代的二十四孝,如:仲由为亲负米、刘恒亲尝汤药、寿昌弃官寻母等。希望同学们课下

12、收集相关的故事读一读。因为他们都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 引导学生诵记。 五、指导书写 师:这节课我们不仅懂得了道理,我们还要学会写字。 出示:聪。你有好办法记住它吗? 生:耳字加总字。 生:我有好方法,要有耳朵、眼睛、嘴巴、用心就会成为一个聪明的孩子的! 师:你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那聪明的孩子们,你们能把它写正确、写漂亮吗? 生:观察后先写一遍。 师:在刚才写字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需要大家注意的? 生: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生:耳字的最后一笔横写成提。 生:心字的卧勾要写漂亮了! 师:我们再来写一遍,看看这次谁有进步! 生:再写,师巡视。 师:用同样的方法指导书写“胳膊”。 六、总结、作业: 师:同学们,通过学习,我们明白了要做孝敬父母的孩子,那就从现在开始,每天至少为父母做一件事情。让我们成为父母心中真正的最优秀的孩子。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