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在激趣中培养语文基本功——小学一年级语文课《雨铃铛》的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3821767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资料】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在激趣中培养语文基本功——小学一年级语文课《雨铃铛》的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育资料】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在激趣中培养语文基本功——小学一年级语文课《雨铃铛》的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育资料】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在激趣中培养语文基本功——小学一年级语文课《雨铃铛》的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资料】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在激趣中培养语文基本功——小学一年级语文课《雨铃铛》的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资料】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在激趣中培养语文基本功——小学一年级语文课《雨铃铛》的教学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资料】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在激趣中培养语文基本功小学一年级语文课雨铃铛的教学设计在讲授本课时,我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有意识地做了一些相应安排,主要体现在:一、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先导。低年级学生在学习中,兴趣成为了他们学习的动力。为此,我特在教学中做了如下安排:1、设计优美的过渡语,将学生引入情境。2、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结合文章的内容设计课件,向学生展现雨中的情景,使学生体会春雨的美,使学生通过各种感官的刺激,产生兴趣。3、用游戏的形式来巩固识字。4、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记字:如拍手歌、编谜语、编顺口溜等等。二、注重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本文的雨景

2、描绘的是春天,但学生的生活体验是丰富的。为了能够使学生掌握更多春天的信息,更多的雨的知识,安排了学生课下查资料,课上展示资料,使学生在不断的收集过程中,积累知识,实现知识的扩充。评析从授课的内容看,本节课是一节起始课。教师扣住两个重点在进行教学:一是识字,二是对诗歌内容的初步感知。课堂以儿歌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教师范读,之后让学生带着问题你从诗歌中了解到哪些内容自由读。根据学生的回答,即时出示词语卡片,随时认读词语。之后设计一个由词语到单字的认读环节:以字为建筑的材料,为小燕子盖新房。让学生说说自己记字的方法。接着以为什么题目叫雨铃铛?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最后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简单的续写

3、,激发学生的想象。运用多种有效的手段识字并巩固对生字的识记,是这节课尤为成功之处。教师在最开始范读时,就提醒学生听清字音。有三处设计值得借鉴。一是随文识词语的环节,在学生初步感受内容的基础上,及时巩固对词语的理解和识记。比如学生说到房檐,老师就出示生词卡片,同时放图片,让学生说说房檐指的是房屋的哪部分,然后齐读几遍。学生把他们从诗歌中感受到的内容说一遍,教师也将需要掌握的重点词语向学生巩固了一遍,为下一步由词语到单字的识记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由词语到单字的识记和巩固环节。老师借助诗歌内容,小燕子回家盖新房的句子,设计一个小组活动:以字为建筑的材料,为小燕子盖新房,巧妙将组词练习融在其中。通过小

4、组内部的讨论和小组间的相互展示,使学生在游戏中将单字记住。三是对字的掌握方法的讨论、交流与展示环节。这个环节非常精彩,学生用他们自己喜欢的识记方法,把这节课的生字进行分类掌握。比如画画法、猜谜语法、组词法、结构法、拍手诵读法、熟字换偏旁法等等,学生的联想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展示。教师在识字教学中还非常重视学生写字的规范,这是我们应当大力提倡的。此外,本节课还有很多体现新课程理念的细节,比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一个学生在写新字的时候,都挤在田字格的左面,这个时候教师并没有简单的加以否定,而是先让学生说说优点,在肯定他写得横平竖直的优点之后,说如果往右边写一点,就更好看了。这说明教师在有意识的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当然,这节课也存需要要改进之处,比如在课堂的某些环节有重复累赘之感,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还不很充分等,这都有待进一步斟酌。页码 / 总页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