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梁彦光阅读附答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3810425 上传时间:2024-02-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梁彦光阅读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文言文梁彦光阅读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文言文梁彦光阅读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文言文梁彦光阅读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文言文梁彦光阅读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梁彦光阅读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梁彦光阅读附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梁彦光阅读附答案 梁彦光梁彦光,字修芝,安定乌氏人也。祖茂,魏秦、华二州刺史。父显,周荆州刺史。彦光少岐嶷幼年聪明,有至性,其父每谓所亲曰:“此儿有风骨,当兴吾宗。七岁时,父遇笃疾,医云“饵五石可愈。时求紫石英不得,彦光忧瘁,不知所为。忽于园中见一物,彦光所不识,怪而持归,即紫石英也。亲属咸异之,以为至孝所感。魏大统末,入学,略涉经史,有规检,造次必以礼。解褐秘书郎。周受禅,迁舍人上士。武帝时,累迁小驭下大夫。母忧去职,毁瘠过礼。未几,起令视事,帝见其毁甚,嗟叹久之。后为御正下大夫,从帝平齐,以功授开府、阳城县公。宣帝即位,拜华州刺史,进封华阴郡公,以阳城公转封一子。后拜柱国、青州刺史。

2、属帝崩,不之官。 隋文帝受禅,以为岐州刺史,兼领宫监,甚有惠政,嘉禾连理,出于州境。上嘉其能,下诏褒美。后转相州刺史。彦光前在岐州,其俗颇质,以静镇之,合境大安,奏课连最,为天下第一。及居相部,如岐州法。邺都杂俗,人多变诈,为之作歌,称其不能理政。上闻而谴之,竟坐免。岁余,拜赵州刺史。彦光曰:“臣前待罪相州,百姓呼为戴帽饧。臣自分废黜,无复衣冠之望。不谓天恩复垂收采。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上从之,复为相州刺史。豪猾者闻彦光自请来,莫不嗤笑。彦光下车,发擿奸隐,有假设神明,狡猾莫不潜窜,合境大骇。初,齐亡后,衣冠士人,多迁关内,唯技巧商贩及乐户之家,移实州郭。由是人情险诐,妄起风

3、谣,诉讼官人,万端千变。彦光欲革其弊,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东大儒,每乡立学,非圣哲之书不得教授。常以季月召集之,亲临策试。有勤学异等,聪令有闻者,升堂设馔,其余并坐廊下。有好诤讼惰业无成者,坐之庭中,设以草具。及大成,当举行宾贡之礼,又于郊外祖道,并以财物资之。于是人皆克励,风俗大改。有滏阳人焦通,性酗酒,事亲礼阙,为从弟所讼。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令观孔子庙。于时庙中有韩伯瑜,母杖不痛,哀母力衰,对母悲泣之像。通遂感悟,悲愧假设无容者。彦光训喻而遣之。后改正励行,卒为善士。吏人感悦,略无诤讼。卒官,赠冀定瀛青四州刺史,谥曰襄。节选自?隋史循吏列传注:1解褐:入仕做官。2毁痛:衰伤过度而消瘦3

4、奏课:向朝廷交的赋税。4彼:邪恶不正。4对以下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一项为哪一项A彦光忧瘁 瘁:劳苦,憔悴B母忧去职 忧:父母的丧事C未几,起令视事 视事:治事,任职D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 将:将要5以下句子中,全都属于梁彦光治政效果的一项为哪一项嘉禾连理,出于州境 合境大安,奏课连最吏人感悦,略无诤讼 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有规检,造次必以礼 后改正励行,卒为善士A B C D6以下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梁彦光年轻时就性情纯厚,他的父亲很看重他,认为他将来一定能使他们的家族昌盛起来。B梁彦光颇具治理才能,他的政绩深得皇上赞赏,曾不止一次受到封赏,历任秘书郎、舍人上士、

5、小驭下大夫、华州刺史、青州刺史、岐州刺史、相州刺史等职。C梁彦光生性执着,不肯屈服。在相州时有人做歌谣说他没有治理才能,使得他获罪免官,但他后来自请再回相州任职,虽遭相州豪强地痞嗤笑,但却毫不退缩。D梁彦光在相州任上,自己出资聘请大儒,用圣哲之书教化百姓,使百姓都能够自励,风尚大为改观。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彦光下车,发擿奸隐,有假设神明,狡猾莫不潜窜,合境大骇。5分2有滏阳人焦通,性酗酒,事亲礼阙,为从弟所讼。5分4. D (将:带着)5. C (和不属于梁彦光的治理效果.6 B (梁彦光未上任青州刺史)7. 1彦光一到任.就告发奸邪之人及隐藏的罪行,如神明一般明察,从

6、此狡诈之徒没有不潜逃的,一郡之内人们都非常惊骇?震惊)。(“下车“发摘“奸隐“合的解释各l分,句子通顺、句意准确I分)(2)有一个滏阳人叫焦通,喜次酗洒,侍奉父母欠缺礼数, 被堂弟告上公堂(“亲 “阙“从弟“被动句式各l分,句子通顺,句意准确1分)梁彦光,少聪明,有至性,其父每谓所亲曰:“此儿有风骨,当兴吾宗。入太学,略涉经史,有规检,造次必以礼。解褐秘书郎,时年十七。累迁岐州刺史,后数岁,转相州刺史。彦光前在岐州,其俗颇质,以静镇之,合境大安,奏课连最,为天下第一。及居相部,如岐州法。邺都杂俗,人多变诈,为之作歌,称其不能理化。上闻而谴之,竟坐免。岁余,拜赵州刺史。彦光曰:“臣前待罪相州,百

7、姓呼为戴帽饧。臣自分废黜,无复衣冠之望。不谓天恩复垂收采。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上从之,复为相州刺史。豪猾者闻彦光自请来,莫不嗤笑。彦光下车,发擿奸隐,有假设神明,狡猾莫不潜窜,合境大骇。初,齐亡后,衣冠士人,多迁关内,唯技巧商贩及乐户之家,移实州郭。由是人情险诐,妄起风谣,诉讼官人,万端千变。彦光欲革其弊,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东大儒,每乡立学,非圣哲之书不得教授。常以季月召集之,亲临策试。有勤学异等,聪令有闻者,升堂设馔,其余并坐廊下。有好诤讼惰业无成者,坐之庭中,设以草具。及大成,当举行宾贡之礼,又于郊外祖道,并以财物资之。于是人皆克励,风俗大改。有滏阳人焦通,性酗酒,事亲

8、礼阙,为从弟所讼。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令观孔子庙。于时庙中有韩伯瑜,母杖不痛,哀母力衰,对母悲泣之像。通遂感悟,悲愧假设无容者。彦光训喻而遣之。后改正励行,卒为善士。以德化人,皆此类也。节选自?隋书注邺都:邺城,相州治所。 饧:饴糖。 发摘:告发。16写出以下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1当兴吾宗 2其俗颇质3臣自分废黜 4聪令有闻者17以下句中加点词语古今含义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2分A此儿有风骨 B.称其不能理化C无复衣冠之望 D.招致山东大儒18把第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19第段画线局部反映了梁彦光当时什么样的心理状态?2分20梁彦光两次治理相州,成败迥异,请具体分析其原因。5分【答案】

9、161振兴2质朴3料想4美好17A18滏阳有个叫焦通的人,侍奉父母礼数缺失,被堂弟控告,彦光没有判他罪,把他带到州学,责令他在孔子庙观看效法。19胸有成竹20梁彦光第一次治理相州时,没有针对相州多诡诈的风尚,沿用了在岐州时“以静镇之的办法,导致失败。第二次治理相州时,一方面告发坏人坏事,严惩狡猾之徒,另一方面立学兴儒,仪的化人,取得成功。【参考译文】梁彦光字修之,安定乌氏人。彦光小时很聪明,有很好的天赋,他的父亲常对亲近的人说:“这孩子有风骨,将会使我的家族昌盛起来。西魏大统末年,彦光到太学学习,略略涉猎经史,循规蹈矩,自我约束,匆忙中举止也一定有礼节。开始做官当秘书郎时,年仅十七岁。北周受魏

10、禅让,任舍人上士。武帝时,积功升官,担任小驭下大夫。因母亲丧事而离职,又因过于哀伤而身心憔悴。周宣帝即位,任命他为华州刺史。隋高祖文皇帝即位,让他担任岐州刺史,兼任岐州宫监。在任很有政绩,粮食连年丰登,还出口到别的州郡。开皇二年,隋高祖驾临岐州,很观赏他的才能。以后几年又转任相州刺史。彦光以前在岐州,那里民风纯朴,他以宽缓平和的方法来镇守那里,全州大受感化,上交的赋税连年最多,为天下第一。等到了相州府衙,还是沿用在岐州的方法。但邺都人口杂居,民风不纯,人很狡诈,给彦光编歌谣,说他不能治理教化这个地方。高祖听说后责备彦光,最终免了他的职。一年多后,任命他为赵州刺史。彦光对高祖说:“我以前在相州获

11、罪,百姓说我是戴帽饧。我自以为官已罢免了,就不再抱做官的希望,不想皇上施恩,又起用我。我请求重新做相州刺史,改变以前的治理方法,希望能改变那里的民风,以报答皇上的厚恩。高祖同意了,彦光又出任相州刺史。相州的豪强地痞听说彦光是自己请求来相州的,没有不嗤笑的。彦光刚一上任,就告发指斥奸邪之人的罪行,像有神灵指引一样,从此狡诈之徒没有不潜逃的,相州全境大为震惊。2022上海高考试题阅读答案梁彦光,少聪明,有至性,其父每谓所亲曰。当初,北齐灭亡以后,有身份的人都迁入关内,只有玩杂耍的、小商贩和说唱艺人住在相州城里,因此这里人心险恶,行为偏颇。他们毫无根据地编造谣言,诉告官员,行为变化无常。彦光想革除这些弊端,就用官俸从崤山之东请来大学问家,每乡都设立学堂,非圣人先哲的书不得教授。常在每季最后一个月召集他们,亲自进行考试。到学习有大的成就,就举行宾礼,贡于京师。又在郊外饯行,并用财物资助他们。于是人人都能励志学习,风俗大为改观。有个滏阳人叫焦通,喜欢酗酒,侍奉父母礼数甚缺,被堂弟诉告到公堂。彦光没有对他问罪,而带领他到州学,让他到孔子庙去观看。在这时候,庙里有韩伯瑜被母亲杖打而不觉疼,于是为母亲没有力气而悲伤,就对着母亲悲泣的画像。于是焦通感悟了,既悲伤又惭愧,无地自容,彦光教训了一通就打发他走了。后来焦通改过错误,行为规矩,最终成为善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