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专题四.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3803240 上传时间:2024-03-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一专题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必修一专题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必修一专题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必修一专题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必修一专题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一专题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一专题四.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赭色 zh 蛰居 zh 瞳孔(tng) 举酒属客(sh)B.迷惘(wng) 恣意z 垭口y 肴馔(yo)C.匏樽 po 闲暇(xi) 舳舻千里 yu 嫠妇lD.贪婪ln 炫目 xun 甄别(zhn) 愀然qi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惆怅 直接了当 望洋兴叹 嘻游 沧海一粟B.戕害 毛骨悚然 杳无人迹 沉湎 名副其实C.心凝形释 斑斓 息息相通 至高无尚 针贬时弊D.枯稿 斟酌 一如即往 入不付出 暮雨潇潇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真原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 在自己的心里,像杜

2、鹃似的 出北平的俊伟。这是一个愉快的傍晚,全身只有一个感觉,每一个毛孔中都着喜悦。若再要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A.沉 浸润 喧嚣 B.浸 浸润 喧哗C.沉 浸泡 喧哗 D.浸 浸泡 喧嚣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中国和欧盟双方经过六个月的磋商和谈判,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终于就纺织品贸易问题达成协议,缔结了城下之盟。B有人希望,黑人只要撒撒气就会满足;如果国家安之若素,毫无反应,这些人必会大失所望。C他唾沫四溅地讲了半小时,话音刚落,站在他身边的几个人便拼命地鼓掌,其他的

3、人,都噤若寒蝉,面面相觑。D这次南亚地震中受灾最严重的阿富汗,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电视画面显示,那里的灾区已然一片废墟,触目惊心。地对学校给予自己的这把金钥匙感到惊讶和痴迷。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村干部已经明确地认识到,通讯的畅通与否,是招商引资的重要筹码。B目前,每年大学生毕业虽然不少,但我国各方面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的发展。C中央政府强调用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并重的方式解决经济运作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它表明中国高层越来越善于吸收过去一段时期内宏观调控的经验教训。D这种将企业各方的权利、义务用合同、章程等方式加以明确,对于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无

4、疑是一种基本保障。6.依次填入下面两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建筑是凝固的诗: ; 。诗有古诗和现代诗,建筑也有古今之分,泾渭分明。在缓缓流逝的时间长河中,总有一些记忆像卵石般沉淀下来, , 。爱,特别是母爱,对他来说,就是这样一份沉甸甸的卵石。 或神采飞扬,透着现代的气息 或庄重沉稳,带着岁月的沧桑 压迫着人们的心灵 改变着人生的轨迹A. B. C. D.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词,兴于隋唐,盛于两宋,又称“曲子”“曲子词”“诗余”“长短句”。词的标题和词牌是有严格区别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如沁园春长沙,“沁园

5、春”是词牌,“长沙”是题目。B.“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古代六本经书诗、书、礼、易、乐、春秋。有时又指古代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C.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时期赵国人。先秦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李斯和韩非子是他的学生。荀子今存32篇,劝学是其开篇之作。D.韩愈,唐代散文家、诗人,与柳宗元一起倡导“古文运动”,反对六朝以来华丽文风,主张“文以载道”。师说是他的代表作,在文中作者论述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批判了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陋习。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8-11题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

6、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邹忌修八尺有余 修:长,这里指身高B.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孰:同“熟”,仔细C. 徐公何能及君也 及:比得上D. 旦日,客从外来 旦日:第二天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窥镜,谓其妻曰 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

7、B寝而思之 徐公来,孰视之C欲有求于我 皆以美于徐公D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10选出句式相同的一项 ( )忌不自信 欲有求于我也 客从外来,与坐谈皆以美于徐公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王之蔽甚矣A B C D11对上文中“妻”“妾”“客”的答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妻”的答话是肯定赞扬的语气,表现出一种偏爱之情。B“妾”的答话是否定不满的语气,表现出一种畏惧之情。C“客”的答话是肯定的语气,表现出一种敷衍逢迎的态度。D三人的答话不同,是为了显示三人与邹忌的亲疏远近的不同。12.补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1) ,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2)其声呜呜然,

8、 ;如泣如诉,余音袅袅,。(苏轼赤壁赋) 二、积累与运用13. 把下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礼记学记)(1)译:(2)译: 1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桃花溪张旭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1)说出这首诗暗用的一个典故。答:(2)最后的问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答: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莲 恋 莲(节选)余光中身为一半的江南人,第一次看见莲,却在植物园的小莲池畔。那是十月

9、中旬,夏末秋初,已凉未寒,迷迷蒙蒙的雨丝,沾湿了满池的香红,但不曾淋熄荧荧的烛焰。那景象,豪艳之中别有一派凄清。那天烟雨,原要去破庙中寻访画家刘国松。画家不在,画在。我迷失在画中,到现在还没有回来。没有找到画家,找到了画,该是一种意外的发现。从那时起,一个绰约的意象,出现在我的诗中。在那以前,我当然早见过莲,但睁开的只是睫瓣,不是心瓣,而莲,当然也不曾向我展现她的灵魂。在那以前,我是纳息塞斯(Narcissus)(注),心中供的是一朵水仙,水中映的也是一朵水仙。那年十月,那朵自恋死了,心田空廓者久之,演成数丛沙草,万顷江田。那天,苍茫告退,嘉祥滋生,水中的倒影是水上的华美和冷隽。对于一位诗人,

10、发现一个新意象,等于伽利略的天文望远镜中,泛起一闪尚待命名的光辉。一位诗人,一生也只追求几个中心的意象而已。塞尚的苹果是冷的,梵高的向日葵是热的,我的莲既冷且热。宛在水中央,莲在清凉的琉璃中擎一枝炽烈的红焰,不远不近,若即若离,宛在梦中央。莲有许多小名,许多美得凄楚的联想。对我而言,莲的小名应为水仙,水生的花没有比它更为飘逸,更富灵气的了。一花一世界;没有什么花比莲更自成世界的了。对我而言,莲是美,爱,和神的综合象征。莲的美是不容否认的。美国画家佛瑞塞(John Frazer)有一次对我说:“来台湾以前,我只听说过莲。现在真见到了,比我想像的更美。”玫瑰的美也是不容否认的,但它燃烧着西方的朗爽

11、,似乎在说:look at me!莲只赧然低语: Dont stare,please次及爱情,“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方面的联想太多了。由于水生,它令人联想巫峡和洛水,联想华清池的“芙蓉如面”,联想来自水而终隐于水的西子。青钱千张,香浮波上,嗅之如无,忽焉如有,恍兮忽兮,令人神移,正是东方女孩的含蓄。至于宗教,则莲即是怜。莲经,莲台,莲邦,莲宗,何一非莲?艺术、爱情、宗教,到了顶点,实在只是一种境界,今乃皆备于莲的一身。(注)纳息塞斯:希腊神话中,爱上自己映在水中的美丽影子以致淹死而变为水仙的美少年。15第一自然段中说“第一次看见莲”,次段中又说“我当然早见过莲”

12、,这样写是否矛盾?应该怎样理解?(30字以内)16第三自然段开头说:“对于一位诗人,发现一个新意象”,其中的“新意象”在文章中具体指的是:(30字以内)17第三自然段中加线的两个“对于我而言”和三个“联想”这样反复写各有什么好处?(各20字以内)1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两项是()A文章首句着一“却”字,以作为江南人对莲本该不生疏却生疏来突出小莲池中莲的神韵美。B“我迷失在画中,到现在还没有回来。”这句让人感悟到观察事物只要用心专一,仔细琢磨,了角规律,就会流连忘返。C“我的莲既次且热”,是说诗人笔下的莲,不同于画家画的苹果、向日葵那样冷暖有别,而是“豪艳之中别有一派凄清”。D文章借助

13、对比,以玫瑰“燃烧着西方的爽朗”,来突出莲“赧然低语”,如同东方女孩的含蓄美,褒贬适中。E作者认为莲的小名应为水仙,因为她和水仙花一样同为水中仙子,飘逸而富于灵气,在水中都自成世界。四、19以“那些不朽的书籍”为陈述对象,重组下面的句子。我们从那些经历了历史的变迁和朝代的兴亡,虽遭时光冲刷,但内容仍旧新鲜有用的不朽书籍中,接受前人的知识积累和学说成果。20概括下面一段话的主要意思,不超过30字。细菌虽然小得肉眼看不见,但它们在分解枯枝败叶过程中确实起了关键必性的作用。它们能将吸收二氧化碳和其他养分而长成的树干与枝叶,再分解成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若没有细菌的存在,那么地球上的二氧化碳只能维持植物利用40年,因为大碳素将被锁定在植物体内而不能参与到植物循环中去。由于细菌的这种作用,维持了整片森林甚至整个地球的盎然绿意。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