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复习资料95256.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376000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复习资料9525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测量复习资料9525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测量复习资料9525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测量复习资料95256.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测量复习资料95256.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测量复习资料9525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复习资料95256.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1、测量学包括那些学科?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地图制图学、工程测量学、海洋测绘学、普通测量学。2、土木工程测量的任务:a、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和应用 b、施工测量 c、建筑物的变形观测、3、高斯平面直角坐标:一般应用于测区的范围较大,我国采用的是高斯平面投影。4、绝对高程:地面至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绝对高程。5、相对高程:由任意水准面起算的地面点高程即地面点至任意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相对高程,也叫假定高程。6、测量的基本工作:平面直角坐标的测定、高程的测定。7、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步步有检核。第二章1、水准测量原理: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

2、线在水准尺上的读数,直接测得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进而由已知高程推算出未知点的高程。2、前视点、后视点:设水准测量方向是从E点往F点进行,规定称 E点为后视点,其尺上读数为后视读数,称F点为前视点,其尺上读数b为前视读数。3、水准仪的构造:望远镜、水准器和基座。4、水准仪的使用步骤:安置、粗平、瞄准、精平、读数。5、高差:后视读数前视读数6、水准测量方法:水准测量一般是从已知水准点开始,测至待测点,求出待测点的高程。a、当两点间相距不远,高差不大,且无视线遮挡时,只需安置一次水准仪就可以测得两点间的高差。b、当两点间相距较远或高差较大或有障碍物遮挡时,不可能仅安置一次仪器就测得两点间的高差,此时

3、,可在水准路线中加设若干个临时过渡立尺点,称为转点,把原水准路线分为若干段,一次连续安装水准仪测定各段高差,最后取各段高差的代数和,即可得到起终点上的高差。7、水准测量的容许闭合差:三等:f容=12 f容=4 四等:f容=20 f容=6 等外:f容=40 f容=12其中L表示水准路线单程千米数,n为单程测站数。8、三四等水准仪的区别:仪器区别,往返区别,离地面高度区别,高差闭合差公式区别。第三章1、水平角:指一点到两个目标点的方向线垂直投影到水平面上所形成的夹角。2、垂直角:观测目标的方向线与同一铅垂面内的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也称竖直角。3、光学经纬仪的构造:基座、水平度盘和照准部。4、水平角观

4、测的方法:测回法、全圆方向法。5、指标差:当垂直度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剧中或自动补偿器归零时,指标线偏离正确的位置的角度值就称为垂直度盘指标差。6、经纬仪的主要轴线:竖轴、水准管轴、横轴、水准管轴。7、经纬仪应满足的几何条件: 照准部水准管轴应垂直于竖轴,以保证水准管气泡居中时,竖轴垂直,水平度盘水平。望远镜视准轴应垂直于横轴,使望远镜绕横轴上下转动时能扫出一个竖直面。 横轴应垂直于竖轴,确保竖轴铅垂时,横轴水平。 十字丝纵丝应垂直于横轴。 垂直度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或自动补偿归零时,垂直度盘指标处于正确位置。 光学对中器的视准轴与照准部旋转轴重合。第四章1、直线定线:若丈量的边长比整支尺子长,也

5、就是用尺子一次不能测定,需要在两点的连线上标定出若干个点,这项工作称为直线定线。2、丈量方法: 钢尺精密量距须用经检定的钢尺丈量,丈量前应先用经纬仪定线。 如地势平坦或坡度均匀,可测定直线两端点高差作为倾斜改正的依据;若沿线坡度有变化,地面起伏,标定木桩时应在坡度变化处,两木桩间距离略短于钢尺全长。用水准仪测定个坡度变换点木桩桩顶间的高差,作为分段倾斜改正的依据。丈量时用弹簧秤对钢尺施加标准压力,并同时测定温度计读数。每段须丈量3次,每次应变动尺子位置,3次读数所得长度之差的容许范围视不同要求而定,一般不得超过25毫米。如在限差以内,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作为结果。3、长度的改正:尺长改正、温度改

6、正、高差改正。4、电磁波测距原理:是通过测定光在待测距离两点之间往返传播的时间t,来测定测站至目标的距离。5、脉冲式法测距:通过测定脉冲波在侧线上往返传播过程中的脉冲数来测定距离。6、相位法测距:根据调制波往返于被测距离上相位差,间接确定距离的方法。7、视距测量:是用望远镜内的视距装置,根据光学和三角学原理测定距离和高差的一种方法。8、倾斜时AB间的水平距离:D=kncos2a9、AB间的的高差:h=knsin2a+iL (n为视距间隔,i为仪器高,L为中丝读数)第五、六、七、八章一、基本概念1、真误差:观测值与真值之差2、系统误差: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对某量做一系列观测,如果误差的大小、符号不变

7、或者按照一定的规律变化,这种误差即为系统误差3、偶然误差:在相同条件下对某量做一系列观测,如果误差的大小、符号具有不确定性,但又服从于一定的统计规律,这就叫做偶然误差(注: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是误差的两种分类)4、中误差:各个真误差平方的平均值的平方根即为中误差,也称标准方差,用m表示5、相对误差:相对误差是中误差的绝对值与观测值之比6、极限误差:是一定观测条件下规定的测量误差的限值,也称容许误差或限差(注:中误差、相对误差和极限误差是测量中常用的评定精度的指标。)7、直线定向:在测量上,直线的方向是根据基准方向来确定的,确定一条直线与基准方向的水平夹角关系称为直线定向8、方位角:由基准方向的北

8、端顺时针方向量至某直线的水平角9、象限角:某直线与基准方向所夹的锐角(注:方位角和象限角是表示直线方向的两种方法)10、地物:指地面上的固定物体11、地貌:指地球表面高低起伏,倾斜变化的形态12、等高线:地面高程相同的相邻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13、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差14、等高线平距: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二、计算1、中误差:m= (注:为真误差,n为观测次数)2、方位角计算:按已知右角,按后面一边的已知坐标方位角和右角,推算前进方向一边的坐标方位角的一般公式为:=+180-如果按已知左角推算前进方向各边坐标方位角的一般公式为:=+-1803、坐标增量的计算:=cos =sin(

9、注:i、j为测点,为方位角,D为边长)4、比例尺精度=比例尺分母*0.1三、问答1、偶然误差的特性: 在一定观测条件下,偶然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的限值 绝对值较小的误差比绝对值较大的误差出现的机会多 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机会均等 偶然误差的算术平均值随观测次数的无限增加而趋向于零2、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量边测角连接测量3、控制点选择的注意事项:相邻点间应通视良好,以便于测角及量边,导线边用钢尺测量时应选在地面平坦处点位应选择地质坚硬处,以便安置仪器及保存标志导线应选在地面开阔处,以便于施测碎步导线边的长度应大致相等 应有足够密度且分布均匀,便于控制整个测区4交会定点

10、的方法: 测角交会:包括前方交会、后方交会、侧方交会 测边交会5、小地区高程测量常用的方法: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6、地物符号:比列符号、非比例符号、线形符号、地物注记第九章1.测图前的准备工作:收集资料、仪器准备、图纸选用、绘制坐标格网、展绘控制点。2.大平板仪的构造:大平板仪主要由照准仪、图板、基座及三脚架组成,附件有对点器、水准器及长盒罗盘等。照准仪由望远镜、竖直度盘、支架及直尺组成,用来瞄准目标、画方向线及进行视距测量。3.平板仪的安置:对点、整平、定向。4.实测地形图的测绘方法:a.小平板仪侧图法 b.大平板仪测图法 c.小平板仪和经纬仪联合测图法 d.经纬仪测绘法 e.光电测距仪或

11、全站仪测绘法。第十章1.地形图的判读:a.图廓外要素的判读:应根据地形图图廓外的整饰要素,了解该图的图名、图号、比例尺、等高距、坐标系统、高程系统、测图单位、测图日期、图式版本以及测图方法等内容。b.地物、地貌的判读:应根据地形图的使用目的,判读出在地形图上地物、地貌的形状、大小以及相互关系位置关系。c.地形图定向。2.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a.求图上某点的坐标b.求图上两点间的水平距离:直接法:若要求图上两点A、B两点的距离,可用测图比例尺直接量取,也可用直尺直接量取出AB的图上距离d,再乘以比例尺分母M,得=Md。间接法:先确定出A、B两点的坐标(,)和(,),再用下式计算出AB的水平距离

12、=。c.求直线某直线的方位角:先量取A、B的坐标(,)和(,),再用坐标反算公式求出直线AB的方位角,即=arctan。d.求图上某点的高程e.求图上某直线的坡度:直线的坡度是直线两端点的高差h与水平距离D之比,用i表示,即i=.若要确定某处两等高线间的坡度,则按下式确定:i=式中:h为等高距,M为比例尺分母,d为两等高线间的图上距离。3.按限制坡度选择最短路线:若地形图比例尺为1:2000,等高距为1米。现需从A点到B点确定出一条坡度不超过5%的最短路线。首先要确定出路线通过处的相邻等高线的间距,根据i=代入已知数据,得d=0.01米=1厘米,然后以A点为圆心,以d(即1厘米)为半径作弧,与

13、相邻等高线相交得a点,再以点为圆心,以d为半径作弧,得b点依次进行,直至B点。4.求积仪法:求积仪一般用于量测图上面积较大或图形呈曲线形状的面积。求积仪可分为机械求积仪和电子求积仪两类。机械求积仪通常称为定级求积仪,定级求积仪由极臂、描图臂和计数器等部件组成。第十一章1. 施工测量的任务:建立施工控制网、放样、检查验收测量、变形观测、竣工测量等。施工测量的基本任务是放样,即将图纸上设计好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标定在实地上。2. 测设基本工作:a. 已知水平距离的测设:钢尺一般方法、钢尺精密方法、规化法、全站仪侧设法。b. 已知水平角的测设:一般方法、精密方法。c. 已知高程的测设3.

14、 已知坡度的测设:就是根据一点的高程,在给定方向上定出其他一些点的高程位置,使这些点的高程位置在给定的设计坡度线上。P1984. 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方法:直角坐标法、极坐标法、角度交会法、距离交会法和全站仪自由设站法。第十二章1. 平面控制测量:分为场区平面控制和建筑物的平面控制。场区平面控制可根据场区地形条件和建筑物、构筑物的布置情况,布设成建筑方格网、导线网、三角网或GPS网。建筑方格网是由正方形或矩形的格网组成的工业建设场地的施工控制网。建筑物的平面控制可根据建筑物、构筑物特点,布设成十字轴线或矩形控制网。2. 变形观测:a.沉降观测:测定建筑物上一些点子的高程随时间而变化的工作。b.位移观测:测定建筑物的平面位置随时间而移动的工作。c.倾斜观测:测量建筑物倾斜率随时间二变化的工作。d.裂缝观测:测定建筑物上裂缝发展情况的观测工作。e.挠度观测:测定建筑物构件受力后产生弯曲变形的工作。3.民用建筑施工中的主要测量工作:建筑物的定位、建筑物西部轴线测设、基础施工测量及主体施工测量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