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越王墓玉器与满城汉墓玉器比较研究.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3754606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越王墓玉器与满城汉墓玉器比较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南越王墓玉器与满城汉墓玉器比较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南越王墓玉器与满城汉墓玉器比较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南越王墓玉器与满城汉墓玉器比较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南越王墓玉器与满城汉墓玉器比较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越王墓玉器与满城汉墓玉器比较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越王墓玉器与满城汉墓玉器比较研究.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古与文物1998年第1期南越王墓玉器与满城汉墓玉器比较研究卢兆荫(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广州南越王赵眛墓(以下简称“南越王墓”)和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墓(以下简称“满城汉墓”),都是通过科学发掘的汉代重要墓葬。这3座墓所出的玉器都较多,对这些玉器进行分析比较研究,对于认识从战国玉器向汉代玉器的过渡以及汉玉风格的形成和发展,将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南越王墓与满城汉墓具有可以进行比较的基础。首先是它们的时代相同。南越王赵眛死于汉武帝元朔末年至元狩初年间,估计在公元前122年左右。中山王刘胜死于武帝元鼎四年,即公元前113年;中山王后窦绾死于元狩五年之后、太初元年之前,即公元前118公

2、元前104年之间。3座墓营建的时间都应在汉武帝时期,前后相差约20年,都属西汉中期的墓葬。其次是3座墓均属诸侯王级的墓葬。南越国是岭南地区的地方割据政权,赵眛虽自号为“文帝”,但对西汉朝廷仍自称“藩臣”,其地位相当于诸侯王。满城汉墓当然也是诸侯王级的墓葬。第三是3座墓都没有被盗掘,随葬品保存完好,出土的玉器不仅数量较多,而且都保留原来的位置,便于进行比较研究。南越王墓的前室、东耳室、西耳室、主棺室、东侧室和西侧室都有玉器出土,总数为240余件(套)。满城汉墓的玉器都出于中室和后室,两墓共出玉器160余件(套)。二南越王墓和满城汉墓的时代相同,墓主的身份、等级也相类似,都属于西汉中期的诸侯王墓葬

3、,但二者所出的玉器既有相同或相似之处,同时也有差异和不同之处,现从下列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一)丧葬用玉的异同汉代葬玉中最具特色的是作为殓服的玉衣。南越王和中山靖王夫妇都敛以玉衣,其外观和人体形状一样,都属形制完备的玉衣。中山靖王的玉衣用金缕编缀而成,称为“金缕玉衣”(1);南越王的玉衣,则“是用丝线和丝带连缀的,玉片间没有金属丝相连系”(2),可称“丝缕玉衣”。该玉衣的头套、手套和鞋三部分的玉片厚薄较均匀,表面抛光,边角部位有穿孔,加工较细,制作的工艺水平较高;而其他部分的玉片大多是用废旧玉器或边角料切成,厚薄不均,无穿孔,加工也较粗糙。这种现象或能说明该玉衣原来只制作头、手、足三部分,属于

4、早期玉衣的形制;而上衣和裤筒则是死时仓促补上的,因而工艺水平与上述三部分相比存在显著的差异。完整的“丝缕玉衣”在中原地区尚未发现。江苏徐州韩山一号汉墓出土玉衣片600余片,玉片“孔内未发现金属丝痕迹,仅有一些黑色炭化物,估计原应穿有丝线。”该墓早年被盗,现存玉片的数量不足编缀一套完整的玉衣,发掘者认为出土的这些“玉片可能是一件不完整的玉衣”。该玉衣“应由头、手、足三部分组成”,属于“玉衣的早期阶段”(3)。如上述判断准确,该玉衣也可称为“丝缕玉衣”。韩山一号汉墓的墓主刘趻,为女性,应是西汉早期楚王的近亲。丝缕玉衣的出现,可能与西汉时期玉衣尚未形成严格的分级使用制度有关,当时使用玉衣着重在“玉”

5、,而不重视编缀玉片用的是什么质料的“缕”,既可以用金缕、银缕或铜缕,也可以用丝缕。此外,近来有文章报道,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金质“滇王之印”的滇王墓所出的玉衣片是用丝缕穿缀并粘贴在织物上的,其制作工艺与南越王墓丝缕玉衣相近,也是一套丝缕玉衣(4)。但是滇王墓所出的玉衣片,发掘报告报道穿孔的玉片为66片(5)。从以后发表的补充报道,得知该墓的玉衣片有两种,一种是穿孔的玉衣片,为69片;另一种是利用玉璧等改制的坯片,为97片;并认为“可能是一件玉衣的半成品”(6)。原发掘报告和以后发表的补充报道都没有关于玉衣片使用丝缕穿缀的记载,因而认为该玉衣是一套“丝缕玉衣”的说法,看来只是一种推测。满城汉墓有玉

6、衣,而未发现珠襦。南越王玉衣的胸腹部发现数以千计的玻璃珠以及许多玻璃贝、金泡、银泡和鎏金铜泡等。这些小珠等饰物原来都是缝缀在织物上的,可以分为上下两段,上段缝缀的是一串串的浅蓝色玻璃小珠;下段是三条横列纹带,每条纹带用玻璃贝、金花泡和素面的金泡、银泡、鎏金铜泡等组成许多菱形图案。发掘者认为缝缀这些小珠饰的织物应为覆盖在玉衣胸部上的“珠襦”(7)。类似的“珠儒”在云南晋宁石寨山滇国王族墓地也有发现。例如上述滇王墓曾出土由玉珠、料珠以及用玛瑙、绿松石、黄金制成的各式珠子组成的“珠襦”(8)。“珠襦”见于汉代文献。汉书霍光传云:“太后被珠襦,盛服坐武帐中”。同书董贤传载:“及至东园祕器,珠襦玉柙,豫

7、以赐贤,无不备具。”可见珠襦既为皇室贵族生前举行隆重典礼时穿用的盛服,又可作为死时的殓服。以珠襦作为殓服,可能开始于东周时期。江苏苏州春秋晚期吴国国君墓,在死者胸部发现数千粒穿孔小珠,应属珠襦一类的遗物(9)。汉代文献中虽有关于珠襦的记载,但在中原地区的汉墓中却很少发现珠襦的实物。西汉自文景时期以后,高级贵族以玉衣作为殓服,殓以珠襦的习俗在中原地区已不流行,而在边远地区以及少数族政权的贵族墓葬中尚有发现。在其他丧葬用玉方面,满城汉墓有成套的玉“九窍塞”,而南越王墓则付诸阙如。至于死者双手的握玉,满城汉墓为璜形玉器,南越王墓只在玉衣右手中发现两件龙形玉趽。这些说明在丧葬用玉制度上,处于边远地区的

8、南越国不如中原地区诸侯王国完备。此外,满城汉墓和南越王墓墓主的胸、背都铺垫许多玉璧。中山王刘胜的前胸和后背共铺垫玉璧18块,王后窦绾的前胸和后背共放置玉璧15块;南越王玉衣的上面、里面和底下共铺垫玉璧19块。周礼春官典瑞载:“疏璧琮以敛尸”。郑玄注:“璧在背,琮在腹”。汉代诸侯王死后,在胸、背铺垫玉璧,应是先秦的遗制。(二)装饰用玉的差异满城汉墓与南越王墓在装饰用玉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是玉璜数量的悬殊。满城中山王刘胜墓只出一件双龙首玉璜,且已残断,另外两件璜形玉器,是用玉璧改制而成的握玉,属于葬玉范畴,不是装饰用玉;王后窦绾墓只出两件璜形握玉,而未见玉璜。南越王墓的情况则大不

9、相同,全墓共出玉璜33件,在玉器中其数量之多仅次于玉璧。在这些玉璜中,出于棺内左侧的3件谷纹璜,原来都用朱绢包裹,与棺内右侧的3件玉璧左右对应,应属礼仪用玉外,其余30件玉璜可能都属装饰用玉,其中23件发掘者已确定属于成组玉佩(以下简称“组佩”)的构成部分,另7件虽未确定,但可能也是佩玉。从考古资料考察,玉璜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应为随身佩带的装饰品。至迟从西周时期开始,玉璜已成为组佩中的主要佩玉。河南三门峡西周虢国贵族墓(10)和山西曲沃北赵晋侯墓地(11)出土的组佩,就多以玉璜为主体,再配以珠玑及其他玉饰。春秋战国时期,玉璜也是组佩中的主要佩玉之一。营建于西汉前期的江苏徐州狮子山楚王陵,所

10、出玉璜多达60余件(12)。这说明西汉前期仍然继承先秦的习俗,在贵族阶层中佩带组佩之风甚盛。南越王墓所出玉璜的数量比中原地区同期的诸侯王墓都多,主要原因是以玉璜和玉环为主要构件的组佩多达11套,其中属于南越王的1套,属于四位夫人的7套,属于殉葬人的3套。满城中山王刘胜墓未发现成组的玉佩,而是以玛瑙串珠替代组佩;王后窦绾墓所出的组佩,由玉蝉、玉舞人、瓶形玉饰、花蕊形玉饰、联珠形玉饰以及玛瑙珠、水晶珠等组成,在器类上与南越王墓组佩有较大的差异,既无玉环也无玉璜。这些说明西汉中期以后,组佩可能已不像以前那么流行,其组合形式也有变化,玉璜在组佩中似已不占主要地位,其数量已明显减少。南越王墓所出组佩和玉

11、璜的数量之多,具有西汉前期诸侯王墓的特点。其次是趼形玉佩。趼形玉佩是汉代流行的一种佩玉。南越王墓共出7件趼形玉佩,其中5件出在主棺室内墓主玉衣上,当为墓主生前的佩玉;另两件出于东侧室,一件出在右夫人棺位处,应为右夫人的佩玉,另一件似为半成品或变形的趼形佩,发掘者认为是属于左夫人组佩的构成部分。满城中山王刘胜墓和王后窦绾墓都只出一件趼形玉佩。刘胜墓的趼形佩出土在棺床上的棺椁之间,窦绾墓的趼形佩出在玉衣内,都是死者生前佩带的玉饰。趼形玉佩是从商周时期的玉趼演变来的。玉趼本是古人射箭时戴在右手拇指上用于钩弦的用具,属于实用器具。大约在东周时期,实用的玉趼逐渐演变为装饰用的佩玉,因而称为趼形玉佩。西汉

12、前期趼形玉佩的器形尚未定型,所以在造型上较为多样化。南越王墓所出的趼形佩,有的只在趼形主体的一侧有透雕的卷曲云纹,有的透雕附饰集中在趼形主体的上端,而多数则是两侧都有透雕的附饰,而纹样不完全对称或基本上对称。满城汉墓的趼形佩两侧都有透雕的附饰,刘胜墓的趼形佩两侧的附饰不对称,窦绾墓的趼形佩两侧的附饰基本上对称。两侧都有透雕附饰的趼形玉佩在西汉前期就已出现,而盛行于西汉中期,属于典型的汉代趼形佩。南越王墓既有典型的汉代趼形佩,也有属于从战国趼形佩到汉代趼形佩过渡的器形,具有西汉前期趼形玉佩的特征。第三是外缘有透雕附饰的玉璧。南越王墓所出的玉璧中,有4件在璧的外缘有透雕的动物纹附饰。其中两件外缘有

13、两组附饰,一件为双凤涡纹璧,在璧的下部两侧各有一凤鸟纹附饰,左右对称;另一件为龙凤涡纹璧,内孔透雕一龙,两侧各透雕一凤,也是左右对称。另外两件外缘有三组附饰,一件为三凤涡纹璧,一凤位于璧的上方,两凤在璧的下部两侧,同样也是左右对称;另一件已残损。满城刘胜墓所出的外缘有透雕附饰的玉璧只有一件,为双龙谷纹璧,在璧的上方有透雕的双龙卷云纹附饰,其造型风格与南越王墓的同类玉璧迥然不同。外缘有透雕附饰的玉璧,出现于战国时期。当时的这类玉璧,外缘的附饰往往是两组或四组透雕的龙纹或凤鸟纹,多数作对称形式。南越王墓的这类玉璧,其透雕附饰不论是两组或三组,都具有左右对称的特点,仍然保留战国的遗风。其中龙凤涡纹璧

14、的透雕双凤和曲阜鲁故城战国玉璧的透雕凤鸟在造型风格上颇为相似(13)。满城刘胜墓的双龙谷纹璧,透雕的附饰只有一组,主要由卷曲、对称的双龙组成,位于璧的上方,其雕琢的工艺水平明显超过战国时期的同类玉璧,代表了西汉时期的新的艺术风格。可见西汉中期以后这类玉璧的透雕附饰,在造型风格上有明显的变化。它是从战国时期外缘有多组动物纹透雕附饰的玉璧演变、发展来的。第四是玉舞人。南越王墓共出玉舞人6件,不仅数量多,而且形制也较多样。其中一件为连体玉舞人,5件为单身玉舞人。在单身玉舞人中,有一件为圆雕,其他均为扁平片状,采用透雕和阴刻的技法琢成。圆雕的玉舞人头梳螺髻,身穿长袖衣,折腰曲膝而舞,小口微开,似在且歌

15、且舞。这是目前考古发掘出土的唯一的圆雕玉舞人。扁平片状的玉舞人中有一件造型较为独特,有正、背面之分,舞人头顶簪花,翘袖折腰,腰间束带,下系组绶,佩挂环、璜各一件,背面以阴线刻出头发。其余3件平片式玉舞人两面雕琢相同的纹饰,无正、背面之分。满城汉墓只在中山王后窦绾墓中出土一件玉舞人,为扁平片状,透雕作翘袖折腰之舞姿,两面纹饰相同。以玉舞人作为佩饰的组成部分,大约起源于战国时期。洛阳金村战国墓中就曾发现双人连体玉舞人和单身玉舞人(14)。汉代的玉舞人主要发现于诸侯王亲属的墓中。从其形制和制作工艺考察,西汉中期以前继承战国的传统,仍有连体玉舞人出土。河南永城芒山镇保安山西汉早期墓就曾出土双人连体玉舞

16、人(15)。南越王墓所出的连体玉舞人,也属西汉前期玉舞人的造型,但因剥蚀严重,其面目、肢体及舞姿均模糊不清。西汉中期以后的玉舞人,一般都作单人独舞的形象。南越王墓的单身玉舞人,雕琢工艺较为粗糙、简朴,虽然也采用透雕和阴线刻划的技法,但只在外形轮廓上雕琢出粗具舞女的形象。满城窦绾墓所出的玉舞人虽然也是平片式,也是透雕加阴线琢成,但是工艺技术水平明显高于南越王墓的平片式玉舞人。这可能是由于佩带者身份地位不同的缘故。窦绾是中山王王后,而南越王墓玉舞人的所有者是殉葬的妾媵,身份地位自然低于王后。南越王墓的玉舞人形式多样,尤其是连体玉舞人,具有西汉前期玉舞人的特征。满城汉墓的玉舞人代表西汉中期玉舞人的形象,虽然已表现出“翘袖折腰”的舞姿,但仍然不如西汉后期的玉舞人那样婀娜优美。(三)日常生活用玉的比较南越王墓出土的日常生活用玉种类和数量较多,计有印章、带钩、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