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副斜井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3751837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3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副斜井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煤矿副斜井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煤矿副斜井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煤矿副斜井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煤矿副斜井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副斜井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副斜井施工组织设计(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陕西有色榆林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杭来湾煤矿副斜井井筒掘砌工程(第二标段)施工组织设计中煤特殊凿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二OO九年六月二日目 录编制依据一、工程概况二、施工准备及明槽开挖(一)、技术准备(二)、施工队伍准备(三)、施工现场准备(四)、设备材料准备(五)、斜井井筒的明槽开挖及硐室施工三、斜井井筒施工(一)、施工方案(二)、施工方法(三)、施工关键技术(四)、斜井井筒施工综合治水措施四、辅助生产系统(一)、压风(二)、排矸(三)、排水(四)、供水(五)、通风降尘(六)、通讯、信号及照明(七)、供电系统(八)、测量五、施工进度计划(一)、工期安排(二)、工

2、期保证措施六、施工组织与管理(一)、施工组织管理机构(二)、施工管理七、施工质量标准及质量保证措施(一)、采用的质量标准及质量管理目标(二)、施工质量保证措施(三)、质量保证体系(四)、主要检测仪器八、施工技术安全措施、灾害预防和安全保证体系(一)、安全管理措施(二)、爆破作业技术安全措施(三)、载机作业安全技术措施(四)、灾害预防九、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十、冬雨季施工措施编制依据本施工组织设计,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工程施工图、地质资料、以及国家有关行业标准及规范,结合我单位施工经验及机械设备、施工力量等情况,认真研究而编制。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过程中、立足于专业化、机械化、标准化施工,以期达到

3、方案切实可行、管理科学合理、利于保证工期和确保安全质量的目的。一、工 程 概 况一、工程概况1、项目概况陕西有色榆林煤业有限公司杭来湾煤矿是由陕西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陕西榆林天然气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兴建的特大型现代化矿井。项目所在地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金鸡滩镇,距榆林市东北约24公里,矿井井田东西长约12km,南北宽约7.7km,面积92km2,资源/储量,可采储量为,设计生产能力a,矿井服务年限年。矿井煤质牌号为长焰煤,属特低低灰、特低低硫、特低低磷、富油、中等较低软化温度灰、特高高热值的低变质阶段烟煤,为优质动力煤、气化用煤、液化用煤及低温干馏用煤。2、工程内部井筒设计特征陕

4、西有色榆林煤业有限公司杭来湾煤矿副井井筒工程设计长度为3172.382m(包括水平缓冲段388m)。设计倾角,井筒净宽5600mm,净高4600mm,净断面积。井筒表土段采用钢筋砼支护、厚度450mm,砼标号C30。井筒明槽段长度125.578m,开挖方量6404m3,底板先采用片石砂浆铺地,厚度500mm,其中片石强度为MU15,砂浆强度为M10,砼底板强度为C25,基岩段采用锚网喷支护,锚杆长度为2200mm,直径20mm,杆体采用级左旋 无纵筋钢筋制作,间排距800800mm,采用3块树脂落卷端头锚固。钢网采用6mm钢筋焊接,网格120120mm。3、井田位置及交通情况杭来湾井田位于榆神

5、矿区一期规划区的西南部,是榆神矿区的重点建设矿井,行政区划隶属榆林市榆阳区金鸡滩乡和麻黄梁乡管辖。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094649 1095627,北纬382452 383208之间。按照国家计委2000年国家计委关于陕西榆神矿区一期规划区总体规划的批复,井田西北与金鸡滩井田相邻,西部和南部为地方小煤矿开采区,东北与榆树湾井田为邻。井田位于西包铁路神延段及榆神二级公路南侧。西包铁路北与神朔线、大秦线、京包线,南与西康线、陇海线相连,可达我国东部各省(区)及沿海港口;沿榆神公路可进入省内“米”字型公路网络,并向省内外辐射,交通状况良好。4、自然地理(1)地形地貌井田地处毛乌素沙漠东南缘。主要为沙漠

6、滩地地貌,沙漠覆盖率80%以上,东南部梁峁之上出露黄土。井田总体地势平坦,地形相对起伏不大,中部略高,南部、西部低,海拔标高一般在+1170+1320m之间,最低点(头道河河床)+1165m,最高点(大海则湾南)+1321m。最大高差156m。井田内水系不发育。但南端有头道河通过,北端金鸡滩为二道河源头。两条河流均为榆溪支流,流向自东而西,在距井田不远处(10km)汇入榆溪河。因植被稀少(滩地及农舍周围除外),夏季又多暴雨,河水流量变化较大,旱期断流或水量甚小,雨季河水猛涨成灾。(2)气候本地区属中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区。天气多变,春季多风沙,夏季较炎热,秋季多暴雨,冬季长而严寒。年平均气温8

7、.3,日极端气温38.629.7.年平均降水量541.1mm,年平均蒸发量17202085mm,平均湿度。79月份为雨季,十月中旬降雪,翌年二月解冻,最大冻土深度146cm,无霜期150180天。5、地层(1)地层特征杭来湾井田地表全部被第四系松散沉积物覆盖,主要有:第四系下更新统午城组,中更新统离石组、上更新统萨拉乌苏组、全新统冲洪积层、风积层。钻孔揭露的地层还有:侏罗系中统直罗组、延安组,下统富县组,三叠系上统瓦窑堡组。基岩地层除富县组与瓦窑堡组间为微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外,其余各地层之间为整合接触关系。现由老至新分述如下:a.三叠系上统瓦窑堡组(T3w)仅在普、详查施工的个别钻孔中揭露,未

8、见底。为灰绿、兰灰色中细粒长砂岩夹泥岩薄层。发育大型板状、槽状、楔状交错层理,层面上常分布植物茎杆和碎片化石。厚度大于25m。b.侏罗系下统富县组(J1f)仅在少数钻孔中揭露,厚度54.00mm。下部为杂色泥岩(页岩)、粉沙质泥岩、粉砂岩夹厚层油页岩,底部局部见灰绿色块状复成分细砾岩;中上部主要的灰白色中粒长石石英砂岩、石英粉砂岩与褐灰色或杂色泥岩互层,上部偶夹煤线或薄煤层。与下伏瓦窑堡组平行不整合接触。c.侏罗系中统延安组(J2y)为本区含煤地层,厚度为306.06m,总体由北向南,地层厚度增大,且规律较明显。为一套河流湖泊三角洲冲积平原环境沉积的灰色细粗粒长石砂岩、深灰色泥岩、粉砂岩,夹黑

9、色炭质泥岩、煤层(线)的多个沉积旋回组成,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关系。d.侏罗系中中直组(J2z)岩性较单调,主要为一套半干旱条件下的河流相沉积,以灰白浅灰白色中(细)砂岩和浅灰色绿色粉砂岩、泥岩为主,组成23个沉积旋回,与下伏地层呈冲刷接触。厚度159.63m。东南部受第四系风华腐蚀保存不全,厚度较薄,西北部保存完整因而厚度较大。底部为灰白色厚层状中(粗)粒长石砂岩,含较多植物茎杆化石及泥砾,分布较稳定,厚516m,本区划分延安组和直罗组界限的重要标志层(K4)。e.第四系(Q)覆盖全井田,不整合于中侏罗统直罗组之上。地表多以现代风积沙为主,黄土零星出露。厚度120.49m,东部ZK204孔一带

10、最厚,向南、向西变薄。下更新统午城组(Q1W)地表零星出露于ZK184钻孔附近和西王家湾南,井田17勘探线以东钻孔中可见,岩性为浅桔红色石质粘土及粉砂质粘土。含灰白色不规则豆状、颗粒状钙质结核,发育孔隙、放射状裂隙,含大量的植物根系,厚67.10m。中更新统离石组(Q1I)零星分布于井田中部、南部梁峁之上,厚度83.64m。岩性为灰黄色、浅棕黄色亚粘土、亚砂土,夹25层厚0.3m左右的古土壤层,半固结,柱状垂直节理发育,含大量灰白色颗粒状、不规则姜状、哑铃状,豆夹状钙质结核层,底部偶见灰白、褐黄色砂、砂卵石层。上更新统萨拉乌苏组(Q13S)成片分布于井田现代滩地,厚度064.92m,是区内第四

11、系潜水主要含水岩组。其下部为桔黄色、浅灰紫色及杂色中细沙、细粉砂与暗棕色亚粘土不等厚互层。上部为褐灰黄、浅灰黄色粉细沙和沙土,由于其上植被发育或为农田,是沙漠绿洲的主要载体。全新统湖积层(QL4):仅分布于南部头道河十八墩一带。厚13m,主要为浅灰、灰白色亚砂土、砂土层,内夹数层12cm的浅灰色亚粘土,层面上可见干裂纹。为全新世沙漠湖或洼地沉积。由于湖泊(积水)受季节及气候环境影响,覆水面积小,形成的地质体规模有限。近代河流冲、洪积层(Q4lal+pi):仅分布于头道河两侧。为河流一级阶地,具明显的二元结构,下部砾卵石层厚15m,其间夹有粗、中砂透镜体。上部黄土状亚粘土,偶夹沙砾石条带,厚3m

12、。地形平缓,多以被开垦为耕地。现代河流冲洪积层(Q42al):仅分布于南部的头道河,面积约为1.5km。该河床底部多为砂泥质,大部分地质为慢滩,多呈条带状纵向阶地沿河流两侧分布,其物质组成以亚砂土,砂土为主,少量的亚粘土质,局部地段可见少量的沙砾石层,厚度一般35m。风成沙(Q42eol):广布全井田,分布面积约为井田的75%。厚度012.2m。为浅黄色粉细沙、细沙、分选性较好,磨圆度好,矿物粒径在0.5mm之间。受西北向季风的影响,往往形成较大的沙垅,垅距12km,呈北北东走向。沙垅由小沙丘、沙梁组成。其西北坡较缓,东南坡较陡,高35m。其空间展布形态多呈新月形、鱼鳞状、浑圆状、长条状,地形

13、较平缓。固定程度差,易流动。其上植被多为沙柳、沙篙及杂草,覆盖率一般在2025%左右。(2)构造a.构造井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之次级构造单元陕北斜坡东部,地质构造简单,区内无较大断裂和褶皱发育,无岩浆活动痕迹,局部发育宽缓的波状起伏。总体构造形态为一向西北缓倾的单斜层,倾向270310,倾角 。据地震资料,井田内未发现断距大于10m的断层(或断点)。b.裂隙区内的基岩顶面起伏较大,在东南部沿头道河一线低洼,向北部逐渐抬高,最大高差达70m,并于自顶面之下,普遍形成厚度3050m风化裂隙带。随着基岩埋藏深度的增加,裂隙发育程度逐渐减弱。 c.褶皱及主层煤起伏形态区内的基岩基本为简单的层状叠置结构,

14、无较大褶皱,仅局部发育宽缓的波状起伏及节理等结构。矿井主采的3号煤层在井田内总体向北倾斜,底板有一定的起伏及形态变化。煤层沿倾向方向平均降深5.18m/km。在东部张寺梁杭来湾一带,煤层向北倾状,形成一宽缓的向北倾状的背形构造;在西部掌盖界金鸡滩一线,煤层向北倾状,形成一宽缓的向西北倾状向南收敛翘起的向形构造。6、水文地质(1) 地表水井田内水系不发育。榆溪河支流头道河自北东而南西从井田东南流过,头道河多年观测资料,水流量最小0.046m3/s,最大1.20 m3/s,年平均0.282 m3/s。矿化度丰水期为220mg/L,枯水期为183mg/L,水化学类型属HCO3-CaMg型水。2005

15、年48月动态长期观测显示,最小流量0.052 m3/L,最大流量0.275 m3/L。井田东南角头道河上分布石峁水库,库容量27万m3,距井田西南约400m处,坐落着塌崖畔水库,库容量20万m3。(2) 地下水含(隔)水层水文地质特征根据井田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及水力特征,将井田地下水划分为两种类型:即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及孔隙裂隙潜水、碎屑岩类裂隙水;五个含水岩层(组):全新统冲洪积层孔隙潜水、上更新统冲湖积层孔隙潜水、第四系中更心统黄土孔隙裂隙潜水、侏罗系碎屑岩类风化壳裂隙水、碎屑岩类裂隙承压水。井田的主要含水层特征如下: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及孔隙裂隙潜水a.全新统河谷冲积层孔隙潜水分布于井田南部头道河的阶地及漫滩中,由于阶地宽度小,阶地中偶见基岩出露,砂砾石层堆积厚度薄,一般厚7.85m。河谷两侧为贫水的黄土梁峁区,侧向补给条件很差。含水层岩性上部为粉砂土,下部为砂砾石及粉细砂,透水性较好,含水层厚度较小,故富水性弱。b.上更新统冲湖积层孔隙潜水(简称萨拉乌素组潜水)含水层呈面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