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3722330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教学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教学设计思路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第三部分,“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涵盖了五种基本的计算,即:(1)求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2)求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3)求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4)已知物质的质量求元素的质量;(5)已知元素的质量求物质的质量。这些内容是初中学生应掌握的基本计算,也是教学中的重点,这些计算必须建立在对化学式涵义的透彻理解基础之上,而且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也是教学中的难点。 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三个策略,以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一是在课前复习中重点复习化学式的涵义。要求学生能熟练根据化学式确定物质由哪几种元素组成,知道物质

2、的一个分子由几种什么原子构成,并且能正确数出每种原子的个数。所列举的化学式就是本节课要用到的化学式,使学生不因化学式的涵义不清而影响本节课的学习,以达到分散难点,限制难点个数的作用。 二是在引入课题时,列举学生身边的实例。且让这个实例贯穿本课题学习的始终,让学生感受到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实实在在的,是有用的,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身边,起到学以致用的作用。 三是采用“学、议、练”的学习方式。就数学角度来看计算,本课题是比较简单的,教材中有例题,只要引导得当,学法指导到位,学生容易学会。设计合适的练习题,学生也容易暴露自学中的问题,通过“议”,这些问题又

3、能及时得到解决。通过练,让学生比较熟练地学会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分析学情,我们的学生长期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方式,所以要让想学生完全自学,需要一个过程,作为教师在本节课中将在指导学生自学上狠下功夫。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以下五种计算(1)求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2)求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3)求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4)已知物质的质量求元素的质量;(5)已知元素的质量求物质的质量。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重点关于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难点从微观到宏观,理解关于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的

4、依据学法学、议、练 教学环节复习铺垫出示下列四种物质的化学式:氯气Cl2二氧化硫SO2尿素CO(NH2)2碳酸氢铵NH4HCO3说出上述物质由哪几种元素组成;一个分子是由几个什么原子构成。扫除障碍,分散难点。引入出示问题:菜农张某种的小白菜叶色发黄,农业技术人员经过诊断,告诉他需施5kg尿素,但商店只有碳酸氢铵,没有尿素,你能告诉张某多少碳酸氢铵相当于5kg尿素吗?读题思考:该怎样计算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提示学习目标作铺垫。 出示学习目标1、学会以下五种计算a、求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b、求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c、求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d、已知物质质量求元素质量;e、已知元素质量求物质

5、质量。2、学会自学、交流与合作齐读目标明确学生目标,带着任务去学习 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引导:原子的质量很小,所以在化学中使用相对原子质量。那么在化学中怎样表示分子的质量呢?思考:原子-相对原子质量分子-相对分子质量帮助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涵义自学指导:1、什么是相对分子质量?2、“总和”意味着用什么运算方法?自学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帮助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 自学指导:1、教材85页“O2的相对分子质量162”中,“16”从哪里来?为什么要乘以“2”?2、“H2O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中,为什么要用“+”?自学例题,并做检测题:求Cl2、SO2、CO(NH2)2、NH4H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中下

6、层学生演排帮助学生在自学中抓住关键点,培养自学能力。 与学生一起纠错、点拔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142+1460 或12+16+(14+12)260交流、讨论、纠错学会第一种计算,学会交流与合作计算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引导: 1、从字面上如何理解“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2、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那么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就等于构成物质的分子中各原子的对原子质量之比。以CO2为例说明。理解、内化从微观到宏观,理解计算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的依据。自学指导:“二氧化碳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12:1623:8”能否写成“162:128:3”,为什么?自学例题,并做检测题:求SO2、

7、CO(NH2)2 NH4HCO3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中下层学生演排帮助学生在自学中抓住关键点,培养自学能力。 计算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与学生一起纠错、点拔注意前面所列元素的顺序与后面的计算顺序要一致。交流、讨论、纠错学会第二种计算,学会交流与合作求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已知物质的质量求元素的质量;已知元素的质量求物质的质量。引导:1、从字面上如何理解“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2、你能根据概念得出关于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的公式吗?思考、理解,得公式1: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元素的质量/物质的质量理解“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的涵义 3、你能将公式变形,用来求物质的质量或元素的质量吗?试着对公式

8、变形为第四、五种计算作准备4、你能说出以下计算的算法吗?已知尿素的质量求氮元素的质量;已知氮元素的质量求碳酸氢铵的质量试着说算法基本熟悉第四、五种计算引导: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那么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就等于构成物质的分子中某原子的对原子质量与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仍以CO2为例说明。理解、内化,得公式2: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100弄清计算依据,突破难点自学指导:注意数准原子数告知: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60 NH4HCO3的相对分子质量79自学例题,并做检测题:求CO(NH2)2、NH4HCO3 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中下层学生演

9、排帮助学生在自学中抓住关键点,培养自学能力。与学生一起纠错、点拔注意数准原子数,注意书写格式。交流、讨论、纠错学会第三种计算,学会交流与合作 出示检测题:1、5千克CO(NH2)2中含多少氮元素?2、多少千克NH4HCO3中含有2.3千克氮元素?(告知N的质量分数)做检测题中下层学生演排学会第三种计算,学会交流与合作与学生一起纠错、点拔注意弄清已知量和未知量,熟悉公式的变形交流、讨论、纠错 归纳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思考、整理、归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练习巩固出示练习题1、计算(下一题可以利用上一题的结果)a、求CaCO3的相对分子质量b、求CaCO3中各元素的质量比。c、求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d、求80千克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e、求多少CaCO3中含有2千克钙元素。2、课前引入时的题目做练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板书设计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三、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学习目标:氯气二氧化硫尿素碳酸氢铵1、学会以下五种计算Cl2SO2 CO(NH2)2NH4HCO3 a、求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b、求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c、求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学生演排用)d、已知物质质量求元素质量;e、已知元素质量求物质质量。2、学会自学、交流与合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