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3711136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X高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新的学期,新的开始,高二数学教师如何制定工作计划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欢迎阅读。高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篇一 一、学生基本情况 X班共有学生5人,班共有学生60人。X班学习数学的气氛较浓,但由于高一函数部分基础特别差,对高二乃至整个高中的数学学习有很大的影响,数学成绩没有尖子生,成绩特差的学生有人,但若能杂实复习好函数部分,加上学生有很努力,将来前途无量。X班的学生学习气氛不及X班,但是有一批思维相当灵活的学生,但学习不够刻苦,学习成绩一般,但有较大的潜力,特差生比X班要少,此班若能好好的引导,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将来一定能赶超X班。但

2、本期新课只有3课时,可以有充足的时间提前仅行高考复习二、教学要求 (一)知识要求1.理解复数及其有关的概念。掌握复数的代数、几何、三角表示及其转换。 1.掌握复数的运算法则,能正确的进行复数的运算,边理解复数运算的几何意义。 13掌握在复数集中解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方程的方法。 2.1掌握加法原理及乘法原理、并能用这两个原理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2理解排列、组合的意义,掌握排列数的计算公式和组合数的性质,并能用它们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掌握二项式定理和二项式系数的性质,并能用它们计算和论证一些简单问题。 .1掌握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及其几何性质,会根据所给的条件化圆锥曲线。3理解坐

3、标变换的意义,掌握利用坐标轴平移化简圆锥曲线方程的方法。 3.3掌握弦问题求解方法。 (二)能力要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数学记忆力。 2、培养学生数学化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三、教材简要分析 、解析几何这一章是高考的重点。必须打下扎实的基础。 、复数的三角形式,是“三角”与复数的有机结合。 3、复数的几何意义有益于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能力。 、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高考分数不多,但是也是难点。由于实际运用相当广泛,高考要求提高,不容忽视。 四、重点与难点 1、复数的三角形式、代数形式、几何形式、复数的几何意义是重点。 2、复数的辐角与辐角主值、复数的减法的几何意

4、义、两非零向量相等的条件,复数的开方是难点。 、排列组合综合问题、二项式系数的性质及运用是重点。 4、排列组合综合问题及如何区分排列与组合是难点。 5、轨迹问题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五、教学措施 、教学中要传授知识与培育能力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育学生的概括能力,是学生掌握数学基本方法、基本技能。 2、坚持与高三联系,切实面向高考,以五大数学思想为主线,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避免面面俱到,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坚持学生主体性原则,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坚持启发性原则。研究并采用以“五段发现式教学”模式为主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4、积极参加与组织集体备课,共

5、同研究,努力提高授课质量5、坚持向同行听课,取人所长,补己之短。相互研究,共同进步。 6、坚持学法研讨,加强个别辅导(差生与优生),提高全体学生的整体数学水平,培育尖子学生。 六、课时安排 1、复数共26课时 、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6课时 3、函数32课时 4、参数方程与极坐标10课时高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篇二在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我高二数学备课组教师,在深刻体会学校教研处的认真落实各项教学常规工作精神的基础上,在很好地完成了上学年的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拟在本学期,以更饱满的工作热情,更端正的教学态度,更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共同提高数学科的教学质量。 一、有计划的安排一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新学期开

6、课的第一天,备课组进行了第一次活动。该次活动的主题是制定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及讨论如何响应学校的号召,开展主体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活动。 一个完整完善的工作计划,能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完满完成,所以一定要加以十二分的重视,并要努力做到保质保量完成。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坚持每周一次的关于教学工作情况总结的备课组活动,发现情况,及时讨论及时解决。二、定时进行备课组活动,解决有关问题 备课组将进行每周一次的活动,内容包括有关教学进度的安排、疑难问题的分析讨论研究,数学教学的最新动态、数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等。一般每次备课组活动都有专人主要负责发言,时间为二节课。经过精心的准备,每次的备课组活动都将

7、能解决一到几个相关的问题,各备课组成员的教学研究水平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三、积极抓好日常的教学工作程序,确保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按照学校的要求,积极认真地做好课前的备课资料的搜集工作,然后集体备课,制作成教学课件后共享,全备课组共用。一般要求每人轮流制作,一人一节,上课前两至三天完成。每位教师的电教课比例都要在9%以上。每周至少两次的学生作业,要求全批全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在班上评讲,及时反馈;每章至少一份的课外练习题,要求要有一定的知识覆盖面,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每章由专人负责出题;每章一次的测验题,也由专人负责出题,并要达到一定的预期效果。 四、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工作,使学校的

8、教研水平向更高处推进本学期学校全面推行主体式的教学模式,要使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更好地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更自主地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积极响应学校教学改革的要求,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使用分组讨论式教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高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篇三一、指导思想: 本 学期,我们高二数学组全体成员将认真贯彻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要点,在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的指导下,以更新观念为前提,以育人为归宿,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 重点。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研模式,积极探索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研工作新体系。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努力让本

9、组数学教师成为有思 想、有追求、有能力、有经验、有智慧、有作为的新型教师,使备课组的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二、目标任务: 1、努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使各班数学成绩达到学校规定的有关标准。 、在数学学科教研教改中注重素质教育,让本组教师成为一支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过硬的数学教师队伍。 3、狠抓生本教育,加强数学课堂改革力度,积极开展各项教研活动,提高现代教学水平,切实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4、积极开展业务学习活动,在全组形成教研之风、互学之风、创新教育之风,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 加强集体备课。本学期,我们组将按照学校的教学计划如实开展教研活动,认真开展

10、合作研练活动,按照“个人研究、同伴交流、达成共识、主备撰写、实践改进、 反思提高”的步骤进行集体备课,听课后认真评课,及时反馈,如教学内容安排否恰当。难点是否突破,教法是否得当,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老师的教学基本功等方面进行中肯,全面的评论、探讨。争取使我们的教学水平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具体措施: 1、把握教材关: 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把握各单元、各节的教学要求和重难点,熟悉教材的特点和编者的意图,订好所教学科的教学计划。计划要体现每单元重难点以及采取的措施,研究解决难点的方法。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练习策略。对教材中存在的问题及教学中

11、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记录,及时进行反思,认真反思个人的 教育教学心得。2、规范日常工作: 严格规范数学教学常规。每位教师要认真制定教学计划,认真备课、上课、布置和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组织数学学科的质量调查。学生作业的规范性要求,包括学生书写作业的规范和教师批阅作业的规范。 3、教师角色的变化: 全组成员要积极实践生本教育,真正实现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学生的合作伙伴,不再是在“讲”的基础上“扶”着学生、“牵”着学生去掌握知识,而是要将知识“放”给学生,放心、放手地让学生自主学习。 总之,我们愿与新课程同行,在探索中前进,在失败中成熟,把新课改引向深入。因为我们坚信我们的新课改最终可以使

12、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 第一学期进度表 周次/月日/教学内容(版本为:必修二) 1/.-2/.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2/9.5-/.2三视图和直观图,13表面积和体积,小结 3/9.1216/第一章 空间几何体复习2.1空间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4/91-23/.2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性质,2.3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 5926-2.3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性质,运动会 6/10.3/国庆 7/.8-1/月考测试,试卷评讲,2.3直线、平面垂直的性质 8/1072第二章复习,3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2428/3.2直线

13、的方程,3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0/.31-11.43.3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第三章复习 111.7-11/4.圆的方程,4.2直线、圆的位置关系 /1111/43空间直角坐标系,第四章复习,模块考试 周次/月日/教学内容(版本为:选修1-(文)选修21(理) 11.2125/文:1.1命题及其关系,1.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理:11命题及其关系,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11.28-12.2/文:1.3简单的逻辑连结词,14全称量词语存在量词/理:1.3简单的逻辑连结词,1.4全称量词语存在量词 51.5-9/文:21椭圆,.2双曲线 /理:.1曲线与方程,22椭圆 1/12.12-16/文:22双曲线,2.3抛物线,圆锥曲线复习 /理:.2椭圆,2.3双曲线 7/12.19-23/文:3.1变化率与导数,3.2导数的计算 /理:2.4抛物线,圆锥曲线复习 181.26-30/文:3.导数的计算,3.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 /理:.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19/元-7/文:34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 /理:3.2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20/元.9-13期末考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