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德育教育:新课改下初中德育工作创新策略.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3671110 上传时间:2024-03-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德育教育:新课改下初中德育工作创新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德育教育:新课改下初中德育工作创新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德育教育:新课改下初中德育工作创新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德育教育:新课改下初中德育工作创新策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德育教育:新课改下初中德育工作创新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德育教育:新课改下初中德育工作创新策略.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各类论文发表 投稿 代写 原上草论文网 QQ:289779689 投稿邮箱: 2012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发表 北大核心期刊论文发表 新课改下初中德育工作创新策略本文来源于:原上草论文网牛文姝兰州二十一中引言:随着新课改推行,初中德育工作面临新的工作思路。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德育教育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初中生处于生长发育的初级阶段,其人生观、价值观已现雏形,德育工作开展对于初中生发展具有明确的导向作用。在新课改指导下,转变工作思路尤为重要。关键词:新课改;初中德育;创新策略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阐明“未来人的发展,将是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人”。德育工作区别

2、于传统文化课程,同时归结为文化传授。按照马斯洛的人体需求层次理论,世人历经“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五个层次,获得全面发展。新课改要求塑造自由、平等的人文教学氛围,与马斯洛的人体需求层次理论相契合。当今我国学校德育工作存在诸多问题,寻求新的工作思路势在必行。一、新课改对德育工作的要求新课改要求从教育观念、教学态度、教师素质三个方面予以转变,提升德育工作水平。新课改理论核心是以人为本,力求实现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一)转变教育观念,尊重差异化发展长期以来,我国教学实践中,把文化成绩作为主要考核标准,忽视了文化成绩偏下学生的发展状况。学生素质体现在诸多方面,文化

3、成绩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并不能代表学生综合素质高低。对于学校和教师来说,要转变教育观念,实现学生自由差异发展。(二)端正教学态度,平等师生关系教师一直被赋予神圣化色彩,对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造成了一定的障碍,新课改理论要求教师与学生平等相处,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使教师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为全面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打下基础。(三)提高教师素质,拓宽工作思路德育工作与智育工作相辅相成,教师素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课程理论要求教师提升自身素质,为全面开展德育工作做好准备。教师素质集中体现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的掌握。教师德育工作水平高低,直接影响了学生们思想道德水平,甚至对学生价值观都会产生不

4、同程度的影响。二、当今中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一刀切的工作思路不适用于德育工作德育层次模糊性要求德育工作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在现实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忽视学生道德水平发展的层次性和阶梯性,一刀切的德育工作难以让学生获得实质上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教学行为,不少教师参照先前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不敢越雷池一步,忽略传统德育教育方式的弊端,使得学生难以获得对应的发展方式。(二)德育工作与实践相脱节德育工作来源于生活,归结于生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将德育工作归结为思想品德课程的讲解。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难以形成感性的道德观念。停留在书本知识和课堂知识上,使学生

5、的德育理念只停留在形式上,这对于学生的长期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三、新课改下德育工作创新策略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孩子们的德育教育工作至关重要。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我总结出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方法,供所有处于中学德育工作一线的老师们参考。(一)课堂教育之点滴德育 现在孩子们的思想状态呈现出不同的个性,按照传统的教学理念去教育孩子,显然不能适应现在的教学要求。在实践工作中,我把课堂教育与德育教育融为一体,无时无刻不向学生灌输传统教育观念。针对现在孩子做事不认真、粗心大意的的问题,我没有采用传统说教的形式,而是在讲解司马光与资治通鉴的时候举出司马光遗稿无一字潦草的真实事例向孩子们重点讲解了成功不是一蹴而

6、就所能实现的,通过引发孩子们对持之以恒重要性的讨论,使其对细节决定成败产生一种直接的认识,通过此种由点带面的方式,让孩子们从内心产生认同感,真正深入获得了德育理念。 (二)教师日记之点滴德育 对于老师来说,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了解和照顾每一个孩子,及时掌握孩子们的思想动态极为重要。在这种情况下,我通过记录教师日记的方式来观察班里学生们的思想动态。比如说班上某一个同学连续多天情绪低落,我会及时通过开导的方式来了解学生内心的思想动态,由此来获得学生们的信赖,使学生们愿意与我交朋友,愿意与我敞开心扉,如此一来,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效率就大大提升了。(三)师生沟通之德育教育师生之间沟通效果优劣直接影响到学生

7、德育教育工作开展。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明确自身职责,做好学生德育工作的引导者,避免成为学生单一的说教者。如果单纯从说教的角度出发,那么很容易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开展德育工作至关重要。其一,利用多种社交手段,相比较于家访的方式来说,如今社交手段越来越多,聊天工具、社交网站等等平台,已经充分发挥出沟通的重要性,因此作为当代教师要学会利用多种社交工具,与学生建立朋友关系,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感。其二,要注意采用多种沟通技巧。在实践教学中,有一部分学生其行为观点对整体学生产生引导,因此要注意这方面的沟通问题。从总体原则上来说,可以采用总体平衡和个别把控的双重原则,使学生心中的“

8、榜样”成为积极向上的学习对象。其三,要准确定位学生的思维方式。由于学生处于成长阶段,存在自身独特的个性和思考模式,因此要从心理和生理双重角度来考虑学生的德育问题,从而能够把握住学生的思维方式,使德育工作获得突飞猛进的进展。新课改追求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旨在实现学生均衡发展。为了适应新课改要求,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德育工作必须转变工作思路,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材施教,全面推进德育工作开展。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我们必须意识到学生德育高低与教师有直接关系,利用一切教学手段、采用一切教学方式,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才是最恰当的方式。参考文献:1 侯玉丹. 中学德育校本课程建设问题的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2006 2 段民全. 高中主题班会德育实效研究D. 河北师范大学.20073 官少卿. 德育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渗透D. 山东师范大学.2008代写教学论文 ,中学教学论文,中学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教学论文, 论文代写代发代写教师论文 , 代写教育论文 ,小学教师论文发表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