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撰写教育教学案例.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3663825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撰写教育教学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撰写教育教学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撰写教育教学案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如何撰写教育教学案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撰写教育教学案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撰写教育教学案例.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撰写教育教学案例撰写案例一般有以下基本步骤:了解教学背景;观察教学过程;课后访谈调查;资料整理分析;整理撰写初稿。案例的写作方法分为两种,一是写自己亲自经历的案例,二是采访编辑案例。采访编辑案例是到实地采访、观察、收集一些事实、公开发表的资料和数据后写作而成的,为了保护个人隐私,则可以将被采访者的名字和有关数据进行掩饰性处理。写好案例不仅要知道案例写作的一般步骤、写作方法、写作要求,还要做好以下方面:1、学会积累,养成写教学日记、教学随笔的习惯。只要我们开展教学活动,只要我们与有着丰富情感和敏感心灵的孩子打交道,我们的教学生活中肯定就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故事。有意识地把这些零星的、散乱的教学事

2、件随时记录下来,那么许多精彩的案例可能就蕴蓄在其中。一线教师,每天身边都发生着各种各样的教学故事,其中就存在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案例。一线教师的最大优势就在于此。作为一线教师,就应充分利用自身这一优势,从身边发生的教学故事写起,养成写教学后记的习惯,把自己课堂中的“精彩”记录下来。一线教师,写作、研究的时间一般难于集中,这就要求及时做好记录。在写教学后记时,我认为要注意以下一些事例或情节的记录:(1)教师自身的独创教学以及课堂效果,包括寻求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疑难问题所采取的办法、对策等。(2)学生的独到见解,包括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独特解法、独创思维等。(3)精彩的教学片断,包括课堂中有亮点的

3、教学情节与过程,精彩的答问、语言等。这往往是智慧的火花,它常常是突然而至的,一闪而过。若不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4)自己课堂教学中不足之处的反思与分析。写教学后记应追求“短、平、快”,短小精简,平中见奇,快捷及时。若时间有限,还可以超越文本,创造性地利用课本、教案、备课参考书为载体进行加以记录或旁注。2、学会发现。你的教学日记、教学随笔中所记载的教学故事,并不是都有意义,我们应当定期整理,善于从中发现有研究价值的故事,加以反思性研究。当然,我们研究的不一定全是成功的教学故事,许多失败的教学故事可能同样具有反思的价值,能给人以更多的启迪。并非所有的教学故事都能

4、成为有研究价值的案例,因此要求教师应善于发现身边有研究思考价值的案例。什么样的案例有研究的价值?一是带有问题性。有价值的教学案例记录的应是一些含有问题或疑难情景在内的事件,包含着一些深刻的教学问题,它能够引发人们的思考。二是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这些事例能针对教学存在的问题说明一些道理,或验证某些理论,解决某一实际问题。三是典型性。教学案例所选择实例应是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事件,这也是教学案例的生命。只要多写一些教学后记,素材多了,写教学案例时选择典型事例就有余地了。3、学会多渠道收集记录案例材料。在教学实践中可采取多种方式收集纪录案例素材,如通过平时撰写教学日志、教育叙事,将自己认为对自己专业

5、素质发展提高有益的经验、一些教学中成功的做法如实地记录下来,将自己经历的记录下来,也可以通过听课、课堂观察、座谈、讨论、观看教学录象,将别人的经历纪录下来。收集的案例素材可以是宏大的、微小的、粗略的、精巧的、正面的、面的、成功的、失败的,也可以是发人警醒的、达成共识的、存在争议的,但收集的素材应有以下的特点:要能反映教育教学实践中问题发生的特定教育教学背景,能隐含普遍存在的、大家关心的、重要的问题、能体现问题的深刻性,有实用价值的信息;要有比较明显的矛盾冲突,真实、具体、生动、形象,包括一些戏剧冲突。寓意要明确,要能够让阅读者看出“故事”揭示的某个规律、概念、关系及本质,对教育教学实践工作有指

6、导作用。4、学会写作。案例的写作和记叙文有许多共同之处:有人物、有时间、有地点、有事件,这些要素构成一定的情节;叙述情节要特别注意形象生动。和记叙文的写作不同的,案例中要加入分析或反思,分析或反思是案例的重点部分,它的作用是画龙点睛:以精练的语言揭示故事中蕴含着的教育智慧、教育理念。分析或反思不必面面俱到,可以抓住最重要点,引申开来,深入挖掘。学会撰写教学案例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教师平时对自己身边发生的教育教学故事,多思、多记,及时抓住灵感。一篇写出来不怎么样,二、三篇也一样,可写了几十、上百篇,也许质量、水平就不同了。我们也高兴地看到了,一些一线教师写教学案例,越写越好,越写越爱写,质量、水平

7、越来越高。5、学会学习。有理论素养,才有案例的质量。写好教学案例,教师自身的理论素质是非常重要的,没有一定理论素养,往往就难于发现和抓住有价值的事例;没有一定理论素养,对一些教学事例的归因往往缺少理论的支撑。只有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才能使自己身边发生的教学故事擦出问题的火花,对发生的教学问题能作出深刻的反思,对事例中启示的道理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提出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要写好教学案例,必须重视理论学习。作为教师,除了加强对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之外,应该认真学习、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目标与要求,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课程标准,关注新课程实施过程的案例,学习别人的经验。实例:在读中求创新评秦银

8、芳老师的小青蛙一课黄庭芳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阅读教学也不例外,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开启儿童想象创新的大门,让他们潜在的智慧因素活跃起来,使其不断迸出耀眼的火花。秦老师的这节小青蛙,以读为本,在读中求创新的理念得到了很好的落实,主要表现在:一、在读中培养语文素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学习转为主动探究学习是课程改革的重点,也是发展与创新教育的重要理念。1、自读、自悟、自得。教师让学生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紧接着,又让学生根据课文演示的画面,引入对重点段细读,这样,学生通过自主地、有层次地反复读书,由浅入深地了解课文内容,观察能力得

9、到培养。2、注重合作与探究合作与探究是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在自读、自悟、自得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不仅能使学生有所发现,学有所得,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这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这节课,秦老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思考、交流,一步步地理解了课文的重点、难点,学生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些既是十分重要的语文素养,又是现代人心备的基本素质。三、在读中注重情感熏陶新语文大纲指出: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愿的熏陶,教师在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通

10、过反复地读带着情感去读,在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如在指导学生读“青蛙妈妈也爱它”时,秦老师让学生带着大人的语气读,感悟青蛙妈妈对小青蛙的爱,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读的能力,又让学生受到了情愿的熏陶。四、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从语文学的角度来看,语文是一门最具个性特征、最富创意的学科,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这节课,老师特别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表现在: 1、谴词造句上,教学中,老师让同学们用“爱”练习说话,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有的说“我爱小青蛙”;“我们爱老师”;有的说“那个人真有爱心”;“我爱祖

11、国”等等,学生个性化的语言得以充分展现。2、评价的开放上,在指导学生细读课文后,老师抽学生读,然后把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让他们成为评价的积极参与者,通过自评与互评,不仅可以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失误,而且可以提高阅读的兴趣。五、体现文道统一的特点本节课以“爱”贯穿教学,体现了语文文道结合的特点,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当然,再好的课也有它的不足,这节课主要体现在:1、既然生字在第一课时巳经解决,这节课开课复习生字占了10分钟,时间太长,安排欠妥。2、在讨论“小青蛙为什么哭了”时,老师给予学生的时间太短,使讨论有些流于形势。纵观整节课,当我们看到老师用她精心的设计,开启了学生心灵的火花,当我们听到孩子的声音从心底发出来,我们感受到了一种纯真的质朴,这难道不是我们所要追寻的吗?(此文在全国第五届研讨会上获现场评课一等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